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怎么样?

样花儿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当年同李秀成在三河镇决战,期间曾国华中了李秀成的埋伏,最后战死沙场,其手下的官兵全军覆没。

但是战后,李秀成同曾国藩约定,他亲自将曾国华的棺椁送还给曾国藩,以示对曾国华的忠勇的肯定。


从这一点来看,太平军对待湘军是有最起码的尊重的,按照记载,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是有几个区分的标准的。

例如八旗子弟和满人官员,那么太平军是一定要处死的,而对于汉人,一般是杀官不杀基层官兵。


因为当年的太平天国起义,几乎裹挟了江南和湖广所有普通百姓,这使得不少人为了生计而去当兵。

所以太平军在攻克南京之后,为了彰显其仁义的,特意颁布了一条规矩,那就是放下层俘虏回家种地,只杀哪些走狗官员。

从这一点来看,太平天国中确实有人才,能够意识到俘虏问题会影响双方的战斗力。

简而言之若是对待俘虏一律处死,那么无疑只会加重对方的抵抗意志,这是不利于太平军作战的。



所以太平军才会杀满不杀汉,杀官不杀丁。给底下人一条活路,让他们感恩戴德,又能彰显和宣传太平军是仁义之军。

可对于满清官员来说,那太平军就是洪水猛兽了,尤其是八旗子弟,真恨不得将太平军生吞活剐。


而清军对待太平军的俘虏,则是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们往往是留下大官,其余全杀掉。因为大官要送回京师问罪,且还可以招降。

但是即便是攻克南京,清军也只抓到很少的俘虏,女俘虏更是没有一个,因为太平军的女兵,全部殉国,无一投降!


小司马迁论史


清军对待太平天国的俘虏,手段是相当残忍的,轻则斩首,重则凌迟!据说翼王石达开被割了一千多刀才死去!反正太平天国的人只要被清军抓到,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杀。

太平天国又是怎么对待清军俘虏的呢?这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刚起事时,太平天国很有纪律,以匡扶天下为己任,乃是正义之师!

抓到的俘虏如果是满清人,那没说的,不管你投不投降,直接处死,毕竟太平天国就是志在反清的,他们称满清人为“清妖”;

如果抓到的是汉族人,投降的要么放你回乡、要么洗脑加入太平军,不投降的那就是被“清妖”迷了心窍,杀之。

第二个阶段:

在清廷的严厉打击、以及自身的腐化之下,太平天国已成颓势。此时就显得很没有章法了。

各大将领有些各行其道,心有退意或有心降清的,对俘虏比较优待;准备提着脑袋干到底的,所有俘虏一律杀了!再不分什么民族。

不过,不管是哪个阶段,太平天国对俘虏最严重的就是干干脆脆的“杀”,可没有太多花样,毕竟论起折磨人的手段,泥腿子出身的太平军怎么比得上很有传承的清廷?

在这说句题外话,我对清廷非常的没有好感,但更不会可惜太平天国的失败。因为,这不是个正常的起义军。

洪秀全也不是个正常的起义头领。同样都是草根出身、同样都是想要推翻当时异族的统治、同样都是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他和朱元璋比起来就是个渣渣!

不,他根本就没有和朱元璋相提并论的资格!大家能想像吗?他打到南京之后,就住进了专门建造的天王宫里,从此直到清军破城他都没出过宫门一步!整整11年啊!他将“宅”之奥义发扬光大!

历代皇帝们也都很宅,问题是,太平天国的江山还不稳啊!清廷虽然也衰败了,但还没死呢!还有能力派出大军四处围剿太平军!

你怎么就能一副天下已安的模样宅在宫里呢?

