如何教孩子快速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YY麻辣妈咪


从专业方面,我们是用分解、组成帮忙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一般幼儿园会在中班的时候学习分解和组成,家长在家里也可以利用小棒或玩具、糖果游戏来辅助。

第一步:边分小棒边按顺序说:2能分成1和1,1和1组成2;3能分成1和2,3能分成2和1,1和2组成3,2和1组成3……;直到10的分解和组成。这一步,让孩子手嘴同步进行,千万不能省掉小棒的直观操作,同时小步伐进行,不可操之过急。都说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夯实了,才能盖起结实的高楼。

第二步:在孩子第一步很熟练的情况下,可以抛开小棒,打乱顺序提问,以增强孩子对分解、组成的熟练度。大班上半年幼儿园一般还会配合书写巩固,家长也可以制作卡片在家配合练习。这一步,也要按照先按顺序进行,熟练后再打乱顺序的步骤进行。

第三步:边复习分解组合,边对应加入加减的学习。
第四步:就可以打乱顺序反复练习了。

整个学习过程需要注意的是: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一缕阳光am


我是一年级老师,我来谈谈我的方法。

首先告诉你欲速则不达。不要急于求成,不要只训练加减法,而忽视过程,那样孩子学的机械也困难。在训练合与分的过程中,自然孩子们就会体会出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所在,也能比较快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我举例说明一下。拿数字5来举例。训练的时候记得从简单到复杂,从数字2到数字10都是这么个过程。

现在教材上合与分都是以花片为实物,我讲解这部分的时候都是以五子棋中黑白子为实物进行的合与分。因为黑白配醒目刺激,能加深孩子的印象。

先让孩子用黑白棋子凑出一个数字5。边摆棋子边记录。因为孩子认字比较少,我建议他们画图。白子就用白⭕代替,黑子就用黑⭕代替。注意在记录的过程中不能有重复的情况出现。孩子们最后得出的结论如下:1白子4黑子;2白子3黑子;3白子2黑子

那么我们就可以总结一下几和几可以合成5

我们根据这个可以写加法算式就是

|+4=5 4+1=5 2+3=5 3+2=5

接着把这5颗珠子,注意这时用一样颜色的珠子,把他们分成两部分。并且记录。孩子很快就会得出结论。我们一起总结结论如下:

那么根据这个结论我们可以写数学算式。5_1=4 5_4=1 5_2=3 5_3=2

这样子一来,数字5的加减法算式就都学会了,达到熟练程度就可以进行6的,一直到10的合与分。


按照这样的过程学习,不要着急,慢慢来,孩子学起来不费劲,也能轻松掌握。


浅浅的教育


我家孩子现在在中班,这个九月份开学正好大班了。这个暑假正在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那么来说说我的方法吧。 看这个表,其实内容还是蛮多的呢!

暑假因为我们都要上班,孩子留园了,就是在留园的时候老师教了10以内的加减法。的确老师教的是用手指数。这样的方法的确有些笨拙和费时,但是这个一个必须经历的过程,还是要给孩子这样一个过程慢慢过渡到其他方法,而我的方式是:

1、将加减法变成游戏。

我创造了一个“手指跳舞”的游戏,就是先是双手握拳,然后伸出左手的中指上下左右摇摆,当作是在跳舞,问娃这是谁在跳舞,几个人在跳舞;然后再同样伸出有右手的中指来跳舞,问现在是谁在跳舞,几个人在跳舞;以此类推将10指手指头全面跳起舞来。 就第一个月来说,效果还是很明显的,孩子很喜欢玩。老师说在学校都开始教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呢!

第二个月就开始有些玩厌了,不想玩了。我就换成了

跳棋的游戏。从网络上买回一盒跳棋,兼有飞行棋。我们知道玩飞行棋要掷色子,可是我们玩飞行棋是要算对对方出的加减题目。如果算错了那么就是对方赢,就走正确的多少步。

这样随机将10以内的加减法打乱顺序让孩子算,现在10以内的加减法是难不倒了,有时候甚至自己要算15以内的呢!

