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芝:面對曲靖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凡母親

掌上曲靖訊 董芝是羅平縣醫院感染科的一名普通醫生,一個3歲孩子的媽媽,平常忙碌的工作讓董芝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董芝丈夫的帶娃日常時常被調侃成又當爹又當媽,在女兒剛上幼兒園時有人一直都以為女兒是單親家庭,只有爸爸,沒有媽媽。

本來今年春節,董芝答應女兒大年初一陪她一起到動物園看動物、陪她一起玩滑板車, 這個春節,董芝想把所有的時間都留給家人。 疫情發生時,她還心想,武漢離我們多遠呀?直到除夕夜,她收治了一名武漢返鄉人員,而後經疾控中心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也是曲靖市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這個突如其來的消息,打破了董芝認為病毒不會飄到自己所處的偏僻小縣城的天真幻想。

董芝:面对曲靖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平凡母亲

“怎麼可能?”“我沒聽錯吧?”“這個病到底有多厲害?”.......這是科室醫護人員聽到這個消息後的第一反應,董芝的心也感到恐慌和害怕,雖然她的腦海裡也無數次幻想自己能做一次英雄,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敵人”,她還是有點措手不及。之後,每晚院長都帶領院內專家準時開會,商討患者的治療方案,指導如何更好地隔離防護,一次又一次訓練如何做好隔離防護。在這樣的氛圍下,董芝恐慌的心情慢慢平復了下來。

從進隔離病房開始,每天不停地穿脫防護服,加上寒冷的天氣,使得董芝原本就瘦弱的身體一直處於重感冒的狀態,大量流鼻涕、打噴嚏,每天查房時清鼻涕一直流,為防止口罩浸溼失去防護作用,只能用紙把鼻孔塞住,鼻涕一直吸,還往嘴裡咽,出隔離病房時,為了不把病毒帶到清潔區,又反覆洗澡。從來不靜脈輸液的她,也給自己輸起液來,恨不得身體能一秒鐘就恢復過來,同事還調侃是不是感冒病毒太愛她了,遲遲不肯離開。有時她也擔心自己會不會感染到新型冠狀病毒,為了不增加同事的煩惱及工作量,她不敢和其他同事住一起,吃飯也是等其他同事都吃完後端一碗到自己的值班室吃,每天都把自己暴露在紫外線下。看到身邊的同事沒有和她有同樣症狀,她才放心自己就是個普通感冒,終於稍微安心點。

科室在最開始收到第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時,只有一名醫生沒有接觸到這個患者,同這個患者一同從武漢返鄉回來的丈夫也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按要求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收住院時,原本不是她值班,這個病人可以不用她收治的,但為了減少更多的醫護人員暴露在患者面前,更好地節約防護服,她主動請纓承擔疑似病例的主管醫生。

在為第一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治療時,患者是排斥、牴觸醫生的,在董芝的精心治療與護理人員細心照料下,患者病情逐漸趨於平穩,肺部病灶有吸收,咽拭子取核酸轉為陰性,後來在每次查房時,患者都淚流滿面地拉著醫生的手說各種感激的話。在患者病情穩定、趨於好轉時,接上級通知,病人必須轉到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集中統一治療。病人臨走時,一直不捨地拉著醫護人員的手說:“我捨不得離開你們,是你們把我從鬼門關里拉回來,等我痊癒了我會回來看你們的。”看到病人病情及情緒的轉變,董芝由衷地感覺到自己和同事們的付出是值得的,在病人被曲靖急救中心救護車接走時,她一直默默在窗戶旁看著救護車消失在她眼前,她心想,和她一起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真正對得起醫務工作者這個稱呼。

自從曲靖防控疫情阻擊戰打響第一槍,在隔離區堅守近二十天的董芝就沒有回過家,沒有見過家人,想女兒時她只能通過微信視頻和女兒說上幾句話,每當女兒問道:“媽媽,你到底在哪裡上班?為什麼這麼多天不回家?”雖然知道女兒可能還聽不懂職業術語,她還是告訴女兒說:“媽媽是一名醫務人員,媽媽要在醫院‘打怪獸’。”看著女兒天真的面龐,對女兒的思念和愧疚讓董芝躲在被子裡哭過無數次。為了不讓家人擔心,她都是報喜不報憂,一直都和家人說:“我很好!”

此次疫情,是對人性的一次考驗,凝聚著每一位中國人的心,大家眾志成城抗“疫”的決心讓董芝感受到了“國家”兩個字的份量。董芝說,她一定全力以赴,努力擔當起一名醫護人員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與全國人民一起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曹明珠 馮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