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一個公司死磕了5-10年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體育快遞員


我已經在現在這個公司5年了,但我沒有想死磕,一直想離職去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可是老闆總是以各種各樣的理由和人情來挽留我。再加上,我又是一個耳根子軟的人,所以到了現在,還留在公司。但我覺得5年是一個砍,今年之後,或許我就該離開了。那麼,一個人在公司待了5-10年,會是怎麼一種境況呢?

在公司,有一定的元老級地位

一般來說,在一家公司兩三年後,就會考慮換工作了,所以如果能待到5年以上,就是元老級員工。這個時候,通常都會是公司的中層甚至高層了,如果能力很弱,沒有晉升,或者是在小企業,沒有這所謂的中高層之分。那麼,相對來說,元老級員工受到的信任和尊重,會比別的員工多。

如果一個人沒有什麼追求,這個公司發展又比較良好,待得久了,很多人會有不捨,不太想離開,覺得別的公司,未必好到哪裡去,但在原來的公司,作為老員工,熟悉度和自在度,還有和各方的牽絆來說,都會好很多。這也是,你在一個公司越久,就越不容易離職的原因。

經濟收入,有穩定保障

在一個公司5年以上,若是薪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想必也待不住,那麼也就是說,這個薪資必然是過得去的。不會多到讓你死心塌地,但也不會低到讓你寧可冒險,也要去外面拼搏一番。

個人影響力,因公司而異

那麼最後,說到一個個人影響力了。我認為,有三種可能:

一種可能,也是大部分的可能,就是平平淡淡的工作,然後沒有任何個人IP價值。待在原公司如此,在外面,也未必有什麼競爭力,頂多是經驗值會加一點而已。

第二種可能,少部分可能,自己本身很要強,會抓住一切機會,藉著公司的平臺,拓展人脈,收攏資源,然後一定的時間之後,自己創業,或者被獵頭挖到更好的公司。但這種可能,一般是發生在有聲望的大公司,畢竟有背書的能力,會更讓人信服。

第三種可能,也是少數可能,就是你成為一個專屬定製的螺絲釘,只適應這個公司,只有在這個公司才能發揮價值,到了別的公司,能力都會不匹配。

一個人,會有什麼成就,能造成什麼影響力,不是因為在一個公司久決定的,會受到主管和客觀的共同作用。我任務,無論在哪裡,積極地提升自己的可遷移能力,隨時保持說走就走的底氣,是最重要的。

職否


與公司“死磕”5到10年的人,要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國企,一種是私企(外企、民企、私企)。排除國企啦,因為與國企“死磕”祖孫三代人的員工大有人在啊。國企以前的口號是“獻了青春獻子孫”。重點講一講與私企死磕多年的老員工老中層都怎麼樣了?

其實,這也是中國職場都應該反思的問題,為什麼中國職場人才流動率越來越高?人才使用的邊際成本越來越高?人才市場是流通的,讓人才和智力充分湧流,對企業和人才都是好事。可是,現在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人才提職加薪,要靠跳槽。這一理念深入人心,導致現在的跳槽簡直成為家常便飯。這是好事呢,還是壞事呢?下面分解。

首先,要辯證看待“樹挪死人挪活”和“堅持就是勝利”的職場關係。

有人說,在一個公司死磕十年不進步,換一個地方就“活”了。但也有人說,堅持下去,把別人都熬走了,你就是笑到最後的人。

比如,馬雲說,那些當年來阿里巴巴的高材生,都跳槽去掙高工資了,剩下“沒本事的”,現在都是億萬富翁。潛臺詞,不忠誠的“有本事的人”現在還是打工族掙工資,那些堅守阿里巴巴的“笨人”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

在一家企業,是同舟共濟、共同分享,還是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我本人就是“人挪活”的例子。十年前,我在一個大型企業的外地分公司工作,工作了五六年,想透了:這是一座工業小城,這家企業有3萬職工,70%的人口都在這家企業工作,甚至是祖孫三代人。最高的級別是處級,不超過10個人。99%的人,一輩子都混不到一個科級。基本是一眼能看到頭的人生。

我跳槽到北京,經過十年打拼,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每年回老家看看,那個小城幾十年如一日地存在。那些人還是那些人,幾十年如一日地過著小日子。他們覺得自己很幸福,家家有房有車,有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工資,沒有其他消費,月歲靜好,小城悠悠。

說不上留下好,還是跳槽好。個人有個人的人生態度。但,對於我這個個體,我還是堅決跳槽走人的,因為我不願意過那樣的一生。

其次,死磕一個公司5到10年的人,我認識的同學、朋友、同事中,主要有這麼幾種類型:

一是堅守就是勝利,熬資歷,待滿十年,人心都是肉長的,怎麼也不提拔個一官半職?熬出來了,也就是成功了。他們這麼想,就算你跳出去,折騰一圈,說不定的結局,還不如留在原地熬呢?!

