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首輔夏言,生前被封“上柱國”,為何被誣陷時無人求情?

嘉靖末年,整個朝堂因為嚴氏父子烏煙瘴氣,官員們結黨營私,不向嚴氏父子行賄,輕者丟官會老家種田,重者全家性命不保。這個時候,很多人都會想起上一任鐵腕首輔夏言。

鐵腕首輔夏言,生前被封“上柱國”,為何被誣陷時無人求情?

夏言協助嘉靖實現了“嘉靖中興”,大明朝迎來了20年的黃金髮展期,這20年,邊關幾乎無戰事,國庫充足,每年存銀多達500萬兩。他是唯一一個在生前就被授予“上柱國”稱號的首輔,就連張居正都是在死後才被追贈的。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他和嘉靖帝相當有默契,互相也有足夠的信任。但為何20年後,夏言卻被嚴嵩害死,除了嚴嵩的不擇手段,嘉靖帝的喜怒善辯之外,還有夏言自己的性格問題。

夏言年輕時儀表堂堂,因為明朝中後期的皇帝選任官員時,很喜歡以貌取人,所以丰神俊朗的夏言有副天生的好底子。然而和他風度翩翩的外貌截然不同,夏言是個比較直接的人,他說話從不繞彎子,也不懂得怎麼阿諛奉承,成日掛在嘴邊的就是民生疾苦。他胸懷天下,他一生讀書無數,最崇拜的人就是曾經輔佐大舜的兩位臣子皋、夔,他希望嘉靖帝能夠成為大舜那樣的明君,而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輔佐嘉靖開創盛世。

嘉靖即位之後,夏言向新帝送上了一份奏摺,抓準嘉靖帝厭惡宦官專政的心態,奉勸嘉靖帝不要詢問太監國家大事,而是應該通過內閣,避免宦官把持朝政。嘉靖帝對夏言大加讚賞。

大禮儀之爭是整個嘉靖朝官場的第一次大洗牌,夏言本是想要明哲保身,只要不表明立場,安分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但敏銳的他很快發現,嘉靖對官員的任免,完全看在這件事之中官員的態度。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夏言上奏嘉靖帝,請求實行天地分祭,也算是表明了自己擁護新帝的態度。嘉靖帝非常高興,將督建祭臺的工作交給了夏言。

夏言受到嘉靖帝的信任和寵信,很快遭到了內閣大學士張璁的嫉恨。張璁此人辦事非常有魄力,在嘉靖帝剛剛即位之初,為他排除了不少煩惱之時,在大禮儀之時也是竭力支持嘉靖帝。但此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缺陷就是心眼小,為了防止夏言將來有一日官做到他頭上去,他曾經多次鼓動言官誣陷夏言,然夏言並不是好欺負的主,對於那些文官的謾罵他絲毫不懼,甚至還能讓他們自己惹一身騷,受到嘉靖帝的責罵。

鐵腕首輔夏言,生前被封“上柱國”,為何被誣陷時無人求情?

另一方面,夏言修建祭壇完工之後,嘉靖帝非常滿意,加上夏言能寫得一手好青詞,張璁卻在這方面尚有欠缺,對於痴迷於道教的嘉靖帝而言,夏言能辦事和他也有話聊,很快就將夏言升職做了翰林學士,平時夏言不僅要給嘉靖帝講課,有的時候還會和嘉靖帝一同吃飯,張璁根本沒有辦法。

張璁這才算是徹底明白,自己和夏言根本不能比,為了避免夏言公報私仇,他找了個藉口辭職走人,他算是做了一件最正確的選擇。嘉靖十七年,夏言擔任首輔。夏言最得嘉靖帝重新的時候並不嚴嵩差,基本上夏言開口說要什麼,嘉靖帝都會滿足他。但夏言本身是一個非常會剋制自己的人,所以在手握大權之時,他並沒有迷失自我,而且位高權重的他,開始掃平朝中的貪官汙吏。

夏言最先瞄上的是嘉靖帝的寵臣郭勳,郭勳非常兇悍,當年張璁都要對他敬畏三分。夏言為了掰倒他,收集了很多他的貪腐罪行,甚至曾因為彈劾郭勳而被逼辭職。夏言是個非常有韌性的人,他屢敗屢戰,一封封彈劾信,將嘉靖帝逼得將郭勳關進牢房之中。夏言甚至還做了手腳,郭勳最終不明不白地死在了監獄裡面。

