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头条创作中,和粉丝之间发生过什么记忆犹新的故事吗?

老哥聊生活


貌似在职场中久了,一看到有总结或建议什么的,总是想到“三”。

看到这个问题,我下意识中也是在想,我与头条粉丝之间有哪三个记忆深刻的故事呢。

我的粉丝不多,与粉丝有一些互动,但没还真没有很多记忆深刻的故事,所以,今天就不凑三条了,在这里,说说我与粉丝之间互动的有较深记忆的两件事。

一、虽然有点嘴硬,但是互动让我真的学到了一个之前没关注的认识点。

我的一篇专栏文章,写的是较专业的内容。一天,接到一位粉丝的私信,说他觉得文章中一个算法似乎有点问题,采取他所知道的算法结果会更合理一些。并且,他发来了他采用的算法和一些说明。

我仔细一看,发现这是我没关注到的知识点,当时我不清楚他说的是不是正确,但知道我自己的肯定是错的,并且下意识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但那时,有点好面子,是这么回他的:算法可以有多种选择,算法保持一致就不影响最终结果。是的,当时,我没直接认错,现在想来,真的不应该,特别不应该,在这里,让这位朋友再次说声对不起,并再次表示感谢。

后来,我查询相关材料,重新学习了那个我没关注到的知识(发现这位朋友说的果然是对的),巩固和提升了自己的相关技能。

这是我和头条粉丝之间发生的第一件记忆深刻事,感谢这位粉丝。我也再次要求自己,并将持续执行:有错误,必须第一时间承认。

二、第一次满满的成就感。

上面一个故事是粉丝帮助了我,这一个故事是我帮助了粉丝。

尽管是我帮助了粉丝,但是,我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相信我的所得远大于这位粉丝。

这是关于安全库存的一个咨询。粉丝给我留言,说对我的《从头细说安全库存》看得不是很明白,希望我能解说解说。

于是,我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晚上给他详细说明了安全库存是什么,怎么计算、怎么设置和怎么管理。这时说明一下,我愿意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尽管是断断续续,但加起来也接近一小时)来回复一个咨询,除了我那晚刚好有空以外,这位粉丝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原因。他很好学,并认真的真正的在学,是的,真正的在学,这一点,让我觉得必须和他解说。

这个事这么过去了。但是,几周后,这位粉丝给我发了个红包。我问什么情况,他告诉我,我面试成功了。

原来,他应聘一家较大型公司的物控主管职位,面试时,面试官对安全库存特别感兴趣,和他聊了很长时间的安全库存,借助我之前和他讲过的,最后他顺利通过面试了。

我很为他高兴,同时,自己也象吃了蜜糖一样,满满的成就感,感谢这位粉丝!

你和头条粉丝之间发生了什么记忆深刻的故事?记录两条:

1、粉丝帮我的故事,让我学到一个以前没关注到的知识点。

2、我帮粉丝的故事,让我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和满满的正能量。



小爸爸育儿,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会使你哭笑不得。

去年九月,我去新疆旅游,在火车上,我收到了莫名其妙的短信。是个厦门的二十六岁的姑娘,有一个不错的工作。接着又问我的年龄,要我的住址,又要与我视屏通话,又是电话,真的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我用短信的形式,写了这样几句话:

白发苍苍一老翁,常伴妻子晚霞中,儿子己经知天命,孙女也在读研中。

然后,再也没有骚扰电话和短信了。

还有一件,自说是也门的一个维和部队的,我看他的标签是个外国人。老是要和我交朋友,私信打开,就是半通不通的汉语。老是一句话,饭吃了吗?晚上睡得好吗?像是患了神经分裂症的病人一样。其他粉丝的私人都是一般的问讯,对我文章的评价。

在广东,有一个青年人,和我是本家,也姓毛。我向他介绐了毛氏的迁移历史。他常说。两人的距离太远了,不然要登门拜我。


毛春旺1


最令我记忆深刻是事情是,我终于知道,原来这个世界上,有这样多有趣的灵魂,跟我志同道合,尽管我们素不相识,但是不妨碍我们彼此欣赏。


今年8月份的时候,我偶然发了一条微头条,是写我喜欢的罗云熙以及润玉。因为重温了一遍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心里面有感而发,我是真的喜欢那个一袭白衣,广袖流云的大龙。笑也好看,哭也好看,生气的时候,看起来,也是那么好看。


