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稻盛和夫: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若只是步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创新的事业

铺装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大家正在走的路。在那样的大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趣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

——稻盛和夫

01 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我们接着要做的事,又是人们认为我们肯定做不成的事。”

这是得过新闻界最高荣誉“普林策奖”的美国著名记者戴维.哈尔伯斯坦先生所引用的我说过的话。戴维在其所著的《下一世纪》一书中,专门用一章的篇幅,讲述了京瓷及其创业者,也就是我的故事。

他说,京瓷自创业以来,稻盛就以这样的气魄不断开发新产品,不断向新事业发起挑战。确实,回顾我自己至今走过的人生,凡是人们都熟识的“走惯的路”,我从未涉足过。

昨天走过的路,今天再走一趟,或者去重复别人已经走过的路,这与我的天性不和。我总是选择别人没走过的新路,一直走到今天。

当然,这样的道路绝非平坦,因为谁也没有走过。我常做如下比喻:

我行走在田间泥泞的小路,那不能称之为路。脚底一滑就会跌入水田,蛇或青蛙突然出现吓我一跳,但我仍然一步一步向前走。

无意间向旁边一瞥,那里铺装平整的大道上车水马龙。如果踏上那条路自然既舒服又方便,但我却凭着自己的意志,反而坚忍不拔地走到今天。

“铺装平整的大道“是大家都想走的、大家正在走的路。在那样的大路上跟着别人亦步亦趋没有趣味。若只知步别人的后尘,则绝不能开拓新的事业

同别人干一样的事,很难期待获得出色的成果,因为那么多人走过的路上不会剩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而无人涉足的新路,尽管寸步难行,却可以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巨大的成果。我一直这么想,也就这样一路走来。

实际上,那些没人敢走的泥泞之路,行走虽然艰苦,但却通向难以想象的光明灿烂的未来。

02 扫地”改变人生

从京瓷创业到今天,半个世纪中,我充分利用新型陶瓷的特性,从各种产业用陶瓷零部件到各种半导体电子封装零部件,从太阳能电系统到复印机、手机等,向文学的事业领域持续地发起挑战。而且,后来又投入跨行业的通信事业,涉足宾馆事业等。

这并不是因为我具备各行各业的技术,而只是“每天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半个世纪以来持续不断,如此而已

每天每日,哪怕很少一点,也要在“创造性的工作”上下工夫。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常用“扫地”做例子。比如,到昨天为止,打扫车间总是用扫帚从右到左扫。那么,今天从四周向中间扫扫试试会怎样呢?

或者,光用扫帚打扫不干净,有拖把试试怎样?用拖把效果不好,向上司建议,花点钱买台吸尘器如何?买吸尘器要花成本,但从长期看,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再进一步,自己改良一下吸尘器,让安扫地又快又干净,如何?

就这样,扫地这么一件小事,只要开动脑筋,就可以想出许多又快又好的办法。这样天天钻研创新,积累一年,你就成了扫地专家,你的经验就会受到车间全体人员的好评。

这样的话,整幢大楼的清扫工作可能就会委托你负责。再后来,你就可以干脆成立清扫大楼的专业公司,并让它发展壮大。一切亦非不可能。

即使一天的进步微不足道,但若经过十年的积累,就一定可以孕育巨大的变化

如果有另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过是扫地而已”,懒于改进,天天都漫不经心,那么这样的人就绝不会进步,绝没有发展,一年之后还是老样子,仍然磨磨蹭蹭,还是扫地而已。

这样的事,不只限于扫地。对工作和人生也完全一样。

无论多么渺小的工作,都积极去做,抱着问题意识,对现状动脑筋进行改良。能这么做的人和缺乏这种精神的人,假以时日,两者之间会产生惊人的差距。

不满足于现状,总想做得更好,总想不断提升自己,有没有这种“想法”或许就是产生“成功”与“失败”之间差距的根源

每天一点的钻研创新,日积月累,今天比昨天进一步,希望做得更好,这种“上进心”是工作和人生中最重要的也是进入真正的“创造”之门的秘诀

03 外行的长处是可以自由发想

京瓷以及任天堂、欧姆龙、村田制作所、罗姆等等,京都有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创业者原先都是各自领域的“外行”,或相当于“外行”的人物。

拿我来说,我大学的专业是有机化学。在临近毕业前才学了一点与新型陶瓷相关的无机化学,所以我绝非这个领域的内行、专家。

因家庭电视游戏机而一举成功的任天堂,原先也只是做花纸牌、扑克牌的公司。推进公司快速发展的第三代社长山内溥,过去从没做过游戏机的硬件和软件,可以说在这个领域他也完全是个“外行”。

控制设备的大型制造企业欧姆龙也一样。战后,创业者立石一真在美国第一次看到“微型开关”,立即产生一种直觉:“今后日本也一定需要这种控制系统的产品。”以前,立石从没做过弱电用的产品,所以他创业开始时也是“外行”、

电子零部件企业的大家村田制作所的创业者村田昭,原先在京都的东山,即瓷器“清水烧”的故乡做事。战时,军队要求他制造氧化钛电容器。他勇敢地向新事物挑战,这才有了今天的村田。

罗姆是一家颇具特色的电子零部件企业。创业者佐藤研一郎原先的志向在音乐。学生时代,因掌握了高效制造碳模电阻的技术,便以此为基础开始创业。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是属于“外行”的一位社长。

这样的共性并非偶然。那就是:外行可以“自由发想”。

“外行”没有先入观念,不拘于既成的习惯、惯例,总能自由属相。这是向新事物挑战时最大的优点

我认识到这一点,是在京瓷创业几年后的事情。当时,有一家陶瓷企业委托我们生产某种产品。这家企业创业比我们还早,规模远远大小京瓷,是行业内日本发指可数的大企业。

“因为从欧美来的新型陶瓷订单大幅增加,自己来不及做,所以请京瓷帮忙。”说是这么说,但经过进一步了解,他们的目的在于通过这种产品的生产制造,来学习京瓷的技术。

我断然拒绝。这时候对方的社长才说了老实话。这段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们公司的研究所里,名牌大学陶瓷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不少。说这话有点失礼,听说稻盛先生是地方大学有机化学专业出身,而且贵公司几乎没有博士。我们非常想知道,为什么贵公司能做的事,我们公司返而做不到。”

听他这么讲我才意识到:“自由发想”这件事是“外行”干的,不是“专家”干的

成就新事业的,是那些不被任何成见所束缚、冒险心强烈的“外行”,而不是该领域经验丰富、具备许多常识、积累了许多经验的专家。从这位社长的话中,我获得了这一感想,并联想到各种事情。

希望诸位读者,也要“自由发想”,抱着强烈愿望,去挑战新事物。

作者 | 稻盛和夫

来源 | 本文摘自《干法》第六章 “创造性”地工作:每天都要钻研创新

机械工业出版社版 2015年4月版,本号致力于好文推送,所发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之目的。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留言联系删除。

稻盛和夫:敢于走“别人没走过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