洪秀全的后宫是个迷,大家只知道他有很多女人,但宫里和宫外是隔绝的,那就像一座孤城,后宫没有任何信息传出。

隔绝到什么程度呢?清军抓到了洪秀全的儿子洪天贵福,却不知道他母亲是谁,降了清廷的将领们也不知道,还是他自己说“我88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

注意,赖氏其实是洪秀全的元配妻子,那为什么又是第二个母后呢?因为洪秀全说他在天上还有个上帝给娶的老婆,那才是“正月宫娘娘”, 所以赖氏只能是“又正月宫娘娘”。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洪秀全不是只有88个女人,那88个是位份极高的皇后,没错,他的皇后不是唯一的,足有88个之多(人间87个,天上1个),其他妃嫔就更多了,加起来足有2300多个。。。。。。色中饿鬼都不能形容了。

发现没?洪秀全的词汇挺少的,连个好称呼都想不出来。而他的文采更是“震古烁今”,和造反大业比起来,他似乎更重视对妃嫔的管教,亲自做了400多首管理妃嫔的诗词,我们来欣赏一二。

嫌弃妃嫔不够大方,他是这样说的:“耕田婆有耕田样,天堂人物好威仪,尔们想做真月亮,到今还不晓提理!”

对于怎么服侍他,有着硬性规定:“服事不虔诚一该打,硬颈不听教二该打。起眼看丈夫三该打,问王不虔诚四该打。躁气不纯静五该打,讲话极大声六该打。有唤不应声七该打,面情不喜欢八该打。眼左望右望九该打,讲话不悠然十该打。”

其中对于女性的物化和动辄打杀就不多说了,最主要的是,这些连顺口溜都不算的东西,怎么能称为诗?他还沾沾自喜,专门刊印!

我猜他的后宫一定很和谐,因为娘娘们都不想争宠,也不敢争宠。

看了他的这些诗,大家就会知道他当年为什么落第了!他要中举,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情何以堪!那才是真正的黑幕!

最可笑的是,当清军打进来时,李秀成一再劝洪秀全逃跑,他竟然说“朕承上帝圣旨,做天下万国独一真主,何惧之有?不用尔奏,政事不用尔理。尔欲外去,欲在京,任由于尔。朕铁桶江山,尔不扶,有人扶!”

李秀成当时肯定一口老血闷在心里。

洗脑的最高境界大概是自我催眠,洪秀全催眠得以为自己真是上帝之子耶稣之弟了,直到最后吃野草中毒身亡也没醒过来。

【我是一粒沙,喜欢就关注我吧!】


缥缈峰下一粒沙


1851年,37岁的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自封为天王,号称“太平天国”,短短的两年时间就攻进南京,据历史记载,太平天国与1853年进入南京,当时下达的命令非常残忍,“凡是满清官员,满族人,文人、僧尼道士、商人、百姓,全部不分男女老幼一律杀头。”

许多人为了不被太平军凌辱,有的自杀,更甚者举家自杀,一时间,整个南京城血流成河,文物古建筑也被毁坏殆尽,单单是对待这些人都这样,那么太平军抓到清军俘虏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在此之前先了解下清军还是如何对待太平军的?

当时清军为了镇压太平军,派清廷大将僧格林沁率军,将太平军重重包围,北伐军因为孤军奋进,最后又因粮草补给不足,导致全军覆没,太平军将领林凤祥和李开芳等人被清军俘虏,他们被押送到北京,满清为了震慑,杀鸡儆猴,直接将其凌迟处死,并游街示众,不仅是他们二人几乎在清军眼里,太平军没有一个好东西。

所以他们的下场全部是一样的,无一例外的被凌迟,比如石达开、李秀成、陈玉成,另外还有捻军的首领张洛行、赖文光等人,都是被清军俘虏后遭到凌迟,这其中以石达开最为悲壮。石达开在内部矛盾之后,率军西去,原本要渡过大渡河,然而因妾临时临产,生下一子,石达开大摆宴席三天,错过了渡过大渡河的最佳时机,后来倾盆大雨来袭,加上清军有及时前来围剿,石达开不敌,又怕反抗让将士们白白牺牲,于是下令投降,未曾想,清军将投降的太平军全部杀害,就连石达开和自己的儿子也被凌迟处死。