2、专业的时间给专业来做。

买了6些10以内的加减法练习本,大概10一天一本的频率,因为暑假有两个月嘛!因为我们都要上班所以孩子暑假留园了。在留园的期间内老师们就开始教孩子10以内的加减法了。本来我还以为现在教孩子学起来肯定吃力,因为我记得我们至少上到小学二年级才学加减法的。可是从每天学校发回来的作业来看,孩子的学习能力十分可以,基本上老师课堂上说过她基本能复述出来,错误率也低。

但是为了加强她按时按量安质完成作业,也为了固定当天学的,所以回来我会根据一天学习的加减法在我买的练习本上挑选一些题目给她做,大概也就一页的样子,刚开始嘛,后面根据她掌握的情况来适量增加一点,在上周末已经全部做完了。就等着开学检验下成果啦!

当然这是我根据我娃太爱玩游戏的特点来设计的,也是为让好动的她能安安静静坐上几分钟而设计的。你可以根据你家娃的特点和爱好来设计孩子喜欢的,容易接受的就是好方法啦!


纤手掬清泉


看到题主的描述想起90年代的小学数学来了,那时候学前班啥也不学,上一年级开始学算术。老师也不讲什么方法,10以内的加减法就是数手指,一上课老师就拿着一捆小木棍进去,开始数数。


孩子中班下学期开始学的特长班学笔速算,一开始弄的一头雾水,辅导不了孩子,老师上课怎么讲的也不知道,反正就是不让数手指,后来通过和孩子聊天发现了做10以内加减法的秘诀,不数手指也很简单,特别是没有接触过加减法的孩子更容易学会。

先打基础

基础是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往后学起来很困难。

10以内数字的排序,正序排法,倒序排法,有小到大排法,有大到小排法,相邻数,比较大小数。

开始学的时候,特长班都是一周两个小时的课,老师讲了需要家长回家多陪孩子练习,熟能生巧。当你提出问题时孩子接着答上来就可以了。

深入学习加减法

以相邻数为基础开始,例如5的相邻数是4和6,5和相邻数都是加减1的关系,5+1就是5后面的相邻数为6,5-1就是5前面相邻数4。相邻数相减等于1,5-4=1,6-5=1

3+2,就是3往后数两个数就是5,以此类推,做加法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10以内的加法轻松完成。

5-2,就是5往前数两个就是3,减法有减哥哥和减弟弟两种方法,9-7,在减号上做标记点圆点从9的前一位开始数,一直数到被减数截止,被减数也要在减号上做标记,几个标记就等于几,当被减数是8,7,6,5时可以用减哥哥方法。

7-2,用减弟弟方法,从7前一位开始往前数两位数,数到几就等于几。遇到被减数是1,2,3,4时可以用减弟弟方法。

口诀:有9-5,九九一杯酒喝掉五口剩四口,

9-4就是九九一杯酒喝掉四口剩五口,

8-4螃蟹螃蟹八条腿吃掉四条剩四条。


最后巩固练习

回家多做练习,等孩子明白做法后就开始做题,每天十道题,天天做,用不了多久孩子就熟能生巧,口答就行了。现在上大班了,还是每天都有答题的,自己要求的。

欲速则不达,没有什么技巧让孩子一瞬间就会10以内加减法,都是一步一步来的。

这就是我针对我家孩子学习十以内加减法的心得,希望能对题主有帮助。


琮妈育儿


我是权妈,我家权哥今年六岁半,在幼儿园大班,我来说说权哥学习计算的过程。

首先,数学的是抽象的,但是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家长一定要注重日常生活中数学的引导。比如,我家吃饭的时候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五个人,某一天爸爸加班没在家,那我会问今天吃饭有几个人?这类的实际问题,孩子通过数数能知道答案,把数字具体化。

