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世界都被美國的互聯網行業佔領了,為什麼中國卻出了可以與之抗衡的BAT?

鬍子說胡


一:地大物博


首先美國有著3億的人口,且關於人口資源美國的受眾在全球範圍內還有很多其他的國家,而中國本身就佔有人員上的優勢,13億+,一個互聯網的興起首要條件肯定就是市場資源,而中國的人口就是最大市場資源.


二:人文情懷


中國是一個團結的國家,自己國家的產品理應是支持的,更何況是如此優秀的BAT,就好像別人的父母在小區開了一家超市,所有人都說好吃,但如果這時候你的媽媽開了個小攤,我想選誰自在人心。


就像前幾年一直崇尚與蘋果的軟件,包括手機、電腦一類的,但是在華為出世以來,國民都紛紛的選用華為。



三:技術支持


說美國壟斷互聯網行業是因為在互聯網發展的時候很多國家並沒有這方面的技術人才或者是過硬的技術手段來支持,即使有也不一定有強大的人力資源。

甚至說是並沒有抓好互聯網發展的這個機會,一直處於觀望的狀態。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不僅有人力資源、技術支持還很好的借用了天時。


二五八Group


特朗普就是被有的人給忽悠了

特朗普:中國經濟怎麼樣了?有的人:還是發展中國家,茶葉蛋還吃不起呢。

特朗普:好。那就打一下阿富汗吧。

特朗普:中國怎麼造出汽車啦?有的人:沒事兒。發動機都是三菱的。

特朗普:好。那咱們就打一下伊拉克吧。

特朗普:中國怎麼造出高鐵啦?有的人:沒事兒。螺絲都是日本造的。

特朗普:好。那咱們就打一下利比亞吧。

特朗普:中國怎麼造出航母啦?有的人;沒事兒。跟美國的航母差一百年呢。

特朗普:好。那咱們就打一下敘利亞吧。

特朗普:中國怎麼又造出5G啦?有的人:.......特朗普:不能讓中國超過了,咱們做6G。國會君:做不了,沒錢。特朗普:錢呢?國會君:都打仗了。特朗普:操......

有的人空有一副皮囊,卻沒有筋骨。中華民族經歷了太多太多的苦難,中國人一直都是在質疑和壓制下發展起來的,雖然我們還不是很強大,我們不挑事,也不怕事。


石埔


你們說的都太low了太細節了,簡單兩說就兩個原因。

第一,兩千年前中國出了個秦始皇,書同問,車同軌,統一度量衡。中國成了一個無論怎樣都不會分裂的大一統的國家。秦始皇,歐洲沒有,印度也沒有。

第二,東方紅,太陽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建立了一個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共和國。壓緊牙關當掉褲子搞工業化。中國人苦啊,幾代人累到吐血,到老人家去世的時候,終於完成了初步工業化的積累。

有了上面兩條,只要中國人統一思想,力往一處試,就能創造一個與整個西方世界並駕齊驅的市場。話說,BAT甚至包括華為都算不上偉大,真正偉大的是為這個國家奠定了百年基業的偉人。而這些能夠震撼世界的企業,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就是賭對了國運。


遠87135393


中國為什麼能出現與美國互聯網巨頭抗衡的BAT?除了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確實抓住了行業發展機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中國有統一的市場,這個市場是13億級別,絕對是世界第一。

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應該對13億國人說一聲謝謝!

