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缺失影响退休工资怎么办?

张缘由


职工档案,是老工人们退休待遇审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的年轻人说,都什么年代了,还看职工档案干什么?说实话,没有职工档案,谁能知道你过去干的是什么?

职工档案有什么作用?

(一)补全个人信息。现在的社保系统,一般只记载着用人单位、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到账钱数、个人账户余额等一系列因素。但是跟职工待遇相关的很多因素,是没有记载的。而且社保系统输入的因素,是以企业自主申报为主,社保部门无法一一核实,只有在退休的时候才会拿出档案来一一对照。

过去没有实施电脑系统的时候,我们是以职工档案中的职工劳动手册记载缴费记录的。这些信息都是熟悉,输入电脑还往往不准,容易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为了保障职工社保信息的真实性,退休再审一遍职工档案也成了业务必要。


(二)确认退休年龄。2020年退休的老人,多数是出生于1960年到1970年之间的,他们的出生年月是以档案记载为准的。大家都知道有身份证号,以身份证号为准不行吗?我们的身份证号是1985年9月6日实施的《身份证条例》才要求建立起来。对于身份证的建立,都是通过一次性信息采集方式来完善的。

很多人的身份信息采集不完善,比如很多老人的出生年月都是以阴历为准,实际上应当通过万年历找到阳历的。而且,登记的时候经常有出差错的情况,比如我的身份证号6月30日出生却被登记成6月3日。

根据1999年原劳动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年月为准。因为职工档案是劳动者入学、就业的生成的材料。最初是什么时候入学就业的?就按什么时候来推断退休就可以了。毕竟即使当时谎报了年龄,自己心里也有准备未来的退休事宜了,而且这也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当然,近年来出生的孩子电脑信息记载的更具准确性,他们未来退休就没有必要看这些职工档案了。

(三)视同缴费年限。我们国家1986年10月开始在国营企业实施劳动合同制,在那之后进入企业的工人,都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缴纳退休养老基金。1991年,全国推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各地实施养老保险缴费。

对于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的固定工人,他们可以凭借职工档案中的有效记载,对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除此之外,还有上山下乡知青、复退军人、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凭借职工档案视同缴费。

《社会保险法》规定,视同缴费期间的社会保险费由国家承担,个人不需要缴费。这是非常划算的。

职工档案丢失怎么办?

但是,总有一些人到退休时才开始找职工档案。由于时间过去了很多年,档案的流转非常复杂。职工档案找不到了怎么办?

①按顺序查找职工档案。一般来讲,职工档案是一个人一辈子的历史记录,包含了履历材料、自传材料、考核考察鉴定材料、奖励处分材料、党团材料、就业材料等等一系列的档案材料信息。说起来,对于其他人都是没有多少作用的,这种情况下应当顺着源头找。

从自己最后一次接触职工档案的单位找起。一般来讲,职工档案材料必须有严格的流转程序,从某个单位出转递到哪个单位去,由谁转递的,都会有明确的记载。

最好结果是被转移到了政府的档案管理部门,他们会尽职尽责的保管,一般不会再丢失。

②如果确实找不到怎么办?确实有几个别的职工由于单位破产或者倒闭,最后职工档案确实没有去向。这种情况下,为了办理退休,我们需要的是查找我们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材料。一般来说在就业部门办理的招聘人员登记表、社保每月会计的缴费记录、离开单位的解除劳动合同报告书等证据材料就可以证明我们在单位工作过。一般相关的就业、社保部门都有业务档案存档。

如果涉及到一些固定工的招用工审批,一般应当有最初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对有关招用工进行鉴证,他们也有可能会保管当时的鉴证备案花名册。

如果我们确实什么都找不到,那么最终吃亏的可能是自己了,这种情况可真的是口说无凭了。


暖心人社


办理退休手续用的是人事档案,人事档案共分10类,分别对应着个人履历、自传材料、鉴定考核考察材料、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材料、政治历史审查材料、入党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录用任免材料、工资福利待遇及其他等材料。

办理退休手续领取退休金,就是人事档案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作用。人事档案中重要材料遗失,会影响个人退休待遇,但是遗失的材料,可以补充,具体渠道有以下几个:一是原单位存在的,由原单位协且当事人补充档案材料。二是原单位破产或不存在的,由上级主管部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也可以到当地档案馆查找补办。三是原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都不存在的,可以到当地档案馆查找补办。如果当地档案馆无从查找的,当事人可以对情况进行说明,在“接收档案缺少材料清单”里,进行说明存档。四是涉及学历、学位等材料,可以到学校补办。

办理退休,最重要的程序就是认定工龄,社保审档人员需要用材料一般是最早的那份即最原始材料,需要认定的材料有招工材料、转定定级材料、党团材料、报到证等。这些材料中,以最早的那份填写的出生年月和工作时间,作为工龄认定。如果这些材料缺失,可以通过第一、第二种渠道去补办,如果因年代久远,无法查找,需咨询当地社保,可否通过其它材料代替,或用其他材料辅助证明。




职场冮湖


档案缺失主要影响你的工龄认定,也就是视同缴费年限。我所在19年代理了一起档案(丢失)纠纷案件。目前,在社保局没有补档的说法,只能找原始材料(招工证明、转正定级材料、工资表、调令、工作证等),后补的说明、证明没有效力,结合这些原始材料(原件)社保局才能开会决定是否给你认定工龄。尽量向原工作单位、原主管部门、档案部门搜索当年的书面材料,而且该材料能证明你的工作履历是连续的。

如果不能搜集到原始工作材料,社保局不会给你认定工龄。当然,如果你有证据能够证明是单位将你的档案丢失,你可以到法院起诉(先走劳动仲裁,但仲裁委不受理),要求单位赔偿损失。


