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為讓妹妹嫁給皇帝,寫下一首經典詩詞,流傳千古,婦孺皆知

說起漢武劉徹,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位55年,政績十分顯著。

在政治上,他創設中外朝制、刺史制、 察舉制,頒行推恩令,加強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

在經濟上,推行平準、均輸、算緡、告緡等措施,鑄五銖錢,由官府壟斷鹽、鐵、酒的經營,並抑制富商大賈的勢力。

在文化上,“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設立太學。對外,採擴張政策,除與匈奴長年交戰外,還破閩越、南越、衛氏朝鮮、大宛,鑿空西域、開通絲綢之路,開闢西南夷。

除此之外,漢武帝其實還是一個風流多情的帝王,他的一生主要有四個女人:陳阿嬌、衛子夫、李夫人、鉤弋夫人。

才子為讓妹妹嫁給皇帝,寫下一首經典詩詞,流傳千古,婦孺皆知

雖然與他相伴一生的四個女人,結局都以悽慘作為命運的最終歸宿,但好在曾經擁有過。

不管是金屋藏嬌的陳阿嬌,深潭照影的衛子夫,還是首封婕妤的鉤弋夫人,相繼侍弄著劉徹的後宮風雅。

然而,論浪漫以上這三位的典故都不如李夫人與漢武帝的邂逅來得動人。漢武帝與李夫人的邂逅,始於李夫人的哥哥在宮廷宴會上表演的一首詩詞: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北國有一位美人,姿容簡直是舉世無雙,她嫻雅之性超俗而出眾,不屑與眾女為伍,無人知己而獨立。

她看守城的將士一眼,將士棄械,牆垣失守;她對君臨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傾心,國家敗亡。

縱然如此,也不能失去獲得佳人的好機會。美好姑娘世所難遇、不可再得!

才子為讓妹妹嫁給皇帝,寫下一首經典詩詞,流傳千古,婦孺皆知

據《漢書》記載,在一次宮廷宴會之上,能歌善舞的著名音樂家李延年奉命演出助興,他將一首詩譜了曲子,勾勒出了一位仙味濃郁的絕色女子。

漢武帝聽罷頓生感慨:世間哪可得此佳人?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就推薦了李延年的妹妹。漢武帝召來一見,果然妙麗善舞。從此,李延年之妹就成了武帝的寵姬李夫人。

《李延年歌》這首詩詞歷經兩千多年時光,流傳至今,藝術水準極高,卻又通俗易懂,情感高度凝練,出語極為誇張,以簡勝繁,以少勝多,堪稱絕妙,相信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能輕鬆背出。

那麼,這首詩究竟有何等超凡魅力,讓一代帝王因為幾句簡單的詩詞愛上一個人?

從寫作手法上看,寫作者比較心機,採用先抑後揚的手法。在古代"傾城傾國"是一個貶義詞,雖然它代表的是絕色的美女,但卻是指那些造成了亡城亡國的女色。

李延年反其意而用之,極盡誇張之能事,竟公然在一位國君面前,提起一位能夠亡國的女子。傾國傾城,是一個巨大的社稷黑洞,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才子為讓妹妹嫁給皇帝,寫下一首經典詩詞,流傳千古,婦孺皆知

當然,亡國對於當時時代背景下,國泰民安的漢武時期而言的可能性不大,在當時看來有些危言聳聽,但正是這種獨特的反差魅力,撥動了漢武帝的心絃。

從表述手法上看,循序漸進,點到為止。李延年唱此詩的目的是為了向漢武帝推薦妹妹,成功則平步青雲,失敗則前功盡棄,所以他必須步步為贏。

第一句北方有佳人,先點明如此佳人是真實存在的,不是自己信口胡謅;然後極度表明她很美,美得絕世獨立,美到傾城傾國;

最後,李延年誠懇地勸導,過了這個村就沒這個店了,這種絕世佳人一旦錯過就再難遇到了!

循序漸進,招招擊中漢武帝的心懷,等感情渲染得差不多了,就算李延年不講佳人是誰、在何處,聽眾也會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忍不住親自發問如此佳人,何處可見?

李延年抓住了聽眾好奇的心裡,以簡勝繁、以虛生實,來描繪這個佳人,語言詞彙看似簡單,卻富有詩意。

才子為讓妹妹嫁給皇帝,寫下一首經典詩詞,流傳千古,婦孺皆知

細品李延年這首詩說了點啥?其實什麼也沒說,單單就讚美佳人的風華絕代了,而至於佳人的長相、身高、身材等等,均不作具體描述。那麼這樣寫的好處是什麼呢?

正所謂意猶未盡,餘味無窮也。佳人的形象成了神秘且誘人的空白,讓人忍不住多發想象:她究竟是大家閨秀型,還是小家碧玉型,還是窈窕淑女型?勾起人的無限思考與好奇。

空白處的東西更能激發人們對它的想象與渴望,惑主的美色使人產生敬畏,也使人產生懷想;難得的事物使人產生嚮往,更使人產生渴求,這就是這首詩藝術魅力之所在。

更何況,漢武帝是站在權力頂峰的男人,"畏"與"難"對他來說並不是問題,所以他才被這首小詩打動,想要親眼目睹一下這位絕世佳人,李夫人也才能成為李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