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衙署是封建社會地方政權和機構官僚辦公的地方。在中華大地遺存的古建築中,衙署有幾個特點。一是佔比很小,因為大多都毀壞了,有的還是現代新建的複製品;二是以清代衙署為主;三是與其他古建築相比,衙署建築普遍樸素,與高門大戶宅院相比,有些甚至顯得寒酸。

一、地方衙署類別

(一)地方文職衙署分總督部院、府衙、縣衙三級。日月流轉,時代更替。曾經遍佈全國的官衙,大多或毀於朝代更替中的戰火,或毀於歲月,但仍有個別衙署得以保存,成為我們研究封建官文化的標本。

1、直隸總督部院。位於河北省保定的直隸總督部院,是我國保存完整的一所清代省級衙署。始建於元,明初為保定府衙,明永樂年間改做大寧都司署,清初又改作參將署。1730年(清雍正八年)經過大規模的擴建後正式建立總督署,歷經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駐署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寶定直隸總督部院大門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南陽府衙是清代全國215個知府衙門中保存完整、規制完備的唯一府級官署衙門。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始建於明洪武三年的淮安府衙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河南葉縣縣衙

(二)土司衙署。土司制度是元、明、清王朝在我國西北、西南少數民族地區設立的地方政權組織形式,是中央政權對少數民族地區實行間接統治的制度。有文土司和武土司兩類,級別也分府、州、縣三級,官位在從三品至正七品之間,由中央任命的少數民族首領擔任各級官吏,並在家族內部世襲。土司作為少數民族地區政權組織,也建有相應的土司衙署。

1、莫土司衙署,位於廣西來賓市忻城縣翠屏山麓,始建於明萬曆10年(1582年),由忻城第八任土司莫鎮威完成衙署主體建築,後經歷任土司先後拓建附屬建築。莫氏土司統治忻城400餘年,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共傳了20任土司。大門楹聯:"守斯土,利斯民,十六堡群黎誰非赤子;闢其疆,利其賦,三百里區域盡隸王封"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土司衙署建築群由土司衙門、莫氏祠堂、土司官邸、大夫第、三界廟、練兵場、官糖等建築組成,總面積38.9萬平方米,其中建築佔地面積4萬平方米, 是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土司建築群,堪稱"亞洲第一土司衙署"。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2、雲南麗江木府。木府是麗江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納西民族首領木氏自元(1253) 世襲麗江土知府以來,歷經元明清三代22世470年。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於1999年完成重建的木府大殿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三) 將軍衙署。至今保護完好的是位於呼和浩特的綏遠將軍衙署。該衙署是大清王朝為鞏固西北邊陲的穩定而設的北部戰區司令部,按清一品封疆大吏衙署的格式營造,磚木構制,佔地約3萬平方米。距今已有280多年曆史,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地位等級最高的清代邊疆駐防將軍府。

綏遠將軍負責管轄綏遠城(今呼和浩特市)駐防八旗、歸化城土默特旗,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和節制宣化和大同綠旗兵事務,鎮守著幾十萬平方公里的北部邊疆地區。從乾隆二年第一位將軍赴任到清朝滅亡的174年間,共有79位將軍在這裡任職,鎮守邊疆。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四)專門衙署。 位於江蘇省淮安市的“總督漕運部院”是明清時期主管全國漕運的惟一機構。總督漕運部院曾經規模宏偉,中軸線上分設大門、二門、大堂、二堂、大觀堂、淮河節樓。東側有官廳,書吏辦公處、東林書屋、正值堂、水土祠及一覽亭等。西側有官廳、百錄堂、師竹齋、來鶴軒等。大門前有照壁,東西兩側各有一座牌坊。以上建築,皆毀於上世紀40年代。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在原遺址上覆建的部分建築。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2010年在遺址上修復的部院大門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二、從規制與佈局看衙署建築文化

(一)規制相同。封建統治者基於“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舉,官非署不立”的認識,十分重視衙署的設置。至明清時期,古代衙署的規制已經高度標準化、定型化、制度化。清代規定:

“各省文武官皆設衙署,其制,治事之所為大堂、二堂。外為大門、儀門,大門之外為轅門(僅武官有之),宴息之所為內室、為群室,吏攢辦事之所為科房。”

由此可見,文武衙署規制基本相同,三所(治事、宴息、辦事)合一。單簷硬山式建築。建築材料皆青磚藍瓦。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南陽府衙總佈局圖

(二)佈局相似。各級、各類衙署的佈局,皆參照皇宮佈局模式。即坐北向南,前堂後寢;佈局多路,院落數進;軸線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兩側輔助。地方衙署就是微縮、簡化版的故宮。如今各地的衙署,都藉故宮有類似的宣傳。如河南內鄉縣衙稱:“北有故宮,南有縣衙”、“龍頭在北京,龍尾在內鄉”;麗江木府自稱麗江古城中的“紫禁城”;廣西莫土司衙署被譽為“壯鄉故宮”等。

佈局的相似性,使我們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豹。尤其是同級別、同類別衙署,看了一個就掌握了大概,基本上不用每個必看。以著名的內鄉縣衙為例。縣衙中軸線上排列的主體建築皆坐北朝南,有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大堂、二堂為知縣行使權力、預審案件的治事之所,三堂及東西花廳則為知縣內宅和其家眷起居之所;此佈局與故宮的前朝後寢相同。兩側附屬建築建功能分區明確。監獄設在大堂西南儀門之外,八卦西南為坤位,即死穴位,故監獄多放於此。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欽加同知銜(正五品)章炳燾知內鄉縣事,在任九年, 三年復建的內鄉縣衙