没想到的是,这条微头条发出去,竟然产生了从写文开始,直到现在为止的唯一一个阅读量10万+的文章,瞬间涨了好多粉丝,都是因为喜欢润玉和罗云熙而点赞和关注。我们一起讨论,我们一起分享。我在屏幕这边一遍看着粉丝的评论,一边傻笑。


让我很感动的是,这些从前不曾谋面,以后一定会有交集的人,我们喜欢着同一个二次元世界里的应龙,我们也喜欢着同一个真实世界里的偶像。看着如此多的同道中人,忽然觉得很温暖,很有趣。


很感谢头条这个平台,搭建了这样一个二次元世界的彩虹桥,让我们彼此相识。我跟我的粉丝们,真的很喜欢在一起讨论大龙呀。


昨天刷知乎看到,罗云熙小哥哥上了热搜,是他参加国外时装周的新闻,心里面甚感欣慰,觉得自己喜欢的偶像如此优秀,会有与有荣焉的感觉。


未来可期!


我是常十七



我和头条的粉丝之间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其中今年暑假里的一件事现在想起还是很激动。


进入七月,学生高考录取学校在网上相继能查到了。可是有些学生因为志愿填写等原因,查不到消息乃至落榜,又不得不重新填写征集志愿的事常有发生。而我当时正在悟空教育领域作答,就有很多家长成了我的粉丝,咨询我这一方面的问题。

其中就有这样一位家长,她的孩子当时没有查到任何信息,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线急等我的分析,日夜不睡。我很理解她的心情,夜里也不睡,陪着她,从各个方面帮她剖析,安慰她,给她信心,她的心情渐渐有了好转。随后,我根据她孩子的成绩,又帮她分析学校,建议她孩子填写征集志愿,结果,她孩子在最后时刻还真的被录取了,成功了!哇!太激动了!我隔屏似乎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快意,听到对方的心跳!




这样的经历就像自己当年参加高考、填写志愿、等待结果一样,实在太激动太振奋,也为自己能帮助到别人而欣慰,同时更由衷感叹头条强大的社会效用。

是啊,头条拉近了你我的距离,让我们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一样,彼此之间相携而行,情同手足。而且相信只要坚定不移地跟着头条一路前行,我和粉丝的这种美丽会一直延续到永远。



熊宝的情感


我与头条粉丝们在一篇文章里面的互动,直接改变了我儿子对他的大学的看法。


因为在我写那篇文章之前,我儿子非常不认同他即将要去的学校: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校区。



因为他有自己心仪的大学,福州大学,那是他的理想,那是他心目中的好大学。


我记得特别清楚,在知道成绩的那个上午,他的爸爸还特地打电话告诉我:“你知道吗?孩子说我们把志愿报错了,我们应该把福州大学放在华北电力大学之前,这样孩子就一定可以去读福州大学了。”


我无奈地笑:“现在说这些不是太迟了吗?再说了,要是孩子真的能考上华北电力大学,那我们岂不是要烧高香了?这志愿压根就不会错。在我看来,华北电力大学比福大强多了,这是真心话,就怕他去不了。”


没想到,孩子还真的上了我所希望的学校:华北电力大学。


当我把这一事情发表在今日头条上的时候,评论可谓铺天盖地,几百条的评论等着我回复。


而且,几乎99%以上的粉丝都留言告诉我,华北电力大学是所好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是中国最好的电力大学等等。


甚至有粉丝留言说:在中国,只要华北电力大学说第二,就没人敢说第一。


看到这里,我笑了,笑得那么欣慰:儿子,你是何其荣幸,能以51%的概率而考上华北电力大学,这所我们认为无缘的大学。


于是,那几天我就一条条地把粉丝们的留言读给他听,或者直接给他看。


500多条的留言,超过5.6万人的肯定和认可,孩子终于认同了我们的选择:华北电力大学,真的挺不赖的,我们的选择不会有错。



为此,我特别特别感谢今日头条,感谢那么多热心给我留言的粉丝们,要不是因为有你们的认同和支持,有你们的鼎力支持,我相信,我孩子一定会抱着一肚子委屈去上大学的。


在此,我不感谢CCTV,也不感谢全国各族人民,我只感谢今日头条,感谢头条的粉丝们给了我们,我儿子莫大的动力与支持!!


