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子女,總是被父母拿來跟別人比較的感覺,是怎樣的呢?

段勇賓



侯豐01


我是個外向的男孩,打小就調皮搗蛋,屬於不好管的那一類!父母總是拿那些聽話懂事的孩子訓斥我!

上學了,學習不專注,成績肯定不是很好但老師在父母面前誇我很聰明!父母總是拿鄰居的某某同學:你看人家小明,一放學回家就懂得寫作業,你就知道玩!

大學畢業了,父母給安排的工作沒有遵從,我自己應聘了幾份工作,也總是跳槽!父母飯前總是嘟嘟:你看你還是不踏實,跟你同歲的小李都升為市區域經理了!

父母是睿智的,到現在我認為也是種變相的引導!隨著年齡的增加父母懂得兒女的內心,也不在拿去和他人比較了,自己更能理解了父母的慈心!


蝌蚪長大了


我小時候經常被父母拿我和別人家孩子作比較,在成績、生活方面等,希望我能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優秀。說實話,這種感覺並不好受,慢慢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感受到父母生活的不容易,父母希望我們更有出息,也慢慢的理解了父母當年為什麼總是和別的孩子作比較,父母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沒有受過高等教育,這大概就是最簡單、最笨拙的希望我們變得更好的方法了吧[委屈][委屈]



竹馬同學誒


“你要是覺得別人家孩子好,你去找她給你當孩子呀?生我幹什麼?”這是我當時最想跟我媽說的話。現在我也為人之母,我偶爾也會半開玩笑地這樣說一兩句,以我現在的出發點,我認為父母這樣說是為了刺激孩子也跟別人家的孩子學習,改掉壞毛病。我的孩子會說:“別人是別人,我是我!”我僵住了,知道這樣的比較沒有任何作用,徒增反感!


角落裡的小女孩


我媽媽就是這樣一個人,現在老了跟著我養老,她一說誰誰家的閨女可勤快了,誰誰家的女婿很懂事了。我就一句話,那你去他們家養老吧,總喜歡干擾我們的生活,還喜歡接話,不過家有一老就有一寶,老媽愛乾淨,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的,很多時候她嘮叨她的,我們玩我們的手機,根本不聽


小月亮625


這個我是親身經歷。小時候父母總是說 誰家的哪位多聽話 勤快。自己那時就是想,她那麼好那你去認她做女兒唄。不喜歡這樣的比較。

長大了,父母又會說誰家買房買車了很有出息,自己的心情還是會被影響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無需比較。小時候我們沒有說別人父母怎麼厲害,都是會喜歡自己的這個家庭。那麼父母也不該這樣來比較,有時候可能是我多想了,會以為父母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或者暗示我們也要買這些。

其實,現在心態好很多,他們比較就聽聽就好了。畢竟天下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兒女生活的好,也沒有其他惡意,只是表達方式不一樣,或是一種鼓勵 或是一種期望。換位思考,多理解他們,不去計較這些事情,其實也就那樣。


小蘋果在深圳


我記得小時候父母也會拿自己和別人比,那個時候也不懂什麼孩子會情緒低落,沒自信等心裡波動,就看孩子怎麼自己調整和理解並努力,父母也是給你一個努力的目標和前進的動力吧。現在的孩子也不知道是心裡就脆弱還是父母太嚴厲,批評了以後情緒低落,生氣,還有更嚴重的自殺等心裡問題那麼多。都不敢批評了。


秦花梅


首先,作為子女要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試問,誰的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家長們在看到自己子女在某些事情上,譬如工作、學習、生活上的缺點、不足時,總是想給自己的孩子們找一個標杆,作為參照,以試圖改變孩子,促使他們能夠進步。其用心良苦,作為子女的一方一定要虛心聽取,不要牴觸、反感。

從另一方面來說,作為父母一方,要切身立行,在孩子小的時候,要給他們樹立好正確的人生觀;培養他們要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培養他們辨別是非、對錯,識別好壞、美醜的能力,這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至關重要。而有些家長在看到自己孩子的不足和缺點後,總是拿東家、西家的孩子的優點作比,殊不知,這樣做會適得其反,尤其是對那些處在叛逆期的小孩子來說,他們會有一種想法,認為自己的父母不愛自己了,久而久之,他們會產生“破罐子破摔”的錯誤和消極的想法,這是任何家長都不願看到的結果。

我想教育孩子正確的方法是:在看到孩子的缺點或不足時,要和孩子做一個很好的溝通,不要一味先拿別人作比,在指出孩子的缺點的同時,不忘表揚孩子的優點、長處;不要給孩子定太高的不切實際的目標,人各有志,目標有大有小,能力參差不齊,只要孩子有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這比什麼都重要。


劉新澤


自古以來,每個人的父母的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這個願望就是:“父願子成龍”。

我們每個做父母親的對子女有這個願望當然是好的,在父母身上有一個最大的責任和義務就是:必須把子女教育好、成為社會主義國家所需要的人材。

至於拿自己子女跟別人的比較,跟那些敬敬業業、誠誠懇懇,儘自己的能力在社會上去發揮自己的力量和作出應有貢獻的人比較,這就是對頭的,這樣的父母真的是願子成龍。

但現在也有些就不同了,只要賺得錢來,隨他(她)幹什麼都行,屬於這種人我們就不用去比較了,這種人將來會要受到法律的懲罰,是會成為法律的罪人。所以我們對子女教育必須遵紀守法,這是為人的頭等大事,只要自己子女盡到他(她)們的努力和爭取,能幹什麼就幹什麼,也不必跟別人去比了,更不要想著沒幹大事和當老闆,只要走在社會主義的正軌道上,你做父母的應該是心滿意足了。


戴松道


或許我們曾經都過這樣的經歷,被自己的父母拿來跟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父母希望通過在與其他家優秀的孩子進行比較過程中,給我們予以激勵和榜樣,雖然出發點是好的,可是我們也希望能夠得到父母的肯定和認同。

在被父母的不斷比較中,自己心裡十分壓抑,且總給自己一種別人的優秀自己的缺失,就像一個皮球在外部的壓力下在緩慢的漏氣。如果不能及時調整或者給打氣,那麼就會慢慢癟下去,變得不自信,自卑乃至自閉。

"皮格馬利翁效應“說讚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定的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人經常得到別人的信任、讚美和支持時,她就會增強自我價值感,人變得自尊、自信,並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如果父母及時的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肯定,會不斷的增長孩子的自信和行為。

在此我們也希望天下的父母在與其他人做比較的同時也多多的關注自己孩子的成長,給予一定的肯定,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十分好的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