三、從衙署建築、楹聯品衙署文化

(一)禮儀文化。衙署均設儀門,也是禮儀之門。儀門平時關閉,當新官上任、上級官員來訪、遇到祭祀大典,喜慶活動,皇帝頒發大典等情況時,方可打開。新來官員“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等待官員在儀門迎接。新官到任的第一天要舉行拜儀門儀式。

儀門有三個門,中門又叫正門,左生門右死門。進出儀門有規定,中門和死門平時關閉,只留生門供工作人員日常出入。上級官員來時打開中門; 案犯出入走“死門”或“鬼門”。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儀門三門

(二)警示文化

<strong>1、戒石坊。官箴建築戒石坊是衙署標配,位於衙署正堂前面正中位置,為三門四柱石牌坊,是皇帝賜給府衙作為官場箴規用以警戒官員。南面刻“公生明”三字,北面刻“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長官坐堂理事北向的銘文十六字,即抬頭可見,以提醒其秉公辦事,若徇私枉法,天理不容。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公生明” 來源了春秋時期思想家荀子,意為公正方能耳聰目明,明察秋毫。“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個字,最早見於五代後蜀主孟昶所撰寫的《頒令箴》。後蜀滅亡後,宋太宗將將這十六個字從《頒令箴》中摘取出來,並敕令刻石立於衙署大堂前。州主縣令坐堂理事,即抬首可見,以警戒其秉公辦事,故稱《御製戒石銘》。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戒石

南宋紹興二年,高宗把黃庭堅所書的《御製戒石銘》頒於郡縣;明太祖朱元璋明令建亭保護立於甬道的戒石銘,時稱“戒石亭”;清人因出入不便,改亭為牌坊,稱為“戒石坊”。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黃庭堅所書御製戒石銘

<strong>2、明鏡高懸。正堂官員的頭頂,懸掛“明鏡高懸”匾額。警示官員判案要做到目光敏銳,能洞察一切,公正廉明,執法嚴明,判案公正,辦事公正無私。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明鏡高懸”的來歷比較早,也比較曲折。晉代葛洪的小說集《西京雜記》記述了明鏡的由來:漢王劉邦進入秦都咸陽宮內,見到一塊方鏡,此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表裡有名,人直來照之,影而倒見;以手捫心而來,則見胃腸五臟;人有疾病在內,則知病之所在;如女子有邪心,則膽張心動。秦始皇常以此鏡照宮人,膽張心動者則殺之”。

因為這塊有特異功能的方鏡出於秦地,故稱秦鏡。又因其有察識人們內心世界的功能, 人們就用“秦鏡高懸”來比喻當官的人目光敏銳,識見高明,能洞察一切。 所以,不論是清官、貪官還是糊塗官,為了標榜自己,都在公堂上掛起“秦鏡高懸”的匾額。後來人們又痛恨秦代的暴政, 秦鏡慢慢被演稱為明鏡,於是“秦鏡高懸”便演變為“明鏡高懸”了。

<strong>3、楹聯。衙署的每個建築物前,幾乎都有匾額、楹聯。楹聯、匾額內容反映的民本思想和親民、愛民理念,今天仍有借鑑意義。欣賞品味衙署楹聯,也是我們參觀衙署的重要收穫。

衙署楹聯始於宋代,明清為盛。楹聯多為為官者自撰,以此表明自己的為官追求。每個衙署都有十幾幅甚至幾十幅楹聯。全國現存衙署楹聯眾多,內容涵蓋為官、為政、愛民、修德等方方面面,語言通俗易懂、便於傳誦。這裡簡單介紹幾幅。

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休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

吃百姓的飯,穿百姓的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此聯為內鄉縣令高以永於康熙十九年(1680年)所撰,用在三省堂前,時時提醒自己。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妄要同胞一分錢,請唾我面;

莫忘勤儉兩個字,感服民心。

此聯為陝西靖邊縣長牛慶譽所撰,表明自己廉潔為官的決心。


寬一分, 則民多受一分賜;

取一文, 則官不值一文錢。

此為明朝戶部侍郎張津撰聯,懸掛在內鄉縣衙。


與百姓有緣,才來此地;

期寸心無愧,不鄙斯民。

此為清人餘小霞任三防主簿時的署聯。

不但在衙署重要建築門口掛有楹聯,在不顯眼的小門口也有固定的對聯。如稅庫的懸聯是:“一絲一粟, 我之名節;一釐一毫, 民之脂膏。”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兵房門口的對聯

<strong>4、堂鼓。堯置<strong>敢諫之鼓,舜立誹謗之木,讓人提建議;漢代置<strong>路鼓,以期下情上達;魏晉在宮門外置<strong>登聞鼓,方便告御狀;宋代在衙署門前置<strong>堂鼓

,民眾擊鼓鳴冤,官員升堂辦案。自宋以後,歷代衙署門前置堂鼓成為定例。堂鼓之設,不管是虛設還是實設,作用如何,總算有了一個民眾表達訴求的渠道。

從封建地方署衙看衙署文化

密縣縣衙大門前的堂鼓

古代衙署文化是封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面有糟粕,也有精華。這些衙署存在的價值,既是我們研究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重要參照,更是我們汲取其精華的活教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