為什麼?我們可以看一看隔壁的鄰居三哥。印度是人口大國,2016年統計口徑為13.24億,按1.2%的超高年增長率,人口總數妥妥地超過中國。

然而,印度並沒有產生印度的BAT。連印度人自己都很納悶,擁有和中國差不多的人口,為什麼沒有誕生印度的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即使誕生一家世界級的互聯網巨頭,在中國鄰居面前也能找回一點面子。

但上帝就是沒有給三哥面子。

下面,我們分析三哥家裡為什麼成了美國互聯網巨頭的自留地,中國卻是BAT當家。

中國網民比印度多。

印度移動與互聯網協會(IAMAI)發佈的《印度互聯網報告》2016版顯示,截止2016年12月,印度的互聯網用戶為4.32億,到2017年6月印度網民數量或將達到4.5-4.65億。具體見下圖:

網民超過4億,相當於一個多美國,大半個歐洲,兩個日本,看起來數字相當嚇人。但和中國比起來,還是小巫見大巫。

中國的互聯網用戶數達到4.3億是在2011年底,也就是說互聯網市場,印度落後中國整整5年。在一年一個樣的互聯網行業,5年足夠差出一個時代。

中國網民不僅人數多,還很勤奮。

紐約的"世界經濟論壇"在2011年4月12日發佈《2010-2011全球信息技術(IT)報告》,調查顯示,45%的中國網民每天或每週都會在互聯網上發言,比第三名印度高出13個百分點,是全球最勤奮的。

結果就是上網時長方面,印度也不佔優。由於手頭沒有直接數據證明,就從間接數據分析。

根據eMarketer 發佈的數據報告,2017年印度成人用戶平均每天在電視上投入的時間為 2 小時 11 分鐘,佔據所有形式媒體的 55.3%,印度人更多地依靠傳統媒體資源獲取新聞消息、進行娛樂消遣。

主要通過電視等傳統媒體娛樂消遣、獲取信息資訊,這在中國至少也要倒推10年,即2008年的主流生活方式。現在的國人基本不看電視、報紙,獲取信息大多數是通過互聯網。

因此可以推測,中國網民的上網時長是超過(至少是相同)印度的。

互聯網市場容量=網民數X上網時長。

我們兩個指標都超過鄰居三哥,而其他國家或地區的互聯網市場容量,又有誰能蓋過印度?

所以,中國是毫無爭議的全球第一互聯網市場,並在幾年前就已獲得這一稱號。孕育出阿里巴巴、百度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自然是合情合理。

現在,中國網民數量已達7.31億,相當於歐洲人口。

由於國內互聯網市場的巨大容量,本土公司只要在國內成為巨頭,基本就是國際巨頭。這幾乎已經成為國內企業成長的標準模式,先在國內長大,然後揚帆出海。

比如家電業的海爾、格力和美的;手機業的華為、OPPO、vivo和小米;互聯網新生代今日頭條、美團、滴滴等等,放到國際市場都是第一梯隊企業。


如果喜歡答案內容,請點贊,謝謝!頭條號《魔鐵的世界》專注有營養接地氣的科技、商業故事,喜歡請點擊關注,每日獲取新鮮、有態度的資訊。


魔鐵的世界


談到全球互聯網,我們都會提到 facebook、微軟、谷歌、亞馬遜和蘋果這五大科技巨頭,這幾家公司在全球市場各自的細分領域都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沒有一個國家的互聯網公司能和美國硅谷抗衡。但中國這個市場很特殊。
在中國誕生了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這樣的三巨頭,即 BAT。這三大巨頭在影響力上不弱於美國的同行們。現在互聯網美國、中國互聯網像是是兩極,美國是傳統互聯網時代一直都是行業領軍者,中國則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迎來的爆發,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確實是目前除美國之外發展最好的,而且全世界排名前 21 強的互聯網企業裡面,美國佔據 12 席,中國佔據 9 席,可以說分庭抗禮。
為什麼在美國這個互聯網行業領先軍的情況下,中國卻出了可以與之抗衡的 BAT ?原因有二:
  1. 政策支持。正如馬雲所說,[ 歷史已經證明了一切,過去 5 年,中國穩定的社會體系運轉良好,但同時也湧現出了阿里巴巴、騰訊、百度這樣的創新企業。中國的持續發展是互聯網行業崛起的關鍵 ] , [ 我對這個國家有信心的原因是,這個國家在談論全球化,在談論對外開放政策,鼓勵企業家精神 ] 。
  1. 人口紅利。早期互聯網的開始離不開人口紅利,即便是現在一直再說的人口紅利不在,未來是 AI 的。但是,在 12 月 5 日,創新工場創始人兼 CEO 李開復作為演講嘉賓參加了 2018 投資界年會,李開復說目前中國網民已經達到了 8 億的規模,雖然處於飽和狀態,但仍然存在著很多機會,中國的市場紅利仍然存在。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更多交流歡迎留言評論 !