有了以上这事件,太平军在俘虏清军时,清军将士的结局自然也是一样的。

太平军对于汉人组成的绿营兵还比较人道,当时太平军一路北上,势头强劲,很多汉人清兵都有意投降,原本两万多人马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4倍,翻了一倍。

除了这些,但凡是满清士兵几乎都被被杀死,当时清军有个将领,在被太平军俘虏之后,被他们活活打死总而言之,手段也不如清军,而其中僧格林沁就是因为轻敌,在镇压捻军的时候,反而被捻军包围,之后突围,一路逃跑,不行摔落马背,加上原本在突围的时候就受了伤,最后躲进了麦草中。

当时捻军有个小兵叫张皮绠,他在麦草中看见一清军,看着装肯定是大将,最后被张皮绠一刀杀死,其实太平军和清军不一样,他们很少俘虏清军,都是直接屠城或者杀尽当地人,这也是太平天国运动的残忍之处,据统计,整个太平天国运动,死亡的人数比二战的人数还要多,直接伤亡人数高达7000万,而二战时期有5000万,由此可见,太平军和清军也算是五十步笑百步。


猫眼观史


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太平军和清军都曾经大规模屠杀过俘虏,因为太平军和清军相互仇视,双方士兵和将领在被俘后生还的几率非常低。


当然太平军和清军在屠杀俘虏的同时,也会招降一部分俘虏。清军招降的俘虏大多数都是太平天国中地位较低的普通士兵和中下层军官,太平天国的主要领导者一旦被清军俘虏,必然会被处以极刑。


而太平天国招降俘虏的要求比清军更加的苛刻,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清军俘虏必须要符合以下几个条件,才能有机会获得太平军的宽大处理。

首先被太平天国俘虏的人不能是旗人,旗人并不只是指满族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也都是旗人。太平军每攻占一个地区,都会将当地所有的旗人屠杀殆尽,不管男女老少都不例外,被太平军俘虏的旗人更是难逃一死。


第二个条件是被太平军俘虏的人要心甘情愿的加入太平军对清军作战,在清朝时期参与谋反是非常严重的大罪,清军士兵被太平军杀死后,家人还能够得到朝廷的抚恤。如果加入了太平军和清军作战,那么被俘虏的清兵就成为了真正的叛贼,未来肯定会受到清政府的清算。

第三个条件是被俘虏的人不是清朝的高官,因为太平军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受压迫的农民,他们对于清朝的官僚非常的痛恨,清朝高级官僚被俘后基本都不会被赦免。


从这三个条件来看,在太平天国前期,被太平军俘虏的清军能够生还的可能性非常小。而且这些清军即使能够侥幸逃过太平军的屠杀,最终也会因为叛变而被清军杀死。

到了太平天国中后期,清军俘虏的待遇逐渐的提升,太平天国为了吸引清军加入,放宽了招降的标准。太平天国中后期,普通清军士兵只要情愿加入太平天国,不仅能够获得太平天国的宽恕,而且还能够被授予一定的军官职务。


太平天国之所以改变以往野蛮的作风,主要是因为太平天国中后期缺乏战斗经验丰富的士兵,需要招纳一些清军降兵来补充战斗力。

当然清军俘虏想要受到太平军的优待,就必须要加入太平军,如果不加入太平军,仍然会遭到太平军的屠杀。洪仁玕掌权时期,投降太平军的清军俘虏待遇非常高,甚至超过了正常的太平军士兵。太平军为了吸引清军俘虏加入,甚至提出了“配妻”的策略。


太平天国后期的湘军、淮军都是由贫苦百姓组成,里面有大量的光棍,太平军的这一策略的确吸引了大量清兵俘虏加盟太平军。而对于被俘虏的旗人,太平军也采取了拉拢策略,赦免一部分旗人俘虏给其余的旗人做榜样。