其次,让孩子对数字有一定的认识。十个数字由0-9组成,一方面可以使用图片代表相应的数量,另一方面带孩子一起书写数字,使孩子对数字有形象的概念和理解。

第三,带孩子理解相邻数和数的分解。带孩子理解相邻数的目的是让孩子理解数序的概念,也是用具体化的图形来帮助孩子理解抽象概念。而数的分解,最好用画图的形式,让孩子更进一步对加减的理解。

第四,先学加法,再学减法。减法相对加法要加以引导,让孩子自己去理解,一步步的反复多次计算。

在此,我想强调的是,孩子的启蒙教育,不能急于求成,更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将学习日常化,生活化,等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兴趣,孩子上学之后会学的轻松,对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的培养都是非常有利的。

我是权妈,致力于3-12岁育儿亲子关系改善,喜欢可以关注我!


权妈在线


先别着急,放平心态。给你点小建议,看看适不适合你家宝贝。

1如果十以内的数学已经学会了,可以给孩子买一些口算题卡,让孩子慢慢做,遇到不会的及时讲解,弄清楚之后再加快速度。

2给孩子买一些数学方面的玩具,我女儿小时候特别喜欢一个小猴子的数学玩教具,小猴子的左右手像小天平⚖️一样,配了好多香蕉数字,你可以把小猴子的左手放一个数字比如是11,接下来让孩子其他的数字香蕉挂在小猴子的另一只手上,如果孩子拿了两个6的香蕉,那么小猴子的天平就会倾斜,如果拿一个5和一个6的香蕉挂在上面,小猴子的两只手就是平平的。孩子特别喜欢。你也可以反着来,让孩子出题,你再回答,让孩子说说你做的对不对。

3可以买一些数学游戏书。我女儿小的时候特别喜欢做,有粘纸的题,有连线的,有涂颜色的,特别能提高孩子对数学的兴趣,而且你们可以一起去书店,体验不一样的亲子时光。

说的有点多,希望能真正帮到你,加油~


睿宝妈妈33


用手指数学快速计算法

方法:手指速算法--手心算--表示数的方法是以左手五指设点作为数码盘,每个手指表示一位数,小拇指、无名指、中指、食指、大拇指可分别表示个、十、百、千、万五位数字。

每个手指上9个数,首先我们看,我们的手指上有三根骨节,从上到下,第一骨节中部左侧表示1,第二骨节中部左侧表示2,第三骨节中部左侧表示3,从3往下移到手掌上表示4,手指的上端表示5,指肚表示6,手指上有三道横纹,从上到下,第一道横纹表示7,第二道横纹表示8,第三道横纹表示9。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的计算方法是采用心算办法利用大脑形象再现指算计算过程而求出结果的方法。它把左手当作一架五档的小算盘,用右手五指点按这个小算盘来进行计算。记数时要用右手的手指点左手相对应的手指。

其明确分工是:右手拇指专点左手拇指,右手食指专点左手食指,右手中指专点左手中指,右手无名指专点左手无名指,右手小指专点左手小指。对应专业分工各不相扰。哪个手指点按数,哪个手指就伸开,手指不点按数时弯屈,表示0。它不借助于任何计算工具,不列运算程序,只需两手轻轻一合,便知答数,便可进行十万以内任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

手指速算法,手心算----减少笔算列算式复杂的运算过程,省时省力,提高学生计算速度。西安牛宏伟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已将手心算方法应运于儿童早教领域。先后教过几千名儿童学习“手心算”。它在启发儿童智力方面,有着良好效果。手心算有效地开发了学生的大脑,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使用方式:双手握拳,掌心向内,两拳间隔不要太开,胳膊抬平,出指时从右手的食指开始,食指伸出代表1;中指伸出代表2;无名指伸出代表3;小指伸出代表4;四个手指收回伸出大拇指代表5;当数到9时,把伸出的五个指头收回。

伸出左手的食指代表10;那么11呢?左手伸出的食指不动,右手的食指再次伸出,依次往下至19;再收回右手的五各指头,伸出左手的中指就是20了,就这样数到49时,收回右手和左手伸出的指头,伸出左手的大拇指代表50,以次类推至100。