夏言雖然和張璁不合,但對張璁的反腐政策非常欣賞,他擔任首輔期間,不僅全面實行張璁留下的官員考核制度,還不斷進行更改,反腐倡廉,大力懲治朝中貪官汙吏。

夏言的種種政績嘉靖帝是看在眼裡的,但他逼死嘉靖寵臣,又手持大權,讓他感覺到自己已經無法控制這個曾經在大禮儀時小心翼翼表達忠心和擁護的臣子。無論是明君也好,昏君也罷,他們守的是“家天下”,他們依舊希望大臣們在制定政策之時,保的是皇家的顏面,保的是皇帝的舒坦滿意,而不是天下人的舒服。所以當夏言第一次忤逆嘉靖之時,就註定他會被嘉靖帝拋棄。

鐵腕首輔夏言,生前被封“上柱國”,為何被誣陷時無人求情?

夏言從不貪一分錢,當年張璁和夏言對著幹的時候,三番五次尋找夏言的把柄,但查不出他的貪汙證據。這在貪腐成風的明朝中後期是極為少見的。張璁在晚年時也很後悔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雖然一再說夏言可惡,但唯有清廉一事,他是敬佩的。

夏言性格上的倔強和剛愎自用很快讓嘉靖帝忍無可忍,而這個時候夏言一手提拔的嚴嵩站到了嘉靖帝的面前,他寫的青詞更加完美,也更懂得如何“體諒”皇帝。而這個時候的夏言呢,他只顧著打擊貪腐,整肅軍隊,從嘉靖手中保下一個個忠良的性命。掰倒郭勳這個軍中毒瘤之後,夏言更是嘔心瀝血寫出了軍事鉅著《御邊十四策》,那時候嘉靖帝對夏言已經有了很深的芥蒂,但對這本書依舊是讚不絕口。

可悲的是,在當時無論是君主還是同僚,都只看到夏言的孤傲自負,卻看不到他的能力和功勞。夏言這人總愛把醜化說在前頭,但人是非常心軟的。當年陸炳嚴嵩父子有大難時,夏言明明不想幫,卻經不住他們跪下懇求,最終還是救了他們一命。他這一救,卻沒有得到嚴嵩和陸炳的報答,反倒被他們認為夏言在擺架子、看笑話,最終讓他們下定決心要幹掉夏言。

嘉靖二十二年,夏言突然被罷官回家養老。這本來是夏言最好的結局,但嚴嵩上臺之後朝中內憂外患不斷,嘉靖帝不得不一封信將夏言喊回來救火。嘉靖二十四年,夏言重歸朝堂,懲治貪官,並且發現了一位將才曾銑,並且給予重用,指望他來收復河套地區。

鐵腕首輔夏言,生前被封“上柱國”,為何被誣陷時無人求情?

夏言以為,嘉靖是真的知道他的好了,後悔了,所以更加拼命地幹活;

嘉靖以為,夏言被罷官一次,應該曉得收斂了,希望他不要像從前那般強勢……

可現實並不如他們所願。

嚴嵩聯合官員汙衊夏言和曾銑勾結,陸炳拿出了關鍵偽證,一代忠臣和一代名將,就這樣被問斬。詭異的是,就是因為夏言的高傲自負,朝中竟然無一人為夏言說話。兩年後,曾經懼怕曾銑不敢出洞的韃靼可汗一路打到京城腳下,擄走了十萬多人。

夏言冤案在他死後18年,才被新帝隆慶平反。

夏言是個好官,他和很多我們身邊的能人一樣,說話不好聽,不懂人情世故,對自己和下屬的要求很高,與他們共事會覺得很有壓力。但實際上,他們從來沒有真正害過一個人,感情用事,特別心軟,容易被感動。能做一手好事是真本事,讓身邊的人感覺到舒服也是一種本事。但夏言終究是夏言,他做不來那些虛偽的事情,敢問歷史上哪個皇帝能一輩子看到他的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