西瓜甜甜啦


最开始没有粉丝,我就坚持发自己认真写的原创微头条、影评、问答。慢慢地有一些粉丝朋友开始愿意关注我了。

说实在的,能收到粉丝的认可,让我特别开心。下面给大家讲一下我在和粉丝互动的时候,印象比较深刻的事情。

一、真人不露相,高手在头条。

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我在自己的头条号“天空带你看电影”上发了一篇韩国电影《圣殇》的影评。

在文章结尾的时候,我问大家还有没有希望我解读鉴赏一下的韩国电影。

我收到了一个粉丝的留言,他对韩国电影很熟悉,如数家珍地谈了很多经典的韩国电影。

然后这个粉丝就在后台私信我,问我对日本电影有没有了解?他列举了很多日本电影史上的实力派导演、还有很多年代久远的电影。

讲真,我在收到留言的第一时刻真的是头皮发麻。有种中学生突然被老师点名,站起来背英语课文的感觉。

之所以心里这么紧张,是因为遇到了一个懂电影的电影爱好者。我在心里生怕自己的电影专业知识储备量不够,被粉丝笑话。

然后我就开始搜肠刮肚,回顾看过的《外国电影史》,也勉强能答得上来。

通过这个事情,我深刻地感觉到,既然打算写影评,就要努力多去学一些电影专业知识。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不断地给粉丝们带来一些有趣的、专业的好文章。

这位粉丝的友好私信,对我来说,是一次有力的督促。也让我觉得,头条号真的是卧虎藏龙,高手如云啊。

学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

对于一个头条号创作者来说,在写作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保持空杯心态,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

二、传达阳光正能量,鼓励粉丝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

工作之余,我特别喜欢追剧、看电影。就把自己在看剧时受到的启发和感想,发在了微头条上面。

都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之所以心疼剧中的人物,是因为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看完《陈情令》这部剧后,我写了一条话题为“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子的?”剧评微头条。引发了很多粉丝的讨论。

大家都在说,在现实生活里,真心的朋友真的太难得了。真正的朋友,都是患难才见真情的。

我回复说:如果有幸遇到真心的朋友,真的要好好珍惜呀!

这句话是对粉丝说的,但是也更像是对自己说的。毕竟在我的人生信念里,也觉得“情义更比千斤重”。

我也开始相信,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总会遇到值得的朋友。总有些温暖和美好,值得去期待。

我在鼓励安慰粉丝的时候,也治愈了自己。平常在工作中,我的压力特别大。但是在写头条号的过程中,却感觉并不孤单。

尤其是当微头条引发了粉丝的共鸣的时候,我感觉很幸福。

在不同的城市里,有那么多的人,在和我追一样的剧。我们跟着剧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担,一起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

长夜清寒,人生总要有所寄托和慰藉。

大家一起相互鼓励,加油打气!再苦再难,也有了擦干眼泪、继续坚持下去的勇气!


天空带你看电影


生活中,我们如数家珍算来算去也就三五知己,朋友走着走着就散了。人们形容说有些朋友离开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你走时关门的声音大了些。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很形象。很多的时候友情真的很脆弱。所以,现在人只递酒,却不喜欢说天长了。

来到头条,很欣慰结识了众多粉丝。刚开始发文时,那份波澜不惊常常让我心凉。甚至没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勇气。尽管也曾在传统媒体上和其他地儿发些豆腐块。但在头条写贴,却让我产生了极大的不自信。写作手法上也不适应。新媒体的写作方式更喜欢带入感强,而自己总是超然物外,像千年古刹的老僧那么禅定,一点不喜闻乐见。在我对自己恨其不争的时候,是粉丝的支持和鼓励,让我挺了过来。

有一前辈说: “情感的输出与输入达到平衡是一种最合理的自私。”在头条,我遇到了不要求我做任何输出,却一直尽心关心着我喜欢着我的粉丝们。当然,我们互为粉丝。

在我发的文字自己都觉得十分厌烦不满意的时候,这些萍水相逢的粉丝却给了我最大的支持。就有那么几个铁粉——一格鸿如,那个叫及时雨的老头。我发什么,都一路支持,贴贴点赞贴贴评。几乎不漏过一个帖子。是他们的支持,让我一度以为自己真的写的那么好。直到有一天,我过去看了他们的帖子,才更加感知了他们对我的支持有多么佛系。看到那个叫及时雨的老头写的一篇关于《红楼梦》的文字,写的相当好,自愧不如。他们常常让我想起有支歌唱到: 有人问我你究竟哪里好,这么多年你还忘不了。是啊,我写的并不好,自己拿放大镜都找不到哪里好,可是,我却得到你们这一路跟随,参与我的成长。除了感恩遇见,感恩头条平台,我不知到该说什么好。当然,我希望你们做我的挚友,更希望你们做我的诤友!