stormzhang


我的回答不是吹誰,也不想黑誰,就想實事求是分析一下,不要好大喜功,希望大家理解!


BAT的體量完全不能與美國的整個互聯網抗衡,哪怕是某些單獨的巨頭

2018年蘋果公司營收2660億美元,為1.8萬億元人民幣,淨利潤達595億美元,為4000億元人民幣。

2018年阿里巴巴營收2503億元,淨利潤614億元;

2018年騰訊營收3127億人元,淨利潤787億元;

2018年百度營收1023億元,淨利潤276億元;

營收:阿里2503+騰訊3127+百度1023=6635億元 蘋果為1.8萬億;

利潤:阿里614+騰訊787+百度276=1677億元 蘋果為4000億。

如果美國再加上兩個巨頭呢?比如與百度對應的谷歌,與騰訊對應的facebook。

營收和利潤的差距之大,是不是難以想象?


核心技術的差距更是命脈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大家能想起,它們有什麼改變世界和改變互聯網的重大技術突破嗎?基本上都是借鑑的外國的商業模式。

蘋果是智能手機的開創者;谷歌有安卓系統;這還沒說芯片呢!

核心技術上的差距,是更難逾越的!


數據上的差距這麼大,為什麼有人會產生BAT世界巨頭,甚至壟斷的誤解呢?

一是BAT幾乎壟斷整個國內市場,是國內的獨角獸,再加上中國巨大的市場,大家潛意識的會認為:只要在中國成為巨頭,這麼多人,肯定也是世界最大的。

谷歌沒有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Facebook沒有中國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交網站等等。

二是沒有客觀的數據分析和冷靜的瞭解。

就像一個人在縣城的高中學習特別好,就會產生在全中國學習好的誤解。

三是為了扶持國內互聯網的發展,對國內的互聯網企業優先發展,其實缺少了對國外發展形勢的瞭解。


希望大家能客觀看待進步、正視差距,吹牛是解決不了任何落後的!切勿好大喜功、好高騖遠!


暢步防滑


不是國家政策的保護,美國企業有大把票子把中國企業扼殺在搖籃,例如當年火遍大江南北的非常可樂被可口可樂用10億滅殺,廣告詞還記得"非常可樂,中國人自己的可樂",還有南孚,匯源等等,甚至徐工差點就被美國收購,

才使國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很明顯歐美等是要通過企業架空中國經濟,達到利用經濟迫使中國屈服於美國,使美國從此無後顧之憂,所以國家政策保護使中國企業有喘息機會並逐漸發展壯大,以中國市場這個世界最大市場做後臺征戰世界,如:阿里,華為,百度,海爾,美的,比亞迪,騰訊,京東,小米,網易,美團,滴滴,ov,今日頭條,ofo,中芯,京東方,美的,格力,寶鋼,雲南白藥,一汽,北汽,TCL,海信等等,還有很多國字號的大家都知道就不提了,現在看來成果輝煌並讓經濟發展後勁十足。


