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在黃州,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轉變,寫下這首著名的詞

蘇軾是我很喜歡的一位文學家,蘇軾在歷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蘇軾不僅做文章做得好,做人也是沒得挑,人品好,擅長寫詩。蘇軾非常值得人們去研究,蘇軾是人們學習的榜樣。蘇軾因為總是遭到貶謫,他在各地當官的時候,經常去一些名勝古蹟去遊玩,寫下了大量的詩篇。從這些詩篇中我們看到了蘇軾的生活軌跡,感受到了蘇軾的精神狀態,彷彿看到了蘇軾那顆跳動的心。蘇軾被貶謫到黃州的時候,就寫下了著名的詩篇《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蘇東坡在黃州,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轉變,寫下這首著名的詞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宋代 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

遊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山腳下剛生長出來的幼芽浸泡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下起了小雨,布穀鳥的叫聲從松林中傳出。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春三月作者遊蘄水清泉寺時所作,當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任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蘄水,縣名,即今湖北浠水縣,距黃州不遠。《東坡志林》卷一雲:“黃州東南三十里為沙湖,亦日螺師店,予買田其間,因往相田得疾。聞麻橋人龐安常善醫而聾,遂往求療。……疾愈,與之同遊清泉寺。寺在蘄水郭門外裡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溪水西流。餘作歌雲。”這裡所指的歌,就是這首詞。

蘇東坡在黃州,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轉變,寫下這首著名的詞

蘇東坡謫居黃州,這本來是一場災難,雖然其政治生涯處在低谷的時期,但蘇東坡的文學創作在此期間卻走向了他一生中的巔峰。很多時候,成就一個人的往往是一次災難。苦和樂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北宋元豐二年(1079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因“烏臺詩案”陷獄四個多月的蘇東坡責授檢校水部員外郎充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到元豐七年(1084年)四月上旬離開黃州,蘇東坡謫居黃州有五個年頭。

蘇東坡在黃州,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轉變,寫下這首著名的詞

蘇東坡的文學、書法在黃州皆創造了奇蹟,蘇東坡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黃州可以說是發生了脫胎換骨的鉅變,蘇東坡成就了黃州、赤壁,黃州、赤壁也成就了這位舉世無雙的奇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