因为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所处的环境不同,太平军对待俘虏的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太平天国运动前期屠杀的清军俘虏非常多,这种野蛮的屠杀方式不仅无法恐吓住清军士兵,反而会让清军士兵死心塌地的抵御太平军。


而洪仁玕掌权之后,太平军通过“配妻”等手段引诱清军俘虏投降,不仅增强了太平军的力量,还起到了瓦解清军战斗力的作用。


历史总探长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对清军俘虏分两种情况对待

一是清军俘虏中的旗人官兵和满族官兵。

洪秀全曾经立下规矩:被太平天国占领的地方,凡满族人一律杀尽。

所以被俘的清军满族官兵全被太平军杀死,据记载就有超过20万的旗人官兵被杀死。

对于通清的可疑份子等也是不加审问,直接处以极刑。

所以,清军中的满族官兵多是宁死也不投降太平天国。

二是清军俘虏中的汉人官兵。

太平天国对待清军俘虏中的汉人官兵是遵守“能不杀就不杀”的原则,并且将汉人士兵吸纳进太平军里,为太平天国服务。

还有就是强迫汉人士兵加入太平军,不加入的在他们脸上刺字,以迫使他们加入太平军,壮大太平天国的队伍。

而且太平天国对于汉人士兵都平等对待,有作为的可以不计前嫌做个小将领,而且还会帮助他们成家立室,拖家带口跟随太平军。

所以,前期太平军一路高歌猛进多是清军汉人士兵投降不抵抗的原因。

太平天国所到之处均受到严重的破坏。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太平天国时期死亡人数高达7000万人。

那清军是怎么对待太平天国俘虏呢?

清廷对待太平天国的将领军官全都是除以极刑----凌迟处死。就算是连孩子也不放过。

在四川被捕的翼王石达开,足足被割了一千多刀才死去,级别大的将领会被押送到京城当众凌迟处死。

而对于太平天国的士兵基本都是处死,集体屠杀,无一活口。

所以众多太平天国士兵在失败后为了不被清军折磨,选择自杀。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终究会公正对待。


闽东小村66666


清朝末年的时候,南方爆发了太平军起义,当时的太平军一路北上直接打到了天津附近,但是最终因为寡不敌众反而被清廷保卫了。这些被包围的太平军下场那是惨不忍睹,清朝将太平军首领压往京城,然后当众将其凌迟示众。

清朝对待太平军俘虏一般采取了极端措施,例如骆秉章将石达开的部下全部杀掉,然后将石达开处以凌迟。而且还有李鸿章在苏州的时候,当时的李鸿章假情假意的劝他们投降,然而他们投降之后李鸿章就将他们屠杀的干干净净。满清朝廷对李鸿章的做法大为叫好,甚至当时的曾国藩都说杀得好。清朝对太平军的俘虏是一向不客气的,按理说太平军也应该兵锋相对,然而以外的是太平军并没有采取这种方法。

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却不是这样,太平军对清军俘虏一般采取的是招降政策,能用就用,不能用再另想对策。以北伐军作为一个例子,当时的林凤祥一共带领了两万的广西狼兵,一路北上到天津附近,此时的部队非但没少,反而翻了一倍成为了四万人。按理说正常打仗士兵应该是损失的,而太平军却一反常态的增加。

其根源就是从清军中劝降,当时的太平军不断的劝降清军,慢慢的很多清军就跟着太平军一起造反。太平军对待清廷人一般也有不同的方法,汉人降臣就采取任用的方式,满人的话一般都是给个痛快,对于平民就是互不打搅,并且不断的宣扬太平军的文化,企图让平民也参加到军队来。

例如清军的降将候裕田,在投降太平军之后就一直兢兢业业的为太平天国做贡献,也一路从一个降将走到了森王的位置,太平军和清朝对待俘虏的方式是天壤之别,而其中影响这两者方式的也正是因为太平军尚且还是起义军,两者考虑方式不同。