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


這個問題非常大,作為一個互聯網技術從業人員來嘗試回答這個問題,看看互聯網前100名幾乎都是中美兩國的天下,很多人有疑問為什麼中國的互聯網企業突然之間變得如此厲害了,要知道國內的科技實力距離美國還是非常大的差異,而且中國還出現了騰訊阿里巴巴,以及後來的美團,頭條,等等獨角獸,而且在市值上雖然和頂級的為軟件,谷歌,亞馬遜有差異,但也屬於第一梯隊的隊伍裡面,給人的感覺中國企業一夜之間的變得強大起來了,分析起來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國內網民數量巨大。有強大的人口基數,這是互聯網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很多企業隨著看著在國際上影響力不大,但在國內用戶數量巨大,一樣能成為巨頭,一樣每年的產值非常巨大,這就是國內市場的強大之處,很多公司不需要走向國際只需要把握好國內市場就足夠了,騰訊,美團這些就是典型的代表,這是非常重大的一個原因,其實這背後是國家慢慢變強大做支撐的,畢竟要想國內網民的數量巨大,還是網絡基礎設施要能跟得上,這些年國家大量發展的基礎建設現在慢慢展示出威力來了。

國內技術人才數量眾多。想要發展壯大互聯網離不開技術人才的存在,沒有技術人才不可能有技術公司,現在國內的編程人員整體來講是服務於國家的科技企業,很多人覺得印度的軟件發展的比咱們要強,是真的比咱們強多少嘛,印度的主要軟件人才都拿來給歐美的軟件企業做貢獻了,在印度形成了強大的軟件外包產業,國內都拿來搞自己科技企業了,那種方式更加為國家帶來財富,顯而易見的事情。據不完全的統計國內的程序員數量已經幾百萬之眾,背後N多的科技企業,時間累計長了各行業的精英也就出來了。

很多人還是沉迷於國外的東西比我們強大很多的理念裡,在很多領域我們還是處於比較落後的層面,但在軟件領域包括國內程序員的能力方面以及不弱於歐美等國家了,可能在頭端的開發設計者這塊還是落後比較多,但差距已經不像之前那麼明顯了,國內開發設計者也能做出像阿里雲這麼強大的軟件體系工程了,其實都是國內軟件在發展壯大的一種表現。

強烈的進取心和偉大的智慧。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是比較勤奮而且有智慧,bat三家企業成立之處在國內的融資環境還是非常惡劣,為了公司的生存發展引入了外資,這也是為什麼bat企業大股東都是外國人的原因,在這麼惡劣的情況下還是毅然的堅持著向前走,最終達到今天的成就,這種艱難的日子只有當事人能夠描述清楚,但收益也是最大的畢竟當時的環境下競爭對手也少的多,主要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馬雲只是去了趟美國看了這東西一眼就認定這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不顧一切的去做阿里巴巴,中間遇到最大的問題是融資難的問題,在電商剛開始的時候大家都會產生一種疑問,在網絡上付錢了但賣家不給我發貨怎麼辦,現在電商產業已經比較成熟了,這兒已經完全不是問題了,但在這種信任還沒有完全建立的時候,就毅然決定投身這個行業,這該是有多大的智慧。

以上幾種因素缺一不可,這些事實都在見證我們國家在一步步的走向強大,互聯網企業只是一個縮影而已,縱觀整個歷史長河中國在很長時間內都是以世界第一存在的,不久的將來也會是這個樣子,從骨子裡的散發出的勤勞和智慧的基因在中國人身上從來就沒有缺失過,看看國內互聯網公司瘋狂的加班氛圍,這種狀態持續久了自然就能換來可喜的成績,希望能幫到你。


大學生編程指南


首先,我覺得題主的提問並不準確,在我看來,中美互聯網確實是世界的兩極,甚至中國互聯網還在高速發展中,但我並不認為BAT目前已經達到了能和谷歌、微軟、亞馬遜抗衡的水平,這一點從市值就可以明顯看出,BAT三巨頭的市值加起來也只比亞馬遜多出一些。況且,論認可度來說,BAT三巨頭目前全球知名度並不高,要談抗衡,為時尚早了一些。


接下來說一下為什麼全球稱霸的美國互聯網在中國卻遭遇了滑鐵盧,BAT三巨頭為什麼能夠在中國迅速崛起,並且體量不斷擴大?


