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小孩子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了,哪怕一两岁的孩子?

子垚


一两岁的孩子离不开手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两岁的孩子,他想做什么,完全取决于大人。

一两岁的孩子离不开的,是父母的陪伴和玩具,对他们来说手机也是玩具之一,他们为何会专注于手机,往往取决于父母,父母每天手机不离手,孩子吵闹,就给他手机,久而久之,他也习惯了手机生活。

如果父母可以放下手机,多一点陪伴,一起扮家家,玩乐高磁力片搭积木,他们会觉得这个世界那么多好玩的,手机也就是如此。


柠萌的小普娃


你好!这个问题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但不愿接受:小孩子是大人的影子,小孩子离不开手机,往往是我们大人放不下手机。

小孩子只对大人手里的东西感兴趣

猪宝五个半月的时候会匍匐爬,她的目标就是我手中的物件。我拿手机,她朝着手机爬,于是我给她配了一个不用的手机;我拿书,她朝着书爬,于是我给她买了各种绘本。但是她仍只对我手里的感兴趣,所以我就用她的手机假装打电话,看她的绘本,她又反过来研究这些东西。

小孩子开始模仿大人

宝宝最初并不知道手机能干什么,只是觉得大人怎么做,他们怎么做。所以见到大人抱着手机,他们也抱着手机,这时,手机仅是个模仿学习的道具。

开始被手机功能吸引

当孩子想要陪伴,大人没有时间精力,塞给宝宝手机看动画片时,孩子就被精彩的情节吸引了。只要是适当看看并不影响什么,但若过量,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视力,还有可能影响宝宝的沟通能力。

因为宝宝在成长学习过程中,是靠输出尝试——反馈内化来获得经验的。当对着我们大人的时候,大人的反应可以反馈给孩子,而对着视频,这个路径是中断的,这就造成了沟通受阻。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不愿接收大人的反馈时,便会沉浸于网络或视频中,切断与外界的关联。

所以,于成人而言,我们还是坦诚地承认,孩子痴迷手机,是源于我们的手机不离手。承认这一点,即使给手机是无奈之举,每天抽出十五分钟时间来陪孩子做些开心的事,孩子也会明白还有比手机更有趣的事在等着他。


猪宝妈妈成长记


很高兴回到你的问题,我是毛衣妈妈,一个一岁宝宝的妈妈;

其实不是小孩离不开手机,而是大人离不开手机。我宝宝现在一岁零六天,什么都不懂年纪,但是只要他看到大人手里的手机,他就会去夺去要,他并不知道手机里面有什么,但是只要大人玩的,那必定是好玩的东西,其实不光是手机,我手里的任何东西,他都感兴趣,他这是在认知,这个世界的所有的东西在他的认知里都是陌生的,他需要去琢磨,去研究。

宝宝才一两岁,这个年纪完全看大人怎么引导,很多大人为了不让宝宝缠着自己,就把手机丢给孩子,这是最大的错误,小孩子还在长身体,长期盯着手机会影响身体发育、甚至会深度近视,成人整夜盯着手机都有失明的危险,更何况各方面身体机制发育尚不全的孩童,也有大人把小孩丢给电视机,这也是错误的选择,我近视六七百都是小时候看电视看的,现在后悔也晚了;

我建议多和宝宝一起看书阅读,既能增进亲子关系,又可以让宝宝远离手机和电视,还可以增长宝宝见识、养成爱读书爱阅读的好习惯,何乐而不为呢?唯一的缺点就是需要家长牺牲点自己的时间,可是益处却是无穷的。建议楼主先从简单的绘本开始,每天固定时间阅读几分钟,然后时间逐渐延长,等小孩子深深爱上阅读,他也就不会去想玩手机了。

希望可以帮到你,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而家长,就是往纸上泼墨的人,希望大人可以让这张白纸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衣妈育儿经


孩子离不开手机,是因为家里的大人给他请了个“电子保姆”。

带孩子是很辛苦的一项工作,我家孩子小的时候,我婆婆天天唠叨,宁担千斤,不抱肉墩。这肉墩指的就是孩子。

想一想,每时每刻抱着十几二十几斤重的东西,还是活的,会扭来扭去,会哭会闹,实在是不容易摆平的,许多带孩子的人,为了自己安生,就把手机给了孩子,手机有声有色,宝宝果然就不闹了。