二是喜歡穩定、過安穩日子的人。我當年跳槽的時候,本來想帶著一個同事跳。這位同事很堅定地說,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無奈(當年的流行歌曲),我不想變化,一家子待著這裡就很好。離開家門500米,我就轉向。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在一個地方住下了,父母在,孩子在,她哪裡也不想去,也不能去,再委屈,還是以照顧家庭為主。

三是猶豫不決,有慾望勾著的人。一般私企,因為員工流動性大,三五年就混得老員工提職加薪。這也是大概率事件啊,老闆不提拔也不行啊,部門經理離職了,總要提拔一個人吧。有些人就被這個慾望勾著,欲罷不能。明年就該輪到我了吧,後年一定是我,大後年跑不了。就這樣一年拖一年,總覺得下一步就是自己了。

四是沒有本事沒有勇氣的人。跳槽需要勇氣,更需要本事。市場價格是透明的,也是流通的。同行業的人,跳槽什麼公司什麼職位,大體的市場價是明白的。很多人,也不是沒有跳槽機會,就是不敢,害怕丟失現有的利益,跳槽越糟糕。預期後悔,不如不動。

五是瞻前顧後、不敢承受風險的人。有些人是有機會跳槽的,跳槽後身價也是能增長的,但是這類人就是患得患失、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的。一部分是對自己不夠自信,一方面是天生的性格問題。比如,當年,也有民企去廠裡挖人,有的人辭職了,有人猶豫幾次也邁不出這一步。


職場火鍋


據三個例子,個人認為:過的好不好和在同一個公司待的時間長短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

1、部門同事在公司待了剛滿5年,年薪資30W左右。還是一名基層員工,領導批的也是一愣一愣的,去年已經結婚加班熬夜是長事;還有一個同事在我們公司待了12年,一開始也混上領導崗位了,後來自己作,離職瞭然後又回來了,結果來到了我們部門,薪資也就比我這個應屆生多個兩萬塊,年薪22W,多慘!

2、部門領導在公司待了有11年了,年薪資50-60W,基層管理者,去年上半年基本有六個月在出差,由於去年整體業績下滑的厲害,今年沒有任命。並且上面又在中興、華為重新招了兩個管理者,把主管的地盤分了。部門編制也從去年的11個,裁掉了2/3;

3、再舉個其他的例子,我們的一個校友,雙非普本文科生,大概08年的時候來的北京,在百度、新浪都呆過,大概待的週期普遍兩三年那種,後來去了樂視,當時這家公司還很牛逼沒有倒閉,在樂視待了兩年吧還混上了乾股,在樂視快不行的時候全身而出,賣掉乾股,在通州買了一套800W的大房子,現在在海爾某產品線任總經理,而且他還和朋友開了一家公司,是那種入股只操心不用勞動的那種,現在可以說是人生的贏家;

所以你看,在一個公司死磕有時候並不是一件什麼好事,在公司待著的理由是個人可以為公司貢獻力量,當然公司也能給個人提供平臺大展身手這是最好的,是雙贏的。如果很多業務都已經非常熟悉了,個人只是在公司混資歷,淘汰是早晚的事,也是必然的!


留在北京


以我近二十年的觀察,只會有兩個結果!要麼臺階式的升上去,成為中流砥柱的職場干將;要麼一直原地踏步,成為基層埋頭幹活還不受待見的。而產生這兩種差別的關鍵原因,根本不是能力,而是你當年的領導是否升職了!


除了巨型國企和事業單位外,通常在一個公司死磕5到10年的,按道理來說都會混個一官半職,再不濟也是基層小主管了。但現實卻令人心寒,在很多企業,都存在大量的在本企業工作5到10年的一線員工,有不少成了所謂的“老油條”。


再說一遍,在一家企業,工作5到10年,還沒有晉升為基層主管的,根本不是能力問題,理由有三:第一、基層領導其實對能力的要求不高,可以說提拔誰都一樣;第二、如果能力有問題,早就被開掉了,根本熬不到十年;第三、五到十年是很長的時間,如果想提拔你,機會多的是!


