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高新區發佈十二條舉措,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為進一步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濰坊高新區市場監管局推出12項惠企舉措,支持廣大企業克服困難,實現健康穩定發展。

一、優化准入審批服務。實行企業設立、變更、註銷登記及備案等業務“零見面”審批,推行“不接觸、不見面”服務,做到“網上辦、免費寄、零見面、辦成事”。同時對確有需要的申請人,保留現場辦理的特殊通道;對濰柴國際配套產業園、各園區、重點資本招商項目等設立服務專班,確定包靠責任人,提前介入,開展主動服務;建立規範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製作規範表述目錄,解決企業“填報難”等問題。

二、提升食品經營服務。對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採用專項服務方式,指導建立同業互幫機制,幫助企業儘快復工;指導督促各類餐飲食堂採取分時錯峰取餐或就餐、崗位送餐、盒餐打包等分散式用餐供餐措施,避免排隊打飯、面對面就餐,儘量減少人員聚集。引導餐飲單位恢復線上餐飲服務,按照網絡訂餐標準,指導餐飲單位開展線上外賣,積極幫助開展防疫措施,強化業務指導,嚴把各項食品加工工序,倡議開展無接觸配送服務,保障群眾日常生活和企業復工復產中的餐飲服務需求。

三、適當放寬特檢週期。對因疫情防控特殊情形無法進行定期檢驗或不能按期進行定期檢驗的特種設備,由使用單位在自檢合格和對特種設備管理人員、操作人員完成崗位培訓的基礎上,提出書面申請報告說明情況,經使用單位主要負責人確認,徵求相關檢驗機構意見且備案後,可延期檢驗,並在疫情解除後1個月內申報定期檢驗。

四、延長電梯維保週期。對疫情防控限制場所、歷次維保狀況好、安全運行狀況佳的電梯,維保單位與電梯使用單位協商一致,在保障電梯安全運行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或延長現場維保週期;有條件的可通過物聯網遠程監測系統實施在線實時檢查維護,或通過視頻等信息化手段運行遠程檢查維護。

五、強化計量技術幫扶。對各涉疫醫療單位實施“一對一”幫助,與醫療機構建立工作直通式聯繫,有送檢或提出計量服務需求的,特事特辦,協調計量技術機構即送即檢,優先保障救治儀器設備檢定需要。對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到期需要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經企業申請及時銜接技術機構上門服務,特殊情況下,可適當延長強制檢定週期。

六、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嚴格執行疫情防控期間支持性電價政策,對暫不能開工復工企業,申請用電暫停(恢復)、減容(恢復)以及變更基本電費計收方式的,可根據需要隨時辦理,並且電網企業對疫情發生以來停工、停產企業可追溯減免時間。對疫情期間復工、復產企業,原選擇按合同最大需量方式繳納基本電費的,實際最大需量超過合同確定值105%以上部分按實計收電費,暫停執行“超過105%部分的基本電費加一倍收取”等的支持性電價政策。

七、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扶持資金申報工作,利用省市兩級政策紅利,將復工復產企業通過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付出的基準利率利息減低至“零”。同時協助企業開展專利權質押融資,緩解企業復工復產資金困難。

八、加強項目包靠幫扶。優化知識產權、品牌、標準化職能。積極開展企業專利導航項目、製造業服務業高端品牌、山東標準、市長質量獎等項目申報,對優先復工復產企業,在符合申報條件時,優先推薦上報,並加大資助力度,幫助復工復產企業提升技術創新水平。

九、維護公平交易環境。密切關注藥品、醫療器械、糧油菜肉蛋奶等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化,嚴厲打擊藉機哄抬價格、囤積居奇、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圍繞藥店、大型商超等重點領域,聚焦口罩、消毒液、測溫儀等抗疫防護重點用品,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從嚴從重從快打擊商標侵權、假冒專利等違法行為,規範市場秩序。

十、創新消費維權模式。疫情期間,強化線上維權,運用“互聯網+”消費維權調解新模式。打通消費者和經營者的“最後一米”,暢通24小時消費者維權綠色通道,運用視頻、電話等“互聯網+”多種手段,優化消費維權投訴舉報流程,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保障經營者的正當權益。

十一、推廣畜牧產銷對接。全面推廣我省畜牧業產銷對接服務平臺,組織企業積極參與畜牧業產銷對接活動,幫助畜牧企業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引導產銷雙方及時有效對接,推動儘快恢復生產,穩定畜牧業發展基本盤,保障肉蛋奶等畜產品市場供應。

十二、發揮非公黨建引領。發揮非公黨支部黨建引領作用,引導非公經濟組織增強信心、復工復產,履行社會責任,誠信守法經營。組織非公經濟組織廣大黨員關鍵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紮實工作,在防控疫情第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彰顯擔當作為。

以上十二項措施執行期至疫情結束。上級業務主管部門出臺的相關支持政策,一併遵照執行。

(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張蓓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