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力挽狂澜保住大明,为何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只因他做错一事

朱祁钰在明朝皇帝中,应该算一个很不错的皇帝,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让明朝没有沦落为第二个北宋,他在任8年,兢兢业业,任贤用能,一改英宗时期的颓废积弊,让明朝出现了短暂的复兴。而他的历史评价却不是很高,死后连皇陵都入不了,只因为他做错了一件事。

朱祁钰力挽狂澜保住大明,为何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只因他做错一事

捡漏上位的皇帝

朱祁钰的皇帝如何而来,大家都知道。也先手握“皇帝”王牌,随时可以威胁大明王朝,对于俘虏朱祁镇,只要他不是皇帝,就不再能起到作用了。所以想要不受也先威胁,就必须得让他手中的皇帝过期。这成了大明朝要立新皇帝的背景,而朱祁钰能上位有两个因素:

  • 外部环境背景:瓦剌虎视眈眈,明朝京畿之地危在旦夕,此时需要一个成年皇帝来主持大局。
  • 内部交换筹码:朱见深为太子,将来皇位仍然传给朱祁镇一脉。
朱祁钰力挽狂澜保住大明,为何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只因他做错一事

朱祁钰一开始是不想当皇帝的,他并不是谦虚,而是真的不想当,原因是太危险了。

  • 当皇帝就得主动率兵出征,路途辛苦自不必多说,搞不好,可能也被抓去当俘虏了,几年回不了家。
  • 目前敌军就在家门口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打进来,京城万一不保,自己这个皇帝没有干多久,灭国的责任却要算到自己头上。

安全第一,但此时也由不得朱祁钰不愿意了,在于谦等众大臣的坚持下,朱祁钰终于“自愿”接任了皇帝岗位。

朱祁钰力挽狂澜保住大明,为何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只因他做错一事

有了新皇帝,百姓心中有了主心骨了,在于谦的运筹帷幄下,北京保卫战成功打赢了。朱祁钰一开始推辞皇位,看到的只是皇位上辛苦,而他忽略了皇位的魔力,这种“天下第一,谁敢不服”的感觉,让无数人上瘾。皇位的隐性极大,一旦上瘾就会主动复吸,而且很难自动根除。

朱祁钰一生最糊涂的一件事

朱祁镇与朱祁钰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温和,如果没有正统14年的那场意外,朱祁钰或许会永远安心做他的藩王弟弟,逢年过节,来给他的皇帝哥哥拜会。然而历史巧合把他们兄弟推到了命运的十字路口。朱祁钰也不能例外,他也没有逃过皇位的瘾。


朱祁钰力挽狂澜保住大明,为何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只因他做错一事

第二年,也先觉得朱祁镇没有什么用了,于是提出要把明英宗送回来,尽管朱祁钰并不想让他回来,但在孙太后与于谦等大臣的劝说下,朱祁钰还是接回了明英宗,将他囚禁在南宫内。

这事,其实大臣们意见也不大,毕竟朱祁钰已经是皇帝了,而且干得也不错。但朱祁钰这时却动了换太子的念头,他希望江山能传递给自己的后代。

他先试探性的问司礼太监金英,曰:“七月初二日,东宫生日也。”英叩头云:“东宫生日是十一月初二日。”上为之默然。”

金英虽然是宫中老资格的太监,经历朱棣、仁宗、宣宗三朝;朱祁镇上台后,将他赶了下来,由王振代替了他的职务。而朱祁钰上台后,恢复了金英司礼太监一职,按说金英应该对朱祁钰有感激之心,但在太子问题上,金英还是选择了支持朱见深。

朱祁钰力挽狂澜保住大明,为何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只因他做错一事

后宫也不支持换太子。朱祁钰没有得到司礼监的支持后,又向皇后汪氏表达了这个意思,结果汪皇后也不同意(朱见济不是汪氏之子,而是杭氏之子),朱祁钰在汪皇后处吃了闭门羹后,直接将她废除了,改立朱见济的生母杭氏为皇后。

前朝也不同意换太子。朱祁钰在两处都受打击后,便不敢贸然在朝堂上提出换太子,于是,朱祁钰采用了曲线救国的策略--贿赂大臣。

果然有钱能使鬼推磨,朱祁钰隔三差五就给内阁大臣赏赐,同时含蓄地表达自己想换太子的意思。景泰3年,朱祁钰再次提出换太子,而此时于谦、王直、胡濙、陈循这些最重量级的大臣都不表态,连孙太后都沉默了。

朱祁钰力挽狂澜保住大明,为何没有得到好的评价,只因他做错一事

在大家的沉默下,朱见深被废,改立朱见济为太子。只可惜,朱见济第二年便夭折了。之后的5年,朱祁钰都没有一个儿子降生,景泰8年,朱祁钰病重,大臣提议再次立朱见深为太子,却遭到了朱祁钰的拒绝。

再后来,夺门之变发生,朱祁镇复位。朱祁钰一个月以后去世了。如果朱祁钰当初没有易储风波,朱祁钰去世后,朱见深继位,或许史笔会给他更高的评价。

《明史》

《菽园杂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