5到10年,還是普通員工,根本原因就一個:那就是上面沒人賞識!而這個上面,通常指的是你剛入職時接觸到的領導,甚至是直接把你招進來的領導!


回頭看看那些在公司呆了5到10年,升職很快的職場人,你就會發現一個共同規律,那就是他們都是隨著前領導水漲船高的。比如小王入職時,領導是老張,幾年後老張成了總監,小王就是經理;再幾年老張成了副總,小王就成了高級經理。


職場是個很奇怪的場合,除非你自己創業,或者你是在中小微企業。否則的話,你的能力和努力僅僅是升職的一個條件而已,同事間的能力差距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決定升職的核心因素其實是“領導是否賞識你”,而領導賞識你不一定僅僅因為能力。


你是否遇到一位有潛力的領導,你是否能夠讓領導賞識你,你是否抓住了前領導給你創造的機會,是你在入職一家新公司前兩年最重要的事情!他直接決定了你在這家公司以後的發展。

世界500強全國培訓經理,資深管理與職場專家,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請點擊【關注】,歡迎留言交流討論。

職場再出發


這個問題的關鍵是要看你怎麼磕啦,最後怎麼樣,還真的不只是堅持的事兒。

首先,不得不說,能夠被“死磕5-10年”的公司,是優質公司。

哪怕你覺得這個公司千瘡百孔、各種不如意。但是,在外部環境變化無常,更新迭代越來越快的今天,能夠被死磕5-10年的公司,肯定屬於“優質公司”這一類的。要麼有資源、有背景、有政策,要麼就是行業好、管理好、技術好等等,總而言之,一定有它得天獨厚的地方,要不然憑啥能活這麼久?

換個角度看,這些能夠讓公司活下去的點,也是我們個人在職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助力點,是值得死磕一下的。

其次,同樣的公司,大家死磕的結果並不相同。

我的前司就是一個很不錯的公司,公司裡工作10年以上的大有人在。我也是工作了14.5年才離職的,並且在公司十年慶典的時候,還獲得了十年紀念獎(對的,我是元老級哦)。所以,這個問題我有特別多的案例:

小A,加入公司8.5年了,年前年終考核的時候被評為基本合理,還跟公司大鬧了一場。她是剛剛畢業就來到公司的,現在已經結婚生子,可是工作崗位完全沒有變化,還是一名普通員工。這就很尷尬了,相同崗位上,她年齡最大、薪酬最高,我前司福利不錯,她因為年限的原因福利也是最好的。可是,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可不是最好的呀,因此其他同事都有很多微詞。奈何,她已經簽了無固定期合同,所以公司也基本拿她沒辦法(她工作不算最好的,但也不是最差的)。小A,跟公司死磕5-10年,後來會怎麼樣呢?恐怕不會是你期待的樣子吧?


小B,比小A還晚進公司一年,同樣都是大專學歷,但是她很喜歡人事工作,所以,利用業餘時間自修了人力資源的本科,並考取了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的證書(當年還是挺難考的)。於是,主動申請從總部調整到項目,並做了項目的行政人事專員。這一步看似下降了,其實給自己打開了新天地,由於在項目表現非常優秀,兩年的時間不僅升職到主管,還又調回了總部,後來成為總部的人力資源經理。同樣是跟公司死磕,小B的這5-10年,實際上工作內容、職責、職務都是在變化的,這個“後來樣子”,你覺得還OK嗎?


怎樣死磕,這個“後來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滿意?