在我深感自己文字贫瘠,思想空空,无力自拔的时刻,参加了头条的培训班,掌握了些头条发文的要领。现在提审报上去了,还在等结果。有些惴惴,有些忐忑。无论过与不过,我都会继续努力,因为,我不能辜负平台对我们的苦心栽培,更不能辜负粉丝的陪护和厚望。

一直喜欢张爱玲,感觉她的话语句句很诗意很哲理。唯有这句不能苟同。她说: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你瞧,素昧平生的粉丝们,对我的这般好,就足以让我站在女神的对立面,分分钟把她这句名言粉碎掉。

仅以此文,献给我所有的粉丝们,你们是我的朋友,更是我的老师,爱你们!




智言趣语录


作为一个医生,作为一个坚持写科普的医生,大概已经写了有整5年了,说实话,在这5年的科普之路当中,有太多的令我难忘的故事,然而其中最令我难忘的,还是下图当中的主人公,她是一名纤维性肌痛患者!

她是在谢医生进入头条以后,早期关注我的朋友之一,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位朋友删除了在头条的所有文章,她详细的记录了在英国治疗纤维性肌痛的心路历程,非常可惜她写的文章现在已经没有了,在她给我的私信当中,一直要求我写一篇关于纤维性肌痛的科普文章,令更多人和医生知道这个病,知道这种疾病对人带来的折磨,她相信通过我的文章能使更多周身疼痛的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知道自己不是自怨自艾、不是矫情,而是真的有疾病在身!



我当时答应了她,也一直在酝酿如何能把关于“纤维性肌痛”这个疾病更好的介绍给大家,我记得从构思到写完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为什么呢?因为纤维性肌痛这种疾病诊断特别困难,大多数受累的都是女性,这个疾病涉及到骨科、内分泌科、风湿免疫科、精神科、康复科以及理疗科等诸多科室的症状,患者会表现为周身疼痛、情绪低落、抑郁、腹痛、腹胀、腹泻、睡眠困难等诸多千奇百怪的症状,而令人困扰的是,没有一种特异性的检查办法能给患者确诊,医生只能用排除法来做出诊断,也就是说将可能诱发患者出现诸多症状的疾病尽可能的排除掉,所以这种问题在门诊的误诊率高达80%!


为什么这位朋友令我最难忘呢!?因为有遗憾!

当我终于写完了关于纤维性肌痛的科普文章,在头条发表并受到获得青云计划通知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是想告诉她这个消息,让她知道我完成了她的要求,然而她的头条号和她的关于自己治疗纤维性肌痛的文章一起消失了......

(下面是这篇文章的链接https://m.toutiaocdn.com/item/6731533784681808388/?app=news_article×tamp=1568793936&req_id=201909181605360100140470351E573F32&group_id=6731533784681808388)

遗憾可能也是一种美吧,所以才令人难忘,但是还好有头条这样的平台,相信她最终会看到这篇文章,也希望在她要求下写的这篇文章能帮助到一些人,哪儿怕只有一个患者,也足够了!

写到这里,突然想发发牢骚,在社会上,目前很多人会认为医生写科普是不务正业,认为医生应该用所有的时间去管理临床上的患者,其实我理解这样的想法,相信很多人认为医生把自己管理的患者治好了,多做几台手术,多治好几个病人才是正道。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医生要站出来写科普,而且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呢!其实很简单,就是作为医生来讲,我们发现老百姓对于一些健康知识了解的简直是太浅了!就从我本人的专业来说:

我相信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吃头孢来治疗腰疼、腿疼;

我相信现在还有很多骨折的患者做完手术以后仍然会在床上静止一动不动躺三个月等着骨头愈合;

我相信现在仍然还有自己用支具固定膝关节治疗三度半月板撕裂的患者;

我相信到现在为止还会有很多人在网上电视上购买各种各样的神药,能彻底的治疗骨质增生,能把骨质增生吃消失掉……还有很多很多各种各样的错误做法在民间流行着。

如果您是一名医生看到下方这样一条被各种各样的治法弄的剧痛、不能正常活动的膝关节,您会有什么想法呢?是不是想把所有正确的知识和建议都告诉患者呢?


但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怪患者,只能怪我们对医疗知识科普的不够,作为医生拥有了大量的医学知识,但是作为患者他们不了解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所以只能依靠道听途说或者是在一些错误的网站,搜索一些错误的信息来进行治疗,而以往的媒体阻碍了想要发生发言的医生,试想天天能到电视台给大家做科普的医生能有几个呢?

