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化寶庫裡的一顆璀璨明珠。詩句最盛的年代當屬唐朝時期,在這個時期詩人多如牛毛。誇張一點說,在長安城裡會寫詩的人比築城牆的磚塊都多。所以唐朝湧現了諸多著名詩人,例如:李白,白居易等更是耳熟能詳。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但是就算詩人眾多的唐朝,也很少有人能少年出詩,大多數的詩人都是在成年之時才展現出過人的天分,有少數是在少年時期就留下佳作的青年才俊。而今天要說的這一位,則是在兒童時期就寫下了傳世佳作的“絕世天才”他就是——駱賓王。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駱賓王,生於唐高祖年間,漢族人,字觀光,生於義烏(今浙江金華義烏),是唐代著名詩人。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傑”,而且他是在四傑中詩作最多一個。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如絕大多數的天才一樣,駱賓王的成功離不開良好的啟蒙教育,駱賓王自小便在一個極好的教育氛圍下成長,三四歲便可朗誦簡易詩歌、吟句聯文。

相傳在他七歲那年,祖父的一位朋友遠道來訪,上了年紀的老友相逢,免不了要聊到的話題就是子孫,跟現在的“拼娃”是一個道理,聊起賓王之時,祖父幾番捧吹:老夫的孫子絕對是個神童!

正在此時,院外一口池塘,一群白鵝追逐戲水。客人心裡一動,對小駱賓王說:就外面的白鵝戲水的場景,你看能不能以此作詩一首呢?

小駱賓王聽罷,也不拘謹,凝視片刻,隨即吟誦道: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想必《詠鵝》這首詩也是大多數人的古詩啟蒙吧,此詩的辭藻並不華麗,結構也是中規中矩,並沒有引經據典。但是難得的是,用如此平淡的語句,卻做到了聲色型俱全。前面三字不故作姿態,自然而曉暢,如迭聲連叫,充滿童氣。第二句寫白鵝高歌之態,活潑而生動,三四句對仗工整,整首讀起來,甚至不需要任何註釋,白鵝戲水,仰天而歌的情景便躍然眼前,簡單到了極致,不可謂不經典。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如今的時代已經變化,學習也從古代的四書五經,八股文,變成了現在的數理化的天下。但是傳統的文化精髓真的不能被人們遺棄,如果一個民族沒有了自己的傳統文化,那麼它將會是沒有靈魂的。

有很多家長可能會說:古詩詞的考察就那麼一點,需要背的量卻那麼多,還不如抽時間多背點英語單詞,高考還能多得幾分。但是各位家長也可以想一想,那些古詩文背的好的孩子,其他的文化課成績又能差的了嗎?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上圖是名聲大噪的詩詞才女武亦姝,其在詩詞大會上的表現驚豔了全國的觀眾。今年的高考以613分的高分進入了清華最好的院系——新雅書院。對詩詞的學習與熱愛並沒有使她的學習成績落下,從而告訴那些埋怨找理由的家長們,詩詞的學習並不會拖垮孩子的學習成績,反而會使孩子身上有一種才氣,這將會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其實,家長們也不必要求孩子們能成為七歲作詩,八歲成詞的神童。更不要認為把孩子“泡”在古詩中就能夠上北大清華。我們更應該注重的是在讀詩的過程中,孩子可以浮現出的那種氣質,是對詩詞有一定的積累之後談吐間的那種不凡。

腹有詩書氣自華。聰明的家長一定已經開始了對孩子的傳統文化培養,既然要讓孩子讀古詩,自然就需要一本有關古詩詞的書籍來學習參考,下面介紹的這一套書籍,對培養孩子的古詩詞興趣,有著極大的幫助。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本套書籍一共為三冊,由北大才女婉如編著,其中還介紹了120餘位詩人的心路歷程,讓孩子可以走進古詩創作者的內心,可以對詩詞的含義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瞭解。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書中採用了新穎的飛花令模式,使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之中也學習了古詩詞,讓學習古詩的這一過程變得妙趣橫生。

不愧為“絕世神童”!7歲時隨便作詩一首,卻成經典流傳千古

詩詞的積累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家長可以陪伴著孩子共同學習成長。在這一過程中孩子不但學習了古詩詞,而且家長與孩子一起進行飛花令的遊戲,也可以促進親子關係。相信有不少家長已經心動了,點擊下方的商品卡就可以購買此書,全套一共三本,現在折後只需要65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