Ai小南


我们也是大班的时候开始学的10以内的加减法,最开始的时候孩子不会,都是掰手指头或者拿实物来加或者减的,这是很正常的,小孩子需要这样一个过程,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我觉得你不用太着急,孩子要理解加、减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等孩子用实物加减做的比较顺溜的时候,可以逐渐过渡到心算,那时候孩子计算就会比较快了。

推荐你几个关于10以内加减法的儿歌,对孩子算术有帮助:

《凑十儿歌》:

一九九一好朋友,

二八八二手拉手,

三七七三真亲密,

四六六四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加法歌》

一加九,十只小蝌蚪,

二加八,十只花老鸭,

三加七,十只老母鸡,

四加六,十只金丝猴,

五加五,十只大老虎。

像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能帮助孩子记忆,比枯燥无味的加减法要有趣得多,孩子也比较容易掌握。


另外,平常也可以让孩子背一下加减法口诀,对计算也有帮助。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到你!


希妈育儿


我女儿虽然不到4岁,但5以内的加减法已经掌握得很熟练。我用的是数学app,以及在生活中学数学相结合的方法。

1. 数学app:

现在手机应用市场有不少数学启蒙类的app,都是采用动画和小游戏的形式,从易到难,并根据年龄阶段划分,让孩子更科学地学数学。

亲测孩子很喜欢玩、主动要学,而且不知不觉就能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

大人注意控制玩app的时长即可。

2. 生活中的数学:

app类的题目如果比较抽象,孩子理解起来会难一点,需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孩子认识数字,加深孩子对“数”的理性认识。

例如让孩子按人数来分食物(水果、零食、饮料等都可以),先要数数,再一一对应。

上下楼数楼梯数、数碗筷、数人数…

除了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我更推荐从小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对于日后学习数学帮助更大。

我自己孩子在玩的有逻辑狗、学而思学前七大能力。听说百花思维、摩比数学、新加坡数学等学习资料也很不错您可以自行了解选购。

我是青丝妈妈,致力于轻松育儿、科学开发孩子潜能的二胎妈妈。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可以关注我哦。


青丝妈妈


10以内的四则运算只能掰手指解决吗?

之前和闺蜜聚餐,聊到孩子的数学问题。西瓜妈妈抱怨西瓜数学不好,10以内的加减法,都要花很长时间的思考,掰手指也很艰难,西瓜妈妈很着急,恨娃数学差啊;芝士妈妈听完很疑惑,觉得芝士从来没有这样的问题。芝士是在蒙特梭利的园所上学,开始简单的教一些蒙氏数学,并且芝士很喜欢数学。为了避免樱桃重蹈西瓜的覆辙,我们请教了芝士妈妈的“蒙氏数学”


蒙氏数学

数学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部分。蒙氏教育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是,它更注重孩子的吸收性心智,可以理解为你给孩子什么,他就能学什么,一点都不费劲。看到这里,妈妈们是不是都心里一喜?

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蒙氏数学中的四则运算。

加法:每个人拿了一些量,放到了一起,得到了一个很大的量。

乘法:把很多相同的量放在一起得到更大的量。

减法:把很大的量分给一些人。

除法:把一个很大的量分给很多人,每个人得到一样多,分不完的就是余数。

大家发现没有,西瓜在学习数学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不理解概念。

因为西瓜不理解加减乘除的概念,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家长的提问而死记硬背,长期以后,西瓜遇到更难的数学,没有办法“背”的数学时,他只会对数学产生恐惧和厌恶的心理。

下面的图片就是蒙氏数学中的部分教具:


如何教孩子快速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我只能说,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什么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不管是手指还是蒙氏教具,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它们就是一种工具。真正重要的是,家长懂孩子的心。


我是2岁樱桃的麻麻,也是一位不停学习的宝妈。关注带娃的方方面面,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打怪!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