清廷考虑的是如何将江山变得更稳,所以清廷就要对起义军采取严刑的方式,以便可以震慑那些老百姓可以老老实实的做一个顺民。太平军考虑的是如何推翻清朝的统治,如果自己在战争的时候就大杀四方,那么汉人和满人也会联合抵御太平军,这就跟古代皇帝打江山一个道理,过苦日子的时候一起,等江山坐稳了就开始卸磨杀驴。


江郎说史


首先,要搞清楚太平天国的政治口号:天下一家,同享太平。以及其后的《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理想目标。这个口号与中国古代农民起义提出均田免粮的传统口号几乎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放在太平天国从建立到发展的全过程来看,就非常重要了。为了实现政治目标,它的斗争目标主要是清廷和满人。太平天国造反的直接对象是清政府,也就是他们说的清妖。对于汉人,则是持欢迎态度。所谓满清官员一律斩杀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金田起义时才2万人,辗转交战,一路硬仗,顺长江而下打南京时已经多达50万人。这些人中应有大量绿营汉人。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出发时才2万人,能够一直打到天津,沿途也是招收了大量汉人包括各地团练人马。对于满人则不同,打下南京后,洪秀全下令尽屠满族2万人。

其次,第三方历史证明并非如此。洋人是第三方,角度相对客观。太平天国不接受洋人的卖国条件,在国际地位上是孤立的。洋枪队支持清政府,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活动。从政治角度而言,洋人的留存资料应该偏向清政府。事实上,并非如此。根据当时的洋人和众多民间资料记载,太平军屠杀记录要远远少于清军。他们一方面要实现反满的政治目标,杀戮满人和负隅顽抗的城池是免不了的。有记录的仅两次。另一方面,太平军是起义军,是弱势群体,需要大量吸引人员参加,必须塑造自身正义之师的形象,屠杀不利于自身形象。反而是清军屠城的记录数不胜数(典型如九江、安庆、南京),杀人如麻。为补充军需物资,也为了泄愤,清军不仅屠杀太平军士兵,也残忍杀害太平军将领(石达开、李开芳等等),甚至大量屠杀老百姓以掩盖真相。太平天国期间,中国损失七千万人,一大半是他们干的。“曾剃头”的名号,不是白叫的。

再次,史书是胜利者书写的。清廷镇压了太平天国,当然会把一切史料往利己方面引导,抹黑太平军是必然的。我们今天看到的,都是他们过滤后的资料。

试想,如果太平天国真是如此野蛮不堪,邪恶和混乱,如何从2万人起步,坚持斗争14年,纵横大半个中国。老百姓自己没有鉴别力吗?


朴素文明


满清统治中国,他们最担心的是人口占多数的汉人造反,因此大清的法律对造反的人非常严酷。

大清律法规定,犯“谋逆”大罪的犯人,一律凌迟处死,不得赦免,还要诛灭九族。


太平军造反席卷大半个中国,让满清统治者惶惶不可终日,因此他们对太平军恨之入骨。对于太平天国的头目,太平军将领一旦落到清军手中下场都非常悲惨,几乎都是被千刀万剐。太平军将领从石达开、林凤祥到陈玉成、李秀成,下场一样都是被凌迟处死;就连洪秀全的继承者洪天贵福,也没有因为起个洋名字而幸免。

不过清军对待太平军战俘(指的的是普通士兵。)原则上也是以招降或者遣散为主,因为杀战俘的事情是要受到千夫所指,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所以残忍如僧格林沁那样的将领,也没有大开杀戒去杀太平军战俘。

反倒是被蒋介石和那个被封为千古楷模的刽子手曾国藩数次大规模屠杀太平军的俘虏,眼都不眨。

安庆之战前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一次杀了七千名太平军俘虏,安庆之战后曾国藩亲自下令屠杀了六千名战俘。

曾国藩、曾国荃这些满清的走狗在屠杀汉人的时候比满清还要狠毒,不然怎么成为忠实奴才呢?