從小A和小B兩個人的經歷,恐怕你已經看出來了,跟公司死磕這件事與不斷跳槽的結果是一樣,有人就發展的很好、有人卻發展的很不好。但是,結果一樣畢竟路徑不一樣,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不足,想要有一個好的結果,就需要注意看以下內容啦:


第一,死磕一個公司的好處——損耗低:在一個公司你積累的工作經驗、操作規範、人脈資源,百分百都是疊加的,不像換到另外一個行業或者公司,這些都要有一個重新熟悉的過程。

第二,死磕一個公司的壞處——脆弱性強。長期在一個公司,你積累的所有的能力、技術、人脈都適用於這一個企業,就算你像小B一樣發展的非常好,可是,哪些是真正可遷移的呢?如果發生風險,需要跳槽、換公司,自己在調整適應的成本會更大,而且,在一個公司發展,人們熟悉你、瞭解你佔了很大優勢,基於這個優勢的升職,換個環境人家可不一定認呀。

第三,具體的建議:
1.如果公司整體發展確實很好,對你也特別的適合,當然選擇在一個公司深耕細作,特別是在前3-5年,為自己積累一定的經驗以及最好能夠爭取到一個好的抬頭,對未來發展非常有利。

2.雖然可以死磕一個公司,但是不要死在一個崗位上,就算級別不變也要主動給自己增加多樣性。這一方面可以彌補自己的脆弱性,多一些適應力;另一方面,萬一有升職的機會,多樣化的經驗很可能是被公司管理者看重的。

3.在一個公司發展最容易造成惰性,一定要有危機感,至少每年把自己的簡歷往市場上撒一下,看看競爭力是怎樣的,並且根據比照情況主動提升自己的差一點。

4.保持跟外界的溝通,可以是同行業的,也可以是自己目標行業和崗位的,不要真的只剩下“埋頭苦幹”了,多一些跟外界的鏈接,一方面對現在的工作本身就有好處,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如果調整工作也不至於兩眼一麻黑。

我是為好優姐姐,專業職場領域,努力分享更多職業成長乾貨,關注我吧!

為好優姐姐


你好,我是九歌。不喜歡廢話,直接上乾貨吧。

以22歲出來為例,先適應性幹個1-2年。算個24歲吧,以10年期計算,差不多已經34歲左右了。

人在職場,過了30歲。其市場價值像瀑布一樣掉。那他們最後都怎樣了?下面這幾個幾條可以給與你一定的參考。

一句話,三個標準。就可以看得出來你還有沒翻盤的機會,或者以後過得是比較滋潤還是痛苦。

一句話:是否被升職為公司中層幹部或重要技術骨幹。

這個非常重要,到了公司中層的這個位置,只要不犯大錯就不會被開除的。最壞的結果也不過就是公司倒閉和破產,等到了這個地步。你在公司中層位置留下來的經驗和人脈,就非常有市場價值。


到那時一個內部綠色快速通道可能就把你給錄用,崗位依然是中層崗位,薪水依然是高薪。


最常見的是甲骨文公司中國區裁員,當時裁掉了一大批高管。當時就有很多人在那裡比比,說什麼高層算個鳥。還不是一樣的被裁員,就算當了高管又怎麼樣。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如此S13的言論出現。


至少別人將要被裁時,早已經找好了下家。像在高空中飛機出事準備好了降落傘,你沒傘等死吧!

當時甲骨文裁員時,BAT都跑來搶人的場景。



獵頭內部分享的場景



三個標準:

1、與領導的關係的好壞


與領導關係好,第一個別裁員的肯定不會是你。相反與領導關係像個陌生人一樣,公司裁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你不當炮灰,誰當炮灰。


2、有過硬的專業素養,不可替代性強。


你的工作看與人打交道的業務是否足夠多,這是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就是你的技術水平是否足夠好,已經能到讓你的上級把你當個寶一樣。


3、公司內的攻守同盟是否足夠多。


太祖有一句關於政治的經典名言: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這14個字直達政治的本質與核心。同理辦公司政治也是一樣,你是否能夠在職場混的如魚得水,在於你身後給與你支持的隊友是否足夠多。

我是九歌,一個專注於新聞學的板磚教育工作者。如您覺得有用點個贊和關注吧!




蕭中九歌


我身邊倒還真有這麼一個人,她是學歷不高的小姑娘(中專),但是在央企現在過得非常好。

從她身上我知道了,職場人能否逆襲,真的是選擇與機遇共存的。

她的學歷我還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因為她覺得學歷太低一直沒好意思說,我們也就沒問了。

我們當時是同一批入職的一家央企,是海南島的度假區項目,屬於很高端的盤,有遊艇會、高爾夫球場、直升機停機坪之類,在2012年的時候,那裡的別墅就賣到30000+一平米了。具體的我不太記得了。

