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代愛釣魚
出現這種現象很正常😊,一是可能你窩子打重了,魚進了窩子已經應接不暇,如何才能找到你那兩顆小小的釣餌呢;二是可能魚被窩子味引來過來,然後發現其實不怎麼餓,如是乎就在窩子裡遊蕩撒歡,順便保護一下它的美味,暫時不餓不代表明天不餓不是,所以第二天來的釣友能夠釣的爆護;三是可能你的釣餌味型不符合它的口味,所以它過來聞聞了就走開了,心裡還在罵人呢😀;四是可能它貼著水底在拱泥,你的鉤子卻懸空在那晃悠,碰到心情不好的魚才懶得上來吃呢;第五種可能就是那個泡根本就不是魚吐的,剛巧底下有一片沼氣。
野釣江南
有泡又不開口,這種情況老釣友一定都遇到過 。
至於原因,只能推測,沒釣上來的魚。
說多了就是吹牛,在這裡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分清魚泡。
舉例說明,我和一位朋友去野釣。水庫一角的藕非常多。
有個老釣位,朋友又下水清了清。確定水底偏硬,有少許的淤泥。
心裡有數後打下一袋老壇玉米,一斤紅蟲顆粒,用藍鯽握成團。
打了兩個窩,我倆一人一個。水深兩米左右,我的窩點一米七水深。
三個小時後,明顯的鯽魚泡。三三兩兩,很分散。
然後又過了一個小時,鯉魚泡出現。一片一片拱食的移動魚泡,朋友用鮮玉米垂釣。
下竿一個小時,沒口。浮漂調一目釣兩目,始終沒口。
我的魚窩鯽魚連桿,但無鯉魚進窩。
於是改調漂,帶玉米調一目釣兩目。連中兩條鯉魚,後改餌料為顆粒,又中一條草魚。
我說的意思是,有泡不開口可分為一下幾種情況。
第一,窩料味型重,魚兒喜歡吃,餌料味型反而清香。
第二,調漂太鈍,魚兒找不到餌團。
第三,有些魚泡要分清,比如有泡是草魚泡,對鉤餌不感興趣。
也可能是鯰魚,黑魚,等等。分清魚泡,變換餌料。
第四,窩料太多,進窩魚少。很難吃到鉤餌。
最後一招,魚不吃鉤換肉,蚯蚓,小魚,蝦肉。
還有其他可能,簡單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喜歡關注,歡迎留言。我是彬哥,留言區歡迎大家交流溝通。
戶外彬哥
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判斷窩點裡出現的泡究竟是不是魚泡,因為水底淤泥裡產生的沼氣等氣體也會冒泡,但是氣泡和魚泡是有區別的,氣泡浮上水面之後就馬上破裂,魚泡浮上水面之後會停留在水面上一段時間。如果確定是魚泡,但魚又不咬鉤,那就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
(1)鰱鱅進窩
鰱鱅屬於慮食性魚類,在覓食的時候喜歡吸食殘渣,因此鰱鱅進窩之後會產生非常密集的魚泡,但是卻很少咬鉤。所以在釣底層魚的時候都要想方設法避免鰱鱅進窩,鰱鱅進窩之後會驅趕其它魚。如果浮漂出現有力的信號,但是出現脫鉤跑魚的現象,並且魚鉤以及魚線上能帶上來腥味很重的粘液,那就說明鰱鱅進窩了,這時只能更換釣位,或者是暫停垂釣等鰱鱅離開窩點之後再繼續垂釣。要防止鰱鱅進窩,窩料以及餌料必須減少霧化,同時使用味型清淡的窩料和餌料。
(2)魚受到驚嚇
當窩點裡的魚受到驚嚇之後,窩點裡就會冒出密密麻麻的魚泡。例如鯰魚等掠食性魚類進窩,或者是大魚進窩之後驅趕小魚,都會出現這種現象。另外,如果出現切線或脫鉤跑魚,也會對窩點裡的魚造成驚嚇。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及時補窩,力爭儘量挽回損失,或者把鬧窩的大魚釣上來。
(3)水底有醬層
當水底有淤泥或者是水底沉澱了非常多雜物的時候,魚進窩之後吃不到窩料和餌料,窩點中就會出現很多密密麻麻的魚泡。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採用釣行程的辦法試著去釣離底接口,或者採用釣浮的辦法嘗試解決問題。
眼鏡哥說魚
我也是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魚星好多,每次打了窩以後,就會在窩子周圍出現許多魚泡,有時候還連成了線。可是就是不吃口,我想可能是鯉魚,鯉魚習慣玩泥,水底泥很深,打窩以後窩料就會沉底,這樣鯽魚鯉魚就會在水底覓食,然後就可能形成魚泡多而不吃口的情況。
有魚吃口也都是鯽魚,但是從魚泡來看是很像大魚的魚星哦。我也是真的不太明白,就不知道是什麼魚,會不會是黑魚呢?黑魚也喜歡玩泥作魚泡。
不知道大師們是不是也會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肯定的是不是沼氣,因為是打窩以後才形成的魚星。肯定是魚就是不知道是什麼魚。
燕子愛釣魚
我最近也遇到了這個問題,老家河裡一直上鯉魚,口很好。可是最近,從某天開始,突然不開口了,也是跟你說的一樣,光有鯉魚泡,就是不開口。我們幾個釣友分析了下,可能有三:1可能是這幾天上游沖刷來大量淤泥,致使釣點底部醬層太厚,也就是淤泥太深,餌料下去後陷入淤泥,鯉魚怎麼找也找不到,所以只有魚星就是沒口;2可能是最近有人偷偷的電魚了,致使大魚不開口;3可能是因為最近天氣不那麼熱了,鯽魚從中間深水區出來了,鯽魚一攪合,鯉魚就不開口了。
某某主義接班人
窩料和餌料不分家吧?
手機用戶6806632595
通常這樣的情況多見與早上天剛剛亮,黑坑和野河魚資源相對集中,也不是魚兒不吃鉤,而是魚兒此時都比較活躍,無暇顧及魚餌所以成片的魚泡不停的轉移地方,所以這樣的魚不吃鉤也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