太平军的作为我们另做评价,但屠杀战俘是不齿于人类的。抗战中,日军是异族入侵而且双手沾满中国人鲜血,但八年抗战从没有中国人杀日军战俘的事情发生。

说起屠杀太平军战俘,曾国藩不是是冠军,他到李鸿章跟前差远了。

1863年6月8日,李鸿章攻陷苏州后,假意宴请太平军降将郜永宽等八王,郜永宽等人入席便被李鸿章的伏兵斩杀。随后,李鸿章又将放下武器2万太平俘虏尽数杀戮。李鸿章的兽行也洋人都看不下去了,洋枪队队长戈登满苏州城寻找李鸿章要跟他决斗。

太平军降将基本都被凌迟处死,唯有一名将领例外,那就是丁汝昌。我们知道丁汝昌是北洋舰队的将领,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太平军将领,后来被湘军俘虏,因为大清像丁汝昌这样熟悉的人是稀缺人才,所以丁汝昌得以免死而成为满清的一名水师将领。

满清将领对太平军俘虏非常残忍,太平军又是如何对待满清军队的俘虏呢?

太平军对待俘虏跟李鸿章、曾国藩这些汉人将领不同。

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一般是不杀的,尽量以招降、劝降为主,但只有汉族官兵才有投降的资格,八旗兵是不能享受这个待遇的。

太平军对待八旗官兵也相当残忍,不管官职高低,无论战斗人员和非战斗人员,无差别杀戮。


1853年太平军攻陷南京等地的时候,城中的八旗守将全都被处死,连他们的家眷都无一幸免。仅仅是南京城中,就有两万名清军官员和他们的家属被杀,不分男女老幼。

在战斗中,再高级别的太平军将领都没有权力赦免八旗官兵,除非有最高指示。有时候攻城的太平军将领遇到了八旗军队死守,为了减少太平军伤亡,往往会想到劝降。但他们也不得不往返千里去申请高层的批准,只有拿到了“尚方宝剑”,他们才可以不杀八旗战俘。

与之相比,太平军对待满清军队的汉人俘虏就宽容多了。原则上能不杀就不杀,能招降就招降。


尤其是抓到了大一点的官员,太平军首先要给他们上政治课,让他们看准形势,让他们明白满清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反复给他们讲天下汉人是一家的道理,告诉他们大家应该同心协力把“清妖”赶出中原,赶到大海里喂鱼。

对于“深明大义”的官兵,太平军当然热烈欢迎。对于执迷不悟的,太平军也有办法对付。他们就往这些人脸上刺字,刺上“我是太平军。”“反清杀妖”等字样,让这些人无路可退,死心塌地为太平军效力。

即便如此,也还有死硬分子回到敌人那里去。他们为了表明对满清的忠心,都会竭力为自己开脱,说脸上的字是因为他们不投降才被刺上去的。这样一来,他们反而受到上司嘉奖和重用。


大多数清军官兵不认同太平军的作为,也不看好太平军的前途,好多将领都是“宁死不屈”,有的被关押很久也不“悔过”。

虽然投降的清军将领不多,但也并非没有,太平军著名将领侯裕田就是大清的降将。

侯裕田是太平军水师统帅,广东嘉州人(现在的广东省梅州市),他本来是清军将领张国梁的部下,1862年太平军进攻道州的时候被俘投降成了太平军的一员猛将。

侯裕田投降太平军后打仗非常卖力,有勇有谋,很快受到重用。


因为侯裕田生活在水边,水性不错,所以就被上级任命去组织水军。侯裕田很快就组织起一支规模不小的水师,经过训练成为太平军在长江沿岸攻城拔寨的帮手。

总的来说,太平军对待俘虏的政策还是比较明智的,那些投降的清军官兵为太平军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不是太平军高层后来生活腐化堕落、争权夺利搞内讧,说不定真能把满清政府推翻。