美國互聯網的滑鐵盧

美國互聯網在中國的滑鐵盧是顯而易見 ,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互聯網企業摸不透中國的心,所以做不出順心的事。以谷歌地圖為例,它不懂得在中國經營第一個應該尊重的就是政府,堅持不屏蔽敏感地區,所以最後被強令退出中國。 而亞馬遜的失敗也是源於不懂中國,它不信任中國的領導團隊,把權柄牢牢握在自己手裡,亞馬遜在美國激戰的時候沒用過價格戰,偏偏中國的電商都靠價格戰搶了市場,亞馬遜的不跟進導致自己的市場份額急速下降,不得不退出中國。


BAT三巨頭的崛起

  1. 龐大的市場規模

儘管美國人口並不算少,但在中國13億 、14億的人口面前,還是不夠看的。龐大的市場為BAT三巨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騰訊為例,僅僅依靠QQ、微信就吸引了數十億的用戶,這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無法想象的。海量的用戶給了BAT遐想空間,廣告、購物、社交自然順風順水。 但是遺憾的是,百度似乎在三巨頭中逐漸落後,未來是否變成兩巨頭也不得而知。


2. 政策扶持

如果說龐大的市場是BAT三巨頭髮展的基礎,那麼政策就是催化劑。中國引入互聯網的時間比較晚,大概是在1994年左右,這已經落後歐美很多,在這種條件下,中國政府為縮小差距,給予了互聯網行業很多的政策支持,例如稅收的優惠等等,加上互聯網本身就屬於輕資產行業,BAT乘著政策風,自然就飛高了。


3. 開放程度低

從現在來看,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已經很高了,但是往前的十多年,中國的開放程度確實不足。從客觀上來說,對外開放的不足限制了外資和外商的進入,互聯網領域也是如此,美國的大型互聯網企業要麼難以進入,要麼進入之後頗多掣肘,施展不開拳腳。 最典型的就是谷歌,可以說,百度的蛋糕幾乎是原樣從谷歌手裡拿過來的,雖然現在已經稍顯落寞。



客觀來說,中國的互聯網發展很迅速,但BAT想要真正達到和美國那幾個巨頭競爭的水平,還需要繼續砥礪前行。


囂張說熱點



正如你現在看到的這張圖,美國領英公司在中國已經運營很久了。

領英不可謂不努力,你可以用各式各樣的搜索引擎去查看,他們都投了品牌廣告。

到今天為止,在招聘行業上,領英依然落後於中國傳統的招聘網站,比如說前程無憂之類的。

領英招聘的運作方式是典型的“職場社交”。問題在於,這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嗎?


美國公司喜歡設立標準,然後來個全球統一化,這倒符合他們一貫的價值觀:什麼叫全球化?全球化就是全球美國化,亞馬遜在美國是那個頁面,在印度是那個頁面,在中國也是那個頁面內,為了中國專門去訂製一個頁面?那是不可能的。

易趣網本來運營的很好,是淘寶成長過程中很棘手的敵人,後來和美國的ebay搞成統一化,丟了 不少當年有特色的東西。

當年MSN大戰QQ的時候也是如此,對於中國人來說,QQ是社交軟件也是工具軟件,我有時候開QQ就為截個圖,或者給好友傳輸文件,但是MSN當年不能截圖,文件離線傳輸做的稀爛,沒有群。

中國人不喜歡職場社交,中國人的社交和職場是分開的,而領英硬塞給中國職場社交,這能搞的下去麼?


字節跳動在抖音出海,取得不少成績的時候,還是為印度人量身定做了一款軟件Helo。

淘寶在出海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把淘寶的頁面直接英文化,強行往外推,而是做了速賣通。速賣通的頁面和淘寶的頁面差別很大。

尊重他國的國情,而不是 要求他國用戶的習慣強行向本國靠攏,這是最近中國互聯網公司能夠出海順利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