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唯一存世的兩句詩,流傳千古,人人會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這是描寫荷花的古詩詞中最經典的一首,然而在秀麗的景色下,其實飽含著作者對友人的暗示。

作者楊萬里的好友林子方本是皇上身邊的秘書,現在要升任福州,林子方很是高興。但是楊萬里想勸他不要去,又不好直說,便寫下這首詩。

以“天”和“日”喻皇帝,以“蓮葉”和“荷花”喻林子方,意思是你在皇帝身邊才會“無窮碧”、“別樣紅”般的前途無量啊。

他唯一存世的兩句詩,流傳千古,人人會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楊萬里的想法代表著古代大多數官員的想法,地方上的官員,都想在州府長官的眼皮底下工作,而州府的長官都想去天子身邊工作。

因為在這種狀態下,不僅更方便了溜鬚拍馬,而且,即使你做一點點小事,取得一點點小成就都更容易被發現。

北宋初年,有個叫蘇麟的巡檢官,曾經寫下兩句詩,便及其形象的描述了這種環境或職務上的便利。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蘇麟只有這兩句詩存世,也正因這兩句詩,他才能史書留名。兩句對仗工整,以尋常所見之物形象地描述了“近”的好處,“向陽花木易為春”與“映日荷花別樣紅”雖詞異而實則意同。

他唯一存世的兩句詩,流傳千古,人人會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他為人寬厚,常舉薦隨員做官。他鎮守杭州時,很多部下經他舉薦都做了官,只有一位叫蘇麟的人,因任巡檢常常外出,被范仲淹給遺漏了。

蘇麟也不好意思直接跟范仲淹說,不方便直說的事,那就寫詩暗示下吧,這也是古代文人常用的手段。除了前文所說的楊萬里詩,唐代朱慶餘“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是以女子口吻向張籍試探打聽,而張籍“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則是婉言拒絕節度使司空道的邀請。

他唯一存世的兩句詩,流傳千古,人人會背,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文人相交,凡事不必說破,點到為止。范仲淹何等的聰明,一見這兩句詩,便明白了其中之意,隨即便給蘇麟寫了舉薦信。

范仲淹為官清廉,他寫舉薦信想必也是基於對部下人品與工作能力的考量,而非任人唯親。只是時過境遷,“近水樓臺先得月”如今已經演變為成語“近水樓臺”,帶有一定的貶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