小约翰


这要分情况,首先对于旗人,那自然是能杀就杀,甚至家属都不能放过,江南一带的满城(江宁,镇江)被杀得几乎一干二净,赦免旗人的情况很少,而且前期一般不存在。

毕竟太平天国起义也是有一定的反抗民族压迫的成分的,正好,满人又集中在一起,杀起来也方便。

那汉人俘虏(当然指的是绿营,对于汉军旗的话,太平军是当满人看的,自然也要杀)呢?那自然不能全杀,只要投降了那就要放过(当然不投降的人也要杀,比如李孟群就因为没有接受陈玉成的劝降,而被斩首了),要知道人力在当时可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啊,留着可是能用的(当时大部分士兵没啥信仰,被俘了加入对方的队伍很正常,而后期的湘军就是因为曾国藩反复强调儒家信条,信仰比较坚定,所以也难对付)。

其实后期太平军有大批部队都是由投降或被俘的清军组成的,只不过很讽刺的是,这批军队几乎成了太平军当中军纪最差的部分。


国史拾遗


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国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太平天国的军队初期之所以那么的顺利,因为当时八旗军队虽说已经配备了相对先进的武器,但由于长时间没有经历战争,已经变得非常的懦弱。太平天国的军队都是一些穷苦农民,抱着必死之心来打仗,所以清朝军队节节败退。

太平天国巅峰之时声势特别的浩大,一时间甚至有一种能够推翻清朝统治的感觉,不过后来由于这些太平天国的领导们分赃不均以及政策越来越偏离本质,导致内讧四起。

再加上当时曾国藩训练的清朝军队军队素养比较高,所以天平军队也就被清朝所灭了。那么在当时太平天国的军队是如何对待青军的俘虏的呢?

太平军对待清军俘虏一共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和后期。

前期也就是指的太平天国在刚发展的时候,为了招揽更多的民众加入自己的军人,在政策上还是比较仁慈的。

当时太平军针对于清军是否被杀要看其是什么身份,如果被俘虏了的为汉人的话,要看他的悔过态度。

如果要是汉人愿意加入到太平军队,或者说加入太平天国的子民,愿意为太平天国效力的话,还可以留一条姓名。

如果被俘虏的是满人的话,那么无论他身份如何,只有被杀的一条路。

除了按照民族区分之外,还要看被俘虏的人士担任什么职位。若只是普通的小兵,还是有机会活下来的。假如是一些高官或指挥者,一般不论什么身份都会被杀。

因为当时太平天国的军队大多都是一些民间疾苦的基层百姓,他们对于这些高官之人非常的憎恨,当初若不是有这些高官的压迫,他们也不至于流落至此。

有些高官指挥者带领着清军杀了太平天国很多的弟兄,因此他们内心对于这些官员也更加的憎恨。无论他们是否愿意悔过,无论他是什么民族,都难逃一死。

这在历史上被称之为杀满不杀汉,杀官不杀丁,而他们如此的一个做法,也确实迅速扩充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等到后期的时候,太平军所掌握的地盘越来越多,人口也非常的充足,因此开始表现出骄傲的一方面。

前期的时候太平军被称之为仁义之军,但是等候到后来便开始学着一些清军烧杀抢夺。当时抓获俘虏之后,除了在遵循杀满不杀汉,杀官不杀丁的这一原则之外,还要看具体的带队人的态度。

如果带队人是一个嗜杀之人,可能所有的人都难逃一次。倘若带队人仍然坚持之前的原则,俘虏还有机会活下来。不过当时由于粮草等问题,很多俘虏是很难有机会活下来的,大多人都选择杀之而后快,因此太平天国在后期的名声也变得非常的糟。

其实与太平军相比,清军的手段则更为的残忍,倘若他们俘虏的太平军,不论对方是什么身份,只有死路一条,而且他们也不会让这些俘虏们通通快快的死,一般都是送到京城进行凌迟,或者说通过一些残酷的责罚折磨致死。通俗的来讲,清军当时要比太平军更没有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