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地区大豆种植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shoujiweitu2961


九三垦区位于黑龙江省的北部,处于第四、第五积温带,属中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0.4℃,降水量为500毫米以上,无霜期为118天左右,有效积温在2200℃左右,属于典型的高纬度低热量的旱作农业区,为大豆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气候条件。

九三垦区生态环境良好,处于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是典型的黑钙土,土质疏松肥沃,非常适合大豆生长。九三管理局远离城市,无污染,空气质量好,土壤清洁度高,森林覆盖率高,保持了良好的原始生态环境。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约占中国的60%,而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就在九三区域,区域内大豆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150万吨,占全国的11%左右。 不利形成强大根系。这时以土壤增加温度,通气性好于根系生长有利。 从初花到...我国的东北地区就是大豆的种植基地。你可以参照那的数据。然后因地置宜,...


农村付小妹儿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约占中国的60%,而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就在九三区域,区域内大豆种植面积在1000万亩以上,年产量达到150万吨,占全国的11%左右。

东北地区是我国历史悠久和规模集中的大豆种植区,并且商品率高、商品量大,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大豆产业一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就约占全国的1/3,大豆的出口量占全国的2/3。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大豆播种面积一般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最高的区域占70%。该区域大豆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县(市)有27个,户均大豆种植面积一般在10亩左右。大豆商品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的地方达到90%以上。辽河平原和吉林中部地区目前玉米比重过大,通过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大豆面积有望恢复到150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比重可达到25%以上。因此,大豆在东北农业产业结构中具有支柱性的地位,并有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空间。

对东北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将成为促进与提升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及经济新的推动力。 我国是大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东北地区是大豆生产地理区划及生态条件的适宜区。据对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特点的研究表明,大豆要求的生态条件是:纬度在40-50度之间,无霜期大于110天,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大豆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土壤有机质丰富、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较高。

东北地区除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带、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最北边、吉林省长白山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具备以上条件,是高油大豆的生态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其中辽河平原和吉林中部平原是高油大豆的最适宜区。根据地理标志保护的要求,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对原产地的范围做出具体界定。就传统而言,与东北大豆“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相关联的地理因素,是东北地区特有的“黑土地”。

“黑土地”可以作为东北大豆产区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指示。在我国东北地区“满山遍野”的黑土地上,当地农民形成了一些传统的农作方式,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大豆,早已在国内市场及国际贸易中形成一定的名声和地位。可见,“东北大豆”不但有自然及地理来源概念,而且有历史及文化背景,还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具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条件。

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食品安全性的疑虑,国际大豆市场对转基因大豆采取抵制态度。在此形势下,东北地区有规模的国营农场、加工企业在发挥“绿色”优势,靠拢“有机”标准的同时,特别是把“非转基因”作为市场竞争策略性的主导概念,在大豆国际市场逐步体现出比较优势,为“东北大豆”增加了新的内涵。因此,除了“黑土地”,“非转基因”也成为“东北大豆”地理标志“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的主要内涵。

扩展资料:

1、东北地理气候

东北地区自南向北跨中温带与寒温带,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自东南而西北,年降水量自1000mm降至300mm以下,从湿润区、半湿润区过渡到半干旱区。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可拉长冰雪消融时间,且森林贮雪有助于发展农业及林业。

2、东北自然资源

东北山区森林总蓄积量约占全国的1/3,1995年木材产量占全国38.4%。农业上从农林区、农耕区、 半农半牧区过渡到纯牧区。水热条件的纵横交叉,形成东北区农业体系和农业地域分异的基本格局,是综合性大农业基地的自然基础。


AI生活汇


我国的东北地区是优质大豆的重要产地,特别是以黑龙江和吉林两省为主要的主产区。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黑吉两省种植黄豆就没有什么风险或者弊端。

1、有利条件。黑吉两省种植黄豆的有利条件还是比较突出的,气候适宜、病虫害种类相对少、土质肥沃、适合大面积机械化作业等。



1.1气候适宜。东北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播大豆、秋季收获,生长期相对漫长,有利于黄豆籽粒的干物质积累。

1.2病虫害种类相对少。对于这一点,是我们东北、内蒙地区独特的优势,由于气候原因,有效积温比南方低、平均温度比南方低、降水量少,这些都是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因素。


1.3土质肥沃。黑吉两省有着广袤的黑土地,有着松嫩、三江以及辽河三大冲积平原,土质肥沃、表层是肥沃的腐殖黑土,养分相比西北的黄土、南方的红土要高很多,也有利于优质大豆的生长和种植。

1.4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目前,国内弄我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就是黑龙江和新疆地区。而且,黑吉两省的广袤平原地区也有利于机械化作业的进行。特别是以黑龙江农垦为代表,黄豆种植已经实现了答应机械化的整地、播种、收割的全程机械化。



