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晚年被貶寫下這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無論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柔情綿綿,還是“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的憂思重重,亦是“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時候、斷人腸。”的顧慮悠悠,以及“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的相思苦苦……

從這些詞句我們可以看出,無不透露著“情”與“思”,這便是出自素有“古之傷心人”之稱的“蘇門四學士”之一的秦觀秦少游之手。其詞淡語皆有味,淺語皆有致,清麗婉轉,沉哀悽苦,經常在詞作中寄予自己身世的感慨。還有人曾說,曹雪芹的《紅樓夢》裡的主人公賈寶玉就是以他為原型而寫的,多情。

秦觀晚年被貶寫下這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蘇軾說他:“有屈、宋之才。”;“少遊已矣,雖萬人何贖。”,王安石說他:“其詩清新嫵媚,鮑、謝似之。”當朝兩位大學士對他都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可見他的才華。

民間傳說蘇軾的妹妹蘇小妹是秦觀的妻子,曾經蘇小妹還出了三道難題來考驗秦觀,最後在蘇軾暗中幫助下,秦觀順利通過考驗,迎娶了蘇小妹。

當然,秦觀的仕途之路也是靠蘇軾層層提拔的,自然,就要跟蘇軾統一戰線統一陣營,免不了被貶謫的命運。

秦觀晚年被貶寫下這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秦觀卒於1100年,在1095年也就是自己的晚年仍因新舊派之爭而與蘇軾一同被貶黜。被貶的途中,秦觀寫下的一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好事近·夢中作》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

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夭矯轉空碧。

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秦觀晚年被貶寫下這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說起這個詞牌的名字《好事近》,也很是有意思,寓意著會發生好事,但往往不隨人願。也許是詞人希望憧憬著會有好事發生吧,殊不知自己竟在好事裡預言到了自己的死亡,連死亡也充滿了夢幻的感覺。

秦觀晚年被貶寫下這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詞的上闕描寫夢中的夢幻環境,彷彿自己置身於美妙的仙境。

春天,雨將樹上的花打了下來,為路上增添了花,花的飛舞喚醒了整座山的春色。“添”和“動”兩個字把原本靜態的畫面徹底寫活,讓人覺得別有一番趣味。

我緩步朝著小溪的盡頭走,沿路好多黃鸝。為讀者描繪了生機勃勃、生機盎然的畫面,溪水、黃鸝都在同一個畫面出現,讓人神清氣爽。

秦觀晚年被貶寫下這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詞的下闕,詞人充滿了想象,有些魔幻,可以說正是他自己心中所想,天馬行空。

天上的雲飛到了自己的面前化作了龍和蛇,狂舞奔騰,不一會兒又一下子飛向空中,變為了原來的朵朵白雲,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

最後一句“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什麼都體驗過了,喝酒喝得酩酊大作,悠閒地醉臥在古藤的陰涼底下,不知道了方向,連自己都遺忘,豈不瀟灑快活?

夢中的景象和生活越是美好,現實中就越是殘酷和痛苦,逃避得了現實一時,但逃不了一世。黃庭堅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也是秦觀的好友,曾以詩的形式評價過最後一句:“少遊醉臥古藤下,誰與愁眉喝一杯?”

秦觀晚年被貶寫下這首名作,流傳千古,卻預言了自己的死亡

說來也奇怪,最後一句“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竟然真實預言了自己的死亡。秦觀從此地離開後,又歷經郴州、橫州、雷州等地,可偏偏到了滕州,秦觀就不行了。詞中的“醉臥古藤”和“了不知南北”令人充滿了無限遐想……

人生就是這樣,時間一到,什麼都懂了,彷彿是冥冥註定,總是說不清道不明。

搖搖晃晃,晃晃搖搖。品味雲端,墜入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