世界上再也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像手机那样,随着孩子手指头拨啊拨的,任由孩子做主,给孩子带来快乐,带来一个新世界。

手机在严重的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形成网瘾,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引发家长的担忧。

要想孩子离开手机,首要的办法是大人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迷恋手机,要和孩子有效互动,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孩子。虽然手机的内容丰富,但对于孩子来说,更喜欢妈妈温暖的怀抱,爸爸强壮有里的臂膀,还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快乐。



王忠萍


我宝宝六个月多一点,我发现个有趣的现象,他对所有有光的,彩色的,东西感兴趣,还对大人手里的东西感兴趣,于是,我和老公做了个小实验。

当我拿着手机的时候,他会爬过来抢手机,

我看书的时候他会过来抢书,

而把息屏的手机和书本放在一起,他会去拿彩色的书本,

把亮屏的手机和书本放一起,他会选择手机,

把既有声音又有图像的手机和只有声音的点读机放在一起,他会选择手机。

说明什么呢,环境很重要,不是孩子沉迷于手机,而是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制造了这样的环境,身教大于言教,与其纠结于孩子,不如先正己身,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楷之


这个现象我觉得很正常,因为手机是是人们社交和学习的工具,是因为大人离不开手机了,可以说是手机不离手,孩子们自然也就离不开手机了。

这个问题辩证的说,也不一定是坏事。它说明了现代的移动工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位置。以前我们总说,别玩手机了。实际上这样说是不准确的。

看到很多人手里永远在拿着手机,他真的不是在玩手机,很多人就是在工作。不少公司,老板和下属之间要随时联系,联系的工具就是手机,如果你放下手机两个小时,老板两个小时找你找不到,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中层和下属之间的联系也是靠手机。老板布置的任务,中层要布置下去执行,试想一个员工,如果5个小时手里没拿手机,会是一个什么情况?不拿手机,关系到,你还要不要保饭碗的问题。

现在银行,为什么很少有人排队,而排队的都是一些很老的老年人?因为除了他们,其他人基本上不去银行了,存款,买理财,转账,所有的事情全在手机上进行,所以你说他在玩手机的时候,他很可能在银行的APP上转账。

孩子同样离不开手机。咱们只说这次疫情当中,就连幼儿园的课程都上线了,孩子必须抱着这个手机,预习作业,听课,完成作业。甚至老师的通知,都是通过家长接收手机的信息来完成的。

手机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位置太重要太重要了。如果说,我丢了100块钱,或者1000块钱,都不一定有比丢了手机,更着急。

家长哄孩子的工具也经常是让孩子去看手机,家长也知道看手机对孩子眼睛大有影响,可是依然要用手机。

所以,孩子离不开手机,是因为大人时时离不开手机手机。

我是宁老师,专注幼儿和青少年教育,欢迎关注我。


宁老师说


手机智能化时代,我们的生活和它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离不开手机,在手机上工作、交流、联络朋友、付款、转账……它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也带来了伤害,特别是年轻的父母,经常一边哄孩子一边看手机,以至于很多孩子刚刚会爬就去主动抓手机,再大一点会沉迷手机!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模仿的威力

他想看看每天父母一睁眼就离不开的手机里到底有什么?

第二:手机的便利

现在很多父母、老人都不知道怎么陪伴一两岁的宝宝,和宝宝玩什么?于是就把手机给孩子看,发现是一个简单的方法,电子保姆应运而生!

第三:电子产品的魔力

不得不说,电子产品手机、pad里边的确有很多吸引小孩子的东西:有趣的动画片、儿歌、游戏、也有的宝宝是在上面学习,丰富多彩的内容的确给孩子带来很多学习知识的机会!

虽然我们不能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为洪水猛兽,但是对于小孩子还是要有所控制,家长要注意:

一、1岁以内的宝宝尽量不要看手机,家长多陪陪他们做游戏、玩玩具、说话……

二、3岁以内的宝宝每天控制在10~20分钟之内,家长要多陪他们亲子阅读纸质书籍、多去户外玩耍

三、对于更大年龄的孩子,也要有所节制,每天和孩子做好约定:看多长时间,家长要说到做到,坚持原则!不要放任孩子!

总之,孩子沉迷手机,多半是因为家长没有时间陪伴他们,孩子没有找到比手机更吸引孩子的事情!