2、不利因素。但是,在黑吉两省种植黄豆也有着一些不利的因素。比如独特的气候原因易出现早霜天气、地势相对低洼易出现内涝以及容易出现干旱的情况。

2.1早霜。黄豆的抗性相对于禾本科作物差很多,特别是对早霜的抗性比较差。2018年9月初,在黑龙江的黑哥、九三、北安等地出现了早霜的天气,造成黑龙江部分地区的黄豆在灌浆期死亡、籽粒饱满度差、容重低的情况,严重影响黄豆的品质。


2.2内涝。我国得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东北部地形过于平坦。并且,还处于松花江、嫩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这几大水系的中下游地区。一旦发生较为集中的降水就容易出现内涝的情况。2019年就是如此。黑龙江很多地区种植的黄豆因为内涝而绝产。


2.3干旱。东北的气候四季分明,降水量相比南方也少。而且,东北的降水极不均衡,很容易出现春旱、夏旱等不利情况。而影响黄豆的产量和品质。

2.4产量低。虽然说东北的条件得天独厚。但是也因为这独特的条件而影响到黄豆的产量。目前,东北地区的黄豆平均亩产在360-400斤/亩之间。与南方地区以及国外发达地区相比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在东北种植大豆不利形成强大根系。这时以土壤增加温度,通气性好于根系生长有利。 从初花到...我国的东北地区就是大豆的种植基地。

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就约占全国的1/3,大豆的出口量占全国的2/3。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大豆播种面积一般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最高的区域占70%。该区域大豆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县(市)有27个,户均大豆种植面积一般在10亩左右。大豆商品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的地方达到90%以上。所以东北是种植大豆最适合不过的地方了!



林区兄弟小慧


东北地区是我国历史悠久和规模集中的大豆种植区,并且商品率高、商品量大,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大豆产业一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就约占全国的1/3,大豆的出口量占全国的2/3。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大豆播种面积一般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最高的区域占70%。该区域大豆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县(市)有27个,户均大豆种植面积一般在10亩左右。大豆商品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的地方达到90%以上。辽河平原和吉林中部地区目前玉米比重过大,通过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大豆面积有望恢复到150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比重可达到25%以上。因此,大豆在东北农业产业结构中具有支柱性的地位,并有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空间。对东北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将成为促进与提升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及经济新的推动力。 我国是大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东北地区是大豆生产地理区划及生态条件的适宜区。据对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特点的研究表明,大豆要求的生态条件是:纬度在40-50度之间,无霜期大于110天,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大豆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土壤有机质丰富、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较高。东北地区除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带、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最北边、吉林省长白山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具备以上条件,是高油大豆的生态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其中辽河平原和吉林中部平原是高油大豆的最适宜区。





长白山阿里郎


东北地区是我国历史悠久和规模集中的大豆种植区,并且商品率高、商品量大,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大豆产业一向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就约占全国的1/3,大豆的出口量占全国的2/3。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大豆播种面积一般占粮食总播种面积的30%以上,最高的区域占70%。该区域大豆面积在50万亩以上的县(市)有27个,户均大豆种植面积一般在10亩左右。大豆商品率一般在80%以上,最高的地方达到90%以上。辽河平原和吉林中部地区目前玉米比重过大,通过大豆玉米合理轮作,大豆面积有望恢复到1500万亩,占粮食面积的比重可达到25%以上。因此,大豆在东北农业产业结构中具有支柱性的地位,并有进一步发展提升的空间。对东北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将成为促进与提升东北地区农业产业及经济新的推动力。 我国是大豆种质资源的主要分布区,东北地区是大豆生产地理区划及生态条件的适宜区。据对东北高油大豆优势区特点的研究表明,大豆要求的生态条件是:纬度在40-50度之间,无霜期大于110天,有效积温大于2200℃,年降水量500毫米以上;大豆鼓粒期日照时数不低于15小时,日平均气温不低于20℃;土壤有机质丰富、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较高。东北地区除黑龙江省北部高寒地带、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最北边、吉林省长白山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具备以上条件,是高油大豆的生态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其中辽河平原和吉林中部平原是高油大豆的最适宜区。根据地理标志保护的要求,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对原产地的范围做出具体界定。就传统而言,与东北大豆“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相关联的地理因素,是东北地区特有的“黑土地”。“黑土地”可以作为东北大豆产区自然环境条件的综合指示。在我国东北地区“满山遍野”的黑土地上,当地农民形成了一些传统的农作方式,生产出品质优良的大豆,早已在国内市场及国际贸易中形成一定的名声和地位。可见,“东北大豆”不但有自然及地理来源概念,而且有历史及文化背景,还有良好的市场声誉,具备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条件。近年来,由于消费者对转基因作物食品安全性的疑虑,国际大豆市场对转基因大豆采取抵制态度。在此形势下,东北地区有规模的国营农场、加工企业在发挥“绿色”优势,靠拢“有机”标准的同时,特别是把“非转基因”作为市场竞争策略性的主导概念,在大豆国际市场逐步体现出比较优势,为“东北大豆”增加了新的内涵。因此,除了“黑土地”,“非转基因”也成为“东北大豆”地理标志“特定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的主要内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