我們同批入職的學歷不一,但大部分都是本科生和碩士生。公司要求比較高當時。

然後那個女孩我們也以為她是本科。她被分配到人事部跟著人事部經理學習,我們一起在那裡工作了兩年。

然後我跳槽了,因為度假區雖然生活非常悠閒,每天上下班有免費的大巴車,食堂每天早餐非常豐富,住宿條件和薪資待遇都非常好。但是唯一的問題就是,非常偏遠。我們的辦公室在海邊,天天看海是挺幸福,但問題是看不到人。這很令人恐懼的。

我離職沒多久,那個女孩就跟我說她趁著公司在昆明開了項目,申請調職去昆明。

我當時覺得不可能,但最後她還成功了。順利從海南島調職去了昆明,她家四川的,昆明離家很近。

雖然她學歷低,公司不會給她很高的職位。事實上,在她後面那批開始,對學歷的要求就極為嚴格了。

但是因為她是昆明項目第一批入駐的員工,理所當然的地位就很高。在昆明待了兩年之後就成了人事部高級主管,她當時跟我說不可能再升職了。因為學歷天花板,但是她依舊沒有離職。

到現在,又4年過去了。她現在手下帶著好幾個員工,是昆明公司元老級的人物。薪資待遇和福利也都是同部門最豐厚的,雖然職位有天花板。但因為離家近,她就在昆明買了房子,安了家,結了婚。

現在每個月拿著固定10000+的工資,還不算年終福利、過節福利、社保公積金福利等等(我們那個公司的福利待遇真的超級好)。

美滋滋地過著小日子。

反觀我們這些離了職的,幾乎都沒她混得好。

我總結了一下,她能在這個公司死磕8年,最終修成正果。首先就是,她沒有那麼大的野心,她知道我們公司的福利待遇(還有工作環境)幾乎是很多公司無法企及的。所以她即使想回老家,也依舊不選擇離開這家公司。

在適當的時候抓住機會,用時間來逆襲人生。

算是一個比較成功的典範了。


夏小採


在一個公司工作5-10年的人在70後以及部分80後相對多一些,90後這些新生代當中幾乎不存在。

所以80後老阿姨流沙決定先來講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前年我和一個同事同一天入職公司的同一部門,不同的是我是上級,她是下級。見面的那一瞬間我們倆都驚呆了。因為我當年畢業的時候,她已工作兩年,我當時作為兼職在她負責的項目裡做過事情。而事隔六年以後我們竟以這種關係重逢,真的感慨!這位姐姐在來這家公司之前還是在那家公司工作,整整8年的時間!當我們都到了新崗位時,我很快便適應了整體的工作節奏,快速地融入了這個公司和團隊。而這個姐姐相對就有一段非常痛苦的磨合期和適應期。先是工作節奏,從原來比較輕鬆舒適的環境中一下子到了非常快的節奏中;其次工作內容上,之前的企業比較傳統,而這個比較偏互聯網,工作內容差異很大;再次思維方式,從比較傳統墨守陳規的方式進入創新結果導向的方式。這個同事一度崩潰到懷疑自己,經過大概三個月差不多才逐漸適應,差點過不了試用期。

講這個例子並不是貶低在一個公司工作時間長的人,而是應該看到當一個人在一個公司呆的時間過長而晉升上變化不大的話,多數這個人會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思維容易陷入原有公司的思維慣性中。因為長時間就在那家公司,很多思考已經固化成自身的一部分。因此需要有創造性思維的時候很難跳脫。

其次,適應變化的能力相對弱一些。因為能在一個公司待5-10年,我想到的一個關鍵詞:穩定。穩定就是變化少,那自然不用應對各種變化,長時間的穩定使人安逸。當突如其來的變化來臨時,需要花較長時間適應。

再次,掌握信息比較單一,技能也相對單一。一個公司給你的刺激永遠都是有限的,包括對技能的要求。除非你不斷晉升。即便如此,在這種單一的已經做的非常順手的環境中,對技能的要求也就相對不那麼多了。而且還容易陷入“井底之蛙”的困境中,認為這些技能就足夠了!

