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知識體系,需要學會「思考」與「遷移」

構建知識體系,需要學會“思考”與“遷移”

近年才聽到人們說一個詞:知識體系。以前完全沒去認真考慮過這個詞到底是什麼意思,因為自認為書要讀得足夠多,知識要足夠多,才能夠成為體系。而我讀的書如九牛一毛,想要成體系還有些距離。

今天看了李叫獸一篇文章《為什麼你看了那麼多書,卻依然沒有洞見?》,我才反覆思量,構建知識體系的關鍵不在於書讀得多,而在於是否將讀過的書與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與以前瞭解的知識聯繫起來。

初看這篇文章時,腦子裡第一反應的是趙周老師的“RIA便籤”:閱讀,用自己的話複述,聯繫自己的生活,以前失敗的例子,以後可以用這個知識解決什麼問題;

看第二遍的時候想到李笑來老師說的“思考”:知道一個結論的時候,自己動腦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結論的過程有沒有漏洞和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結論到底有沒有道理;

看第三遍,第四遍,想起大元小師傅的一節分享課裡提到的一個詞:遷移。我們學到一個領域的知識,可以思考一下這個知識除了用在這個領域,是否還可以用在其它的領域?

這幾個人用的詞不同,但大體的意思,卻是異曲同工:我們在閱讀時,要學會思考,學會聯想,與自己的生活聯繫起來。這樣做多了,漸漸會發現很多知識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漸漸地,我們的知識體系也就構建起來了。

想到這裡,我發現我以前讀書的效率太低了,甚至可以說是完全沒效率。曾經有段時間看了特別多的關於情商,關於人際交往的書。但看過後,發現並沒記住什麼,也沒對生活起到什麼作用。

我一度懷疑,我在這方面就是個笨蛋,愚笨至極。但後來才發現,不是我愚笨,而是看這些書的時候,我根本沒有思考,沒有與自己的實際生活聯繫起來,想要消化這些知識都難,更別說去運用了。

後來我看育兒書,有意識地將學到的東西用在孩子身上時,才真正體會到這些書的妙處。比如有些書裡提到“共情”,就是充分理解孩子,與孩子產生一樣的情緒,這樣才能更好地與孩子溝通。

以前孩子因為什麼事哭時,我有時候會不耐煩:這麼點小事也哭。一個男孩子,這麼愛哭……

後來刻意用“共情”來解決:我知道你是因為XX而哭。我想你是不是因為XX而哭?……只要表達對他情緒的理解,後面都無須再做更多的動作,他自己慢慢就緩和下來了。

後來我想,“共情”可以用在小孩身上,那可不可以用在大人身上呢?丈夫、公婆,朋友……

當我像對待孩子一樣表達我對他們的理解時,發現,這個方法,用在任何人身上都適用。

後來聽大元小師傅的分享,瞭解到“遷移”這個詞,我想,我將小孩管教領域的東西運用在大人身上,不就是一種遷移嗎?

這個也就是李叫獸的文章裡說的:這個知識可以用於做哪些事?還有呢?還有呢?多問自己幾個“還有呢?”也許這個知識可以被運用到更多領域。

當某一天在其它領域看到與“共情”類似的言論時,我馬上可以想到“共情”,我想,這也就是一種知識體系的搭建吧?

只是現在這種搭建還太少。原因在於我以前思考得太少,發散得太少,這也是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正如李叫獸所說:肌肉增長需要大量的刻意練習來刺激肌纖維的生長,而洞察力等能力也需要大量的思考、練習和探究,來刺激新的大腦補綴突觸的增長。

構建知識體系,當然需要多看書,但也並不是一味地多看書,而是在看書中多思考,多發散,聯繫實際生活,進行遷移。日積月累,定能成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