蒙森的生活漂流记


孩子之所以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主要有以下两大因素:

1.受周遭环境因素影响

特别是年龄较小的孩子,看到爸爸妈妈经常把手机捧在手机,目不转睛的盯着它看,偶尔发发出震耳欲聋的笑声,诱发了孩子对手机的向往和期待——手机里头到底有啥?为啥能够让父母或身边的人如此着迷?

于是,想要玩手机,变成了年龄较小的孩子的一种渴求,而这种渴求其实源自于父母以及周遭环境的影响。

再比如,青春期的孩子,性格比较敏感,容易受到同龄人的影响,这个时候,如果他的同学大多数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手机,他从内心里也渴望拥有自己的手机,就像有一个孩子所说:“我的同学都在手机里看电视剧、玩游戏、刷视频……但是我没有手机,我啥都不知道,所以他们都不跟我交往!”;

换句话说,孩子之所以离不开手机,其根本原因在于,孩子离不开他周遭的环境,他渴望融入周围的环境,渴望被周围的人所接纳,因此,手机成为了他“合群”的敲门砖——至少在孩子心里是这么认为的。

2.受父母错误管教影响

不少父母,由于忙于工作,没有重视家庭教育以及亲子沟通及技巧的提升和学习,对孩子的教育,往往不自觉地遵循原生家庭(上一辈父母)不合时宜的管教模式,例如:批评、否定、打击、训斥、唠叨、说教、责备、打骂等等,其结果必将导致孩子内心产生极大的不满以及烦躁、受挫的情绪;

而当孩子内心不爽,有了极大的受挫情绪的时候,他就有了“逃离现实”的需求,哪种方式既能够满足孩子的这种内心需要,又可以方便快速获得呢?

手机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不管是短视频、电视剧、小说还是游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快速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并且不断通过各种画面、声音、动态信息等手段,麻痹孩子对现实不满以及烦躁的感受,随着父母错误管教的“毒害”越大,孩子自然也将在手机游戏成瘾的泥潭中越陷越深,且无法自拔。

父母以身作则并掌握正确科学的管教方法

因此,想要改善孩子对手机游戏越来越依赖的局面,仍旧要从父母以身作则(在家庭中减少玩电子设备的时间)以及建立正确科学教养观念入手。

就像有一个妈妈,一旦回到家,就把手机放下,甚至直接关机,把时间腾出来真正的陪伴孩子以及家人,倾听孩子的心声,强化孩子的积极行为,帮助孩子从现实生活中,感知以及获得自我实现以及自我认同感,帮助孩子建立积极正向的思维模式,提升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唤醒孩子的内在动力,重塑孩子的梦想……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满足孩子内心的情感以及自我价值诉求,从源头削减孩子对手机游戏的依赖。


廖老思


你好,为什么现在的孩子离不开手机?

第一,是因为环境。

现在不要说小孩了,大人都离不开手机,因为手机实在太方便了,平时我们大人都抱着手机不停滴刷呀刷的,小孩子看到大人们都那么喜欢手机,而且里面的色彩又丰富,声音好听,即使一两岁的孩子都会忍不住被吸引的。

第二,是因为家长。

很多家长平时工作很累,或者很多妈妈每天家务忙不停,如果孩子这时候找家长们玩一下,可能他们就会扔给孩子一台手机,孩子们就能自己待上好久好久.......

其实呀,现在总说孩子们有“大自然缺失症”,天天只和电子产品打交道,我们大人又何尝不是呢?要改善这个问题,只能是我们大人以身作则,带孩子阅读、运动、玩一些亲子游戏,只有我们认真的陪伴,孩子们会戒掉手机的。

谢谢。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8251314fd3514043b9f0d0a61126b963\

热爱生活的妈妈


你好很荣幸回答你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快速发展。现在的生活几乎都离不开手机,所谓衣 食 住 行 通,里面的通就是连接信息的纽带和桥梁。而如今年龄到了16岁甚至更小的孩子基本也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手机。

现在的孩子们基本都宅在家里面,在家里面作业做完也没什么事情了。就自然的拿起手机玩了。

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

1:多带孩子出去玩玩,让孩子发现外界的乐趣。

2:只要孩子在身边就轻易不拿出手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3:和孩子商量好玩手机的时间,必须严格执行。

4:看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多多培养孩子的兴趣。

5:给孩子讲讲一直玩手机对孩子本身的危害。

6:多带孩子去他的同学朋友家里。

大招就是给手机设置独立密码绝不能让孩子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