最後,可能會消磨鬥志。工作5-10年,已過了而立之年,基本上有老下有小,無論從主觀意願還是客觀實際能夠迎接挑戰的動力和能力和20歲時無法相比,沒有了那時候的鬥志,工作更多時候為了養家餬口或者消磨時間。

當然,也有很多在一個公司工作5-10年的人從基層到管理再到高管,這樣的工作軌跡也許才值得在一個公司貢獻自己的最寶貴的那幾年青春。但是如果在一個公司如此長的時間而停滯不前或成長很少,那基本這個人的未來職業發展不會有特別大的突破,基本定型。

人的潛力有時候是被逼的。所以工作3-5年如果不是火箭速度升職加薪,那就考慮跳槽看看,多接觸一些企業,多接受一些外界刺激,提升自己應對變化的能力,不要成為那個閉塞無創新適應不了變化的人!


流沙言職


員工穩定性普遍越來越差,導致不少企業人員流失嚴重;於是公司在招攬人才方面各出奇招!

那些在一個公司死磕了5~10年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他們大致分成了三種類型的員工,且聽我們詳細分析:

一.雞肋型員工

雞肋就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雞肋型的員工給老闆也就是如此感覺!你要是辭退他們吧,他們手上有又有些資源和人脈,時不時的還能做一些業績出來!你若不辭退他們吧,他們的激情減弱、幹勁退化,時不時的搞些小意外讓人防不勝防!

還有就是跟著自己打拼那麼多年,是人都會有同袍情誼;講句題外話哪天心情不好,也就這些人三更半夜還能陪你在路邊攤擼串!上班他是員工,下班後儼然已經成為了朋友;有時候想想他們也沒有給公司帶來太大損失,主要自己也是他們下不了手!

二.獨擋一面的能手

他們跟著公司一路成長,從一個什麼都不太懂得新人;通過學習、實踐和自我挑戰,漸漸地成為了公司獨擋一面的人才!

這些人已經完全熟悉公司的某塊業務,並和你的配合基本上可以做的嚴絲合縫的程度;他們在公司的發展壯大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就他們而言,有人擔任銷售經理,有人擔任招商經理,有人分管人事部,有人主管財務部,有人負責採購……;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司未來會發展到哪個高度與他們密切相關!

三.員工合夥人

公司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員工也在一步步成長;某些比較有想法的員工學到知識、技能、方法之後也想自己創業!

公司基於兩個方面得考慮:1.留住人才,2.做強之後就要做大;於是公司就和這些員工到新的城市註冊分公司,由公司控股他們根據自己的意願和經濟實力投錢佔股。他們不但是新公司的股東,也是新公司的相關業務負責人!

大家一起把公司業務做強做大,這些員工合夥人也能享受到公司發展的紅利;他們不但領取工資,同時享受自己佔股的分紅!如此就滿足了員工創業的規劃,同時也留著了人才把公司做得更強更大,一舉雙得!

【關注@諸葛明職場教練 專注職場十六年,堅持分享口才、銷售、營銷、管理、商業系統等方面的實戰經驗】


諸葛明職場教練


說一個我自己的事吧,我20歲時高中畢業就來到深圳,2003年的深圳男孩子是很不好找工作的,沒工作經驗還不會白話,找了一個多月工作,最後找了一家餐廳做服務員,摸爬滾打後也做到部長職位,2007年聽一同事說有一家大型桑拿在招人,就過去面試,沒想到還面試上了,後辭工過去做樓層部長,當時樓層部有17個部長,2009年就做主任,2010年就做部門經理,2012年做部門總監,當時工資8000+業績提成,以前一起進公司的老同事基本上都已離職去其他地方了,那些年心裡總有些躁動不安,也總想出去看看,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美好,總覺得外面的平臺會更大,2014年終於離職了,離開了一個我幹了7年多的地方,幻想著後面更好的舞臺,現在是2019年了,5年過去了我發現我打工10多年,最開心的日子還是在幹了7年多的地方,外面雖好,職位可以更高,待遇可以更高,但付出也多,責任也更大,30來歲頭上已有很多白頭髮了,工作再也沒有穩定過,全國東奔西跑,經常做籌備公司,一般3-6個月,工資一般2-3萬一個月,做完籌備大多離場,最近幾年桑拿行業也很不好做,不斷掃黃打黑,很多老闆不敢投,很多人回了農村,有時一年就做一個公司,掙個10-20萬,休息半年,自己到沒什麼,可下面還有一幫人在跟著我呢,所以回想這麼年最開心的時候還是在那7年多里,公司有熟悉的人脈,有良好的升職空間,有提攜我的好上級,有好的運營管理團隊,有關心下屬和愛惜人才的董事會,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成長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