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與樂嘉之爭,我的獨特見解

方舟子和樂嘉這兩個人我接觸的時間都長,符合這個話題的瞭解較多,說下他們爭端我的詳細的對此的見解,和我見過的其它人的見解不一樣。


“野雞大學”

樂嘉的《色眼識人》的自我介紹是:

……美國阿姆斯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學位……

方舟子稱樂嘉上的是國外的“野雞大學”,[1]方舟子這類打假不只針對樂嘉,還有很多人,還有名人名號的。

樂嘉回應說:

總學費3萬5千,阿姆斯壯當時在國內聯合辦學的機構,是上海市教委批准的上海PCEC申壯國際學院。上課每週兩次,一個週末的整天和一個日常的晚上。所有課程老師均為外教,國外飛來授課。每班約40人。

方舟子回應:

樂嘉回應說他是在1999年~2000年於上海完成阿姆斯壯大學工商管理學士,用了一年半時間(課程寫的是一年),每週上兩次課。正規大學要獲得學士學位需要4年全日制上課,用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少的課時就能獲得學士學位,不正說明這是野雞大學、文憑工場嗎?

樂嘉的這個學校屬於合法正規學校,方舟子認為這種屬於“野雞大學”“文憑工場”。這個事情不是大事,因為許多企業盲目要求學歷,樂嘉為推廣他的學說,拿這個做為“敲門磚(他說的)”,如果他的學說是正確的話不算問題,孔子的弟子子夏也說:

大德不逾閒,小德出入可也。[2]

(白話)

大節上不超越界限,小節上有些出入是可以的。

這個問題,最主要是企業應該根據人的能力,而不是在校學歷定門檻,弄個試卷測出的東西,比看在校學歷靠譜。


性格色彩創始人

方舟子引用了樂嘉《色眼識人》的書,指書中說樂嘉變魔術時,靈感得出創立性格色彩學,樂嘉自稱是性格色彩創始人,是錯的。

事實的確如此,在讓樂嘉他紅了的電視節目《非誠勿擾》當中,就經常標示他是“性格色彩學創始人”。如最早期時寫的是“性格色彩分析專家”:

方舟子與樂嘉之爭,我的獨特見解

2010.01.17期/8:00


方舟子與樂嘉之爭,我的獨特見解

2010.03.27期/5:13


還有2010.03.21期/22:18 就不用再重複上截圖了。


樂嘉的經紀人amy稱她尊重方舟子的言論自由,如果方舟子能跟樂嘉面對面交流的話,應該不會存在誤會與偏見。

但樂嘉後來並沒有對方舟子的此觀點有澄清,也自稱沒膽量與方舟子同臺辯論這些事。

樂嘉再版的《色眼識人》刪除了相關介紹。但時至今時今日(2020年1月24日),樂嘉常常活動的新浪微博也是這個自稱。

方舟子與樂嘉之爭,我的獨特見解

樂嘉新浪微博

方舟子與樂嘉之爭,我的獨特見解

樂嘉新浪微博

方舟子與樂嘉之爭,我的獨特見解

樂嘉新浪微博

樂嘉的新浪博客也寫自己是“性格色彩學創始人”。

方舟子與樂嘉之爭,我的獨特見解

樂嘉新浪博客

樂嘉自己的公司,他也稱創立是“中國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3][4],而不是隻是“FPA性格色彩研究中心”創辦人(方舟子稱“FPA(英文的意思)即四色人格分析”[5])再結合前面我說的,這個容易讓人誤解他是性格色彩學創始人,而且這個公司有哪個其它不同的性格色彩合夥人跟他一起創立的?我一個也沒看到。

這些實際上屬於虛假誇大宣傳。

2011年2月24日魯鳴在“新語絲”發表了《國內最火爆電視節目心理點評專家樂嘉造假嫌疑》一文,說到:

樂嘉並不是FPA性格色彩學創始人。網上百科全書中有關於樂嘉說的性格色彩學,其創始人是哈特邁博士。

標榜為某心理學說創始人,這實在過了。[1]

樂嘉在電視上演講說人的動機都是他說的那些(天生)性格的動機(樂嘉之前說的是四個動機),但又在借錢不還的話題裡說有道德原因,也有(天生)性格的原因,自相矛盾。樂嘉自卑的說過那些心理學專業的人看不起他,其實就是他誇大宣傳的原因。


剽竊哈特邁博士

哈特邁博士1998年在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了譯本《TheColorCode》:《性格色彩密碼》。方舟子也說樂嘉“剽竊TaylorHartman(泰勒·哈特曼)性格色彩密碼”[1],但是這類四性格學說兩千多年希波克拉底時就有了,發展變化至今,中間有很多門派,其中變化成以色彩做為代碼的也有多派,如果方舟子說剽竊,需要給出哈特曼是把色彩做為代碼的創始人的證據(只是出過書的話不代表是創始人),和樂嘉是剽竊哈特曼而不是剽竊其他性格色彩派的證據(樂嘉後來說是聽了一個教性格色彩的外國女老太婆的課學來的思想起源)。


這種四性格學說對性格的表現定義各派是很接近的,然後各派各自做文章,這就像對男人和女人的特質大家描述接近或一樣。


方舟子對性格學的認識

記者寫了方舟子私下跟他說他不相信性格學,其實這個學問是真實的(見我的性格文章),由此也可看出生物學雙博士的方舟子在這個方面並不聰明,不過我看到的是在私下和記者說的,所以這個錯誤可以原諒。



  1. 《方舟子再爆猛料:樂嘉是野雞大學畢業》,2011-07-19,網易 轉 東南快報。 ↩ ↩ ↩ ↩
  2. 《論語》/子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