然而现在时代不同了,现在是自媒体爆发的时代,医生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来帮助自己的患者,帮助其他有一样问题的患者,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应该如何治疗,应该如何康复?应该吃什么样的药?或者说,什么情况下应该到医院治疗?应该去哪儿的医院治疗,应该找哪一个科室的医生去治疗!

帮助自己经管的患者是帮!帮助那些更多的有需要的患者也是帮!多帮助一点是一点,对吧!而且说实话作为医生来讲,作为我个人来讲是有一些私心的,我相信当越来越多的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了一些基础的了解,知道了一些正确的处理措施以后,他到医院去咨询医生,寻求帮助的时候,医生也会简单许多,医患之间的矛盾也会少很多,大家都这么做以后,医患之间的矛盾自然也会少的多得多!

我是坚持用简单语言解释复杂疾病知识的谢新辉,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谢谢了!


想好好做医生的胖子


我和头条粉丝之间关于沙果树枝的故事。

秋天我们农村沙果园里的沙果红通通的,压弯了枝条,红红的累累硕果看上去非常美丽诱人,秀色可餐。

姐姐家沙果卖倒当地果干厂,雇佣好多人摘果,人多热闹,我也录小视频,真接发到今日头条平台展示秋收的喜庆与欢乐。#天南海北庆丰收#


晚上休息看评论时,发现有一位粉丝私聊我,想买几个沙果枝自己嫁接沙果,他是搞果树种植的,自己家里有果园,有红富士苹果🍎、有各种桃子、唯独没有沙果、想试验嫁接。

沙果树枝,在农村那里都能要几棵,可偏偏哪几天连续下雨冲断了桥,我们与农村隔断了交通,我只能电话给姐姐,何时有私家车下来,稍几个沙果树枝给我。

然后我告诉粉丝不要着急,现在我们这桥断了,等有车来我一定给他邮去几棵。


过了大约一周多,姐姐家孩子去市上学,顺便给我弄来几棵树枝,在桥东边危桥只能单人通行,我急忙取回来,高高兴兴给粉丝邮寄过去,粉丝很高兴要给我快递费用,我说不用的大家都是朋友。

然后把邮单拍照发给他查收。

没想到粉丝看到我快递邮寄地址,给我快递了一箱自家果园的富士大苹果🍎。真的很不好意思。

更尴尬的事情还在后面,因为我不懂也没注意,姐姐剪的沙果树枝带有树叶,等邮到粉丝说树叶吸干了水分,不能用了。似乎很失望。


我也很无奈,安慰他先嫁接试试,如果不能成活,等桥修上通车,我去乡下给他多弄一些。

大约又过了一周总算通车了,这次我自己去果园给他弄了一大堆快递给他了,希望他也能拥有象姐姐那样红红的沙果园,祝他成功。



农村达人224


会理真实再现回答此问题。

在头条,粉丝在不断变化(增减),我在头条已近三年,不为钱、不为名,只因自己的爱好坚持至今,因为自己是一种爱好,经营的头条号没有专注领域,见啥想啥就写啥、答啥,所以粉丝就不是哪一个领域的,粘性不强。

自己经历了粉丝的积累发展变化过程,粉丝有的从开始的称兄道弟(妹)、师傅、老师,互相评论、点赞、支持、鼓励,到慢慢地失去热情、失去联系,至消声匿迹,既然不能续缘,我也不去寻找。

去年初,认识了一位粉丝,内蒙乌市的,他比我小,称我为哥,我也称他弟,一直有联系,互相关心、支持、鼓励。我居住在中国石榴之乡,去年石榴成熟时,他要我代购石榴,我为他选好石榴、讲价钱,但亲兄弟明算帐不赚他一分钱,照收了所付的石榴钱,就这样我们一直在头条里、微信上互相交往前行,谁也没见过谁。

今年,8月份他给我寄来一件土豆,我微信转钱给他,他说:"这是兄弟应该做的吗?不用客气”,钱直到过时被退回,我十分感动。今年石榴成熟时,我给他邮去一件石榴略表心意,而他又给我寄来一些内蒙古土特产,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孙子也很高兴和喜爱。

这就是粉丝、头条网友、兄弟。我暗暗想将这份情永远延续下去,做这辈子的好兄弟。

遥祝远方真诚的好兄弟——大福万事如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