嘉安律所L林


楼主你好,档案缺失影响退休工资怎么办?档案缺失主要体现在自己的视同缴费年限这一方面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本身视同缴费年限,它没有实际缴费年限,所以说档案中的记载就是认定我们视同缴费年限的唯一依据,但是如果说你在1992年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能够有效的记录在自己的个人档案中,那么就会影响到自身的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缴费年限是决定计算今后过渡性养老金待遇的唯一依据,所以说你的视同缴费年限无法认定,那么自己的过渡性养老金待遇也就没有办法来认定了。对于档案的缺失,实际上是根本没有办法来弥补的。因为原始档案是怎么样记录的,我们谁也不知道,后续补的那么就会造成和原始档案有一定的出入,再加上社保部门也不会认可后续,以补办的方式来弥补这个原始档案缺失的问题。

所以很明显出现这个问题之后,那么你的这个养老金待遇受到影响也是很正常的。我们一般情况下自己的个人档案是要由原工作单位来正常的建立,并且正常的保管,那么出现这个档案缺失的主要因素还是由工作单位造成的,因为本身你所在的工作单位如果说没能够,正常的经营生产导致员工的个人档案没有能够正常的保存,然后就会造成档案缺失的问题出现。


社保小达人


这要看您的具体情况了,我把养老金核定的关键要素和主要材料的补充办法给您大致说一下,如果前面不感兴趣,那就从第四段开始看:

根据我国目前企业职工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影响养老金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工作时间和历年的养老保险缴费。核定参加工作时间是为了计算您的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那么啥是缴费年限呢?也就是您参加工作以来养老保险缴费的时段。这里有一个时间点,就是开始实施养老保险缴费的年月,在社保的术语叫做“统账结合”。各省、地市统账结合的时间不同,比如山东省除青岛市外,统账结合时间一般为1993年1月。所以在缴费年限上,“统账结合”后的缴费一般叫做实际缴费年限,就是说您实际交钱了(比如现在的在工资中由单位代扣代缴至社保局,社保局计入您的个人账户);“统账结合”前由于没有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那就视同您缴纳了,一般叫做视同缴费年限。两项加起来作为您的缴费年限用来计算养老金。

所以,档案缺失影响退休工资就两说了。第一,如果您是按照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又到达退休条件,本身就没有档案,因为您的缴费都是近几年的实际缴费,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养老金,有些地市社保局办理退休就直接根据历年缴费计算养老金了。

第二,如果您是在企业工作,按照企业职工退休,批退休时档案材料缺失,又不想认栽,那就只有一个字:找!找什么,怎么找,根据我的经验具体如下:

一是招工材料。这也分两种情况,统账结合前,如果您涉及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招工进入企业后犯错被开除等原因造成二次或多次招工,那您的参加工作时间只能最后一次招工开始算,之前的招工材料即使找到也不能计算视同缴费年限了;统账结合后,由于您个人账户中已有记载,那么这些招工都在90年代后了,这时候的招工材料往往都有多份,比如新招工人表有时候个人一份,社保局档案库也存一份,可以去社保局档案去找。这里着重说一下,即使没有招工表,招工花名册也可以。

二是临时工材料。这个比较麻烦,如果在正式招工之前在本单位从事临时工,也就是说在本单位临时工转正的,那么,依据原劳动部工资局《关于临时工被录用为长期工后的工龄计算的复函》(答复甘肃省劳动局 1964年8月20日 【64】中劳薪字第344号),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这样的话,您档案中如果有相关在本单位招工前从事临时工的记载,比如履历表和调资表等,如果您能提供相应的工资收入的材料,这就没问题了;如果您是在其他单位从事的临时工工作,又在本单位招工的,那么您之前的临时工经历也不算做连续工龄了。找了也没用。

三是知青材料。可以去当地档案馆去找。因为1979年改革开放前以阶级斗争为主,个人身份很关键。文革结束时各知青点对本公社的知青下乡材料都汇总到档案局了,无论您是下乡知青还是随父母下乡的子女,各知青点的花名册里面都有记载。

四是民办教师。可以去教育局档案处去找。这是最不好弄的一个。因为有些职工从教育系统转到单位后,民办教师的材料有些没转,而教育局档案不一定保存那么完整。针对这种情况有两个方法:如果您有当时民办教师的工资条等工资发放凭证,也可以;或者您认识的人确定是民办教师,他的档案里面有材料,如果他档案里面有花名册由您也行,或者原始的照片合影等材料里面有你,也可以。

还有其他的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赤脚医生”等和民办教师的差不多。五七干校、社来社去等跟知青材料收集方式差不多。

最后说一下,社保批退休对于补充工作经历的材料一般都要求是原件或者原件的复印件(加盖保存单位的公章),其他的后续开具的证明及人证都是不算的。

以上是工作中的经验,希望能够帮到您!


小狄狄看电视


首先,您如果没档案是不能办社会保险的,,所以要从原单位提出档案在户口所在地社保所办理,这件事比较麻烦,要先询问清楚您的户口所在地社保所,按他们的要求进行办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2f635fdf8294b26854cffa32fdf450b\

乐思萌萌


现在都是电子的扫描了,不会丢了。


扁逗


赶紧去补,找原单位,如果上山下乡或者参军的,赶紧找原单位或者当时上山下乡的居委会补,这些都算工龄的。有一套认定的依据,档案管理部门会给你提出来的。


谈笑阁


这是个很麻烦很复杂的事。要补,就得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查、去我证人证据,这事一般单位都不管,自己又没有这能力,很难获得预期结果,最终只能吃哑巴亏。


心平气和更快乐


请你去看看我的自媒体作品,专门为你回答问题的!谢谢。希望你能喜欢,不满意留言,直到你满意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