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面對疫情,我思考著什麼?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

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劉慈欣《流浪地球》


當我面對疫情,我思考著什麼?

在家待了快一個月了,日子似乎被突然按下暫停鍵。

我看到別人經歷著生死與突如其來的變故;

我察覺世界慢慢安靜下來,我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

我在想······


1.不要等災難和疫情到來時,才去愛值得愛的人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個這樣的話題:居家隔離期間,你和家人的關係發生了什麼變化?

很多網友表示自己和愛人的溝通更多了。

常年加班出差的丈夫懂得了妻子獨自在家帶孩子的艱辛;

缺少溝通的夫妻也漸漸地有了共同話題。

過去,“世界末日”、“天兔”、“山竹”讓我們想起家人和愛人的好,我們會把每一通電話當成是最後一通電話,每一次見面都會緊緊相擁。

這次疫情,何嘗不是讓我們明白得更多呢?

當我面對疫情,我思考著什麼?



2.健康,是我們在社會上立足的資本

一個人到底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在這個社會立足?

這個問題,有太多的答案。比如:資源、能力和人脈等等。

但此次疫情給出了最直白的結果:人生的任何一個階段,拼的都是健康力。

逐步復工期間,有網友感慨道:

從來沒有哪個時刻,像現在一樣,讓我感覺此前過得太敷衍,

以後我要努力賺錢,認真工作和生活。

賺錢和健康的選擇和平衡是一個矛盾的命題。

大部分的我們,選擇了賺錢就會逐漸失去健康,選擇健康又會耽誤賺錢。

兩者都不難,難在如何把握其中的度。

當我面對疫情,我思考著什麼?



3.別忘了苦中作樂

這幾天看抖音,我就格外感慨。

抖音中,有太多苦中作樂的人。

有人在住院期間遇到了一生摯愛。

有人在病房內還不忘看書。在備受關注後,他更加希望大家把注意力放在一線醫護人員身上。

有在獨自在家給爸爸媽媽講解畫作的小女孩。

父母在一線治病救人,小女孩一人在家對著攝像頭“當老師”。沒有人回應小女孩的“講課”,她想念爸爸媽媽,還是傷心地哭了。

世界上普通的人很多,但有趣又有愛的人很少。


當我面對疫情,我思考著什麼?

看別人的故事,想自己的人生。

我想,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好好利用這段“被暫停的時間”,做力所能及的事:跟家人更多的溝通,把一件事堅持到底,看最後會是怎樣。

更多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