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不在四處漂泊——羅田連載九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不在四處漂泊——羅田連載九

祠堂,又稱宗祠、宗廟、祖祠,習慣上稱祠堂。祠堂是供設祖先神主牌位、舉行祭祖活動的場所,是宗族的象徵。在原始社會後期已出現崇拜祖先的現象,周代有了宗廟制度,宗廟為天子所專有,宗廟祭祀是歷代王朝最重要的一項大典。民間建造家族祠堂,大約開始於唐五代時期。宋代朱熹提倡建立家族祠堂,每個家族建立一個奉祀高、曾、祖、禰四世神主的祠堂四龕,並從現田中每龕取二十分之一作為祭田,歲時由族長率領族人共同祭祀。明世宗採納大學士夏言的建議,允許民間聯宗立廟,此後宗祠遍立,逐步成了宗族祭祀先祖、處理宗族內部事務、執行族規家法、修編宗譜、議事宴飲的重要場所。

祠堂是族權與神權交織的中心。羅田人具有祖先崇拜的傳統,族人的冠禮、婚禮、喪禮基本上都在祠堂進行。族人之間或族人家庭之中發生了爭執,都要到祠堂中裁決。所以,祠堂在一定意義上又成了衙門,具有一族“公堂”的性質。隨著族內各房人口的增多和彼此經濟政治地位的變化,有的還建有支祠和房祠,奉祀直系祖先,讓子孫們知道本族的來源,記起祖先的功德。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不在四處漂泊——羅田連載九

羅田古鎮家族祠堂通常在祖先最先居住的地方改建。一般只有一間正廳,內設4個龕,龕中置一櫃,內藏祖宗牌位,4龕神位依次為高祖考、高祖妣和考、妣的官位、姓名字號。龕前設一矮長桌,擺放祭品。凡本族新添男丁要貼紅紙在柱上,上書×××長子(或次子等)、取名×××,以示到祖先面前報到。平日祠堂空屋可借給無住房的族人居住,有的族人的靈柩也寄放在祠中。族人去世,則送香灰入祠。

羅田古鎮各祠堂都有相應的管理規則,有專人負責日常管理和灑掃上香。族人不允許有損害祠堂的行為,損壞祠堂物件必須賠償公罰,婦女兒童不得隨意入祠,族人蓋房不得有礙祠堂風水。

由於羅田人外來移民較多,他們從祖居地遷居羅田,另開基業,形成新的分支和新的宗族,他們便在羅田建立新的祠堂,供奉最親近的祖先。舊時羅田古鎮最顯赫的祠堂當屬羅氏、向氏和劉氏等大家族。

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不在四處漂泊——羅田連載九

羅田古鎮的祠堂多在“文命”破四舊時毀壞,現在只有向家祠堂還略有遺址可循。近年來,隨著家譜、族譜的修訂和續寫,一些宗祠也有了新建和修復的跡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