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典型的後哥特式特徵

導語:十三世紀和十四世紀之初的佛羅倫薩城是一座欣欣向榮、富有生命力的城市。那時,意大利的許多城市都在經歷著城鎮化這一過程,佛羅倫薩也不例外:在這兩個世紀中佛羅倫薩的人口數翻了一番。但是,和其他城市相比,十四世紀的佛羅倫薩除了人口激增之外,國際貿易往來與金融財經領域也在蓬勃發展。新興的由銀行職員與商人組成的資產階級開始取代舊時代的貴族家庭,漸漸成為權力的中心。這一新興階級的出現也使得社會結構開始變得更加複雜,處於一種微妙的平衡狀態之中。

而這一階段的藝術與建築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這個複雜的社會環境下, 藝術定義著人與各式各樣的社會組織、宗教教會等之間的關係。而逐漸富裕起來的城市也為藝術的茁壯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沃土,許多公共的建築也得以開工建設,例如當時的新政府德拉希諾里亞宮等等。

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典型的後哥特式特徵

德拉希諾里亞宮(the Palazzo della Signoria)

公共財富的象徵與展現

在佛羅倫薩這一繁榮發展的時期內,教會與國家的關係可謂是緊密相依、不可分割。公共財產和資金常常用於宗教建築和中心的建設,例如蜚聲中外的"花之聖母"大教堂。

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典型的後哥特式特徵

"花之聖母"大教堂

教會中的許多修道士想要更多世俗和物質上的財富,因而他們開始住在城市裡,在城市人群中傳教。為了更好地滿足這部分人的佈道需求以及翻新原有的教堂,政府的一些資金和補助也源源不斷地流入教會。

建築的資金來源除了政府和教會,一些行會和私人贊助商也相當活躍。他們為這些極具藝術價值的建築內部的裝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專業的行會和商會組織常常負責以繪畫和雕塑來裝飾各種建築,許多神父、修道士和修女僱傭起藝術家,希望他們以虔誠的祈禱者以及宗教經典為素材進行創作。史無前例的是,富裕多金的個人和家庭甚至可以買下一個小教堂的使用權和裝飾權,按照他們自己的藝術喜好和品位對其進行裝修。

當然,十四世紀佛羅倫薩的藝術不僅僅止步於此,除了作為公眾財富的象徵和城市美化的重要工程,頻繁出現在繪畫和雕塑中的神學形象和虔誠的參拜者也深深影響著人們的內心。與前幾個世紀相比,意大利的佛羅倫薩人更加註重反思個人的精神世界與宗教信仰,可以說,在藝術創作的潛移默化之中,神學在他們心中更加散發出聖潔的光輝。

拜占庭風格的顯著影響

如同當時意大利的許多其他城市一樣,拜占庭帝國的藝術特徵和創作風格深深影響著佛羅倫薩。這一時期的圖畫甚至被稱作"意大利式拜占庭風格"(Italo-Byzantine),這一名稱生動形象地反映出包括科波迪•馬柯瓦多(Coppo di Marcovaldo)以及許許多多無名畫家在內的藝術創作者們借鑑異域風格,而且運用巧妙,描繪出具有意大利獨特風情的作品。

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典型的後哥特式特徵

畫家科波迪•馬柯瓦多的作品

在繪畫方面,拜占庭風格影響的具體表現則是大多繪畫作品以閃耀的金色為背景,修飾和凸顯人物輪廓的線條非常明顯,就像拜占庭帝國的很多標誌物和拼花圖樣一樣。這些相當華麗的人物形象描繪法對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相當有效,他們雖然有些抽象,但仍然不失藝術張力。

此外,許多基於故事的繪畫也紛紛出現,儘管這些繪畫不對故事進行深入的闡釋或者再創造,但其生動的表現形式依舊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觀眾。

新風格與形式的出現

十三世紀晚期,大部分的意大利城市開始擺脫"意大利式拜占庭風格"(Italo-Byzantine)的影響,一些新風格和新元素開始出現。意大利的錫耶納似乎最早出現了這一萌芽:畫家們和雕刻家們開始探索不同的視角來描繪人物特徵。

在佛羅倫薩,藝術家契馬布埃在勾勒空間與突出人物時,選擇利用光線和光影的層層遞減的效應,可謂是打開了一扇藝術創新的窗戶。這些來自不同城市的不同藝術大師們的想法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在整個意大利產生了非常廣泛而深刻的影響,許許多多的藝術中心建立起來,連接成網,彼此之間也在取長補短、不斷溝通,促進著意大利藝術界的繁榮發展。

十四世紀:喬託與其後繼者

隨著十四世紀這一全新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佛羅倫薩藝術家們加入到獨特風格的形成和創作中來,喬託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對處於萌芽狀態的新興潮流進行廣泛觀察與總結,並且不斷髮展成熟。

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典型的後哥特式特徵

佛羅倫薩藝術家喬託

早期的意大利藝術作品中對神的形象描繪較為流行,且大多數都是出現於金碧輝煌、氣派非凡的建築背景之下,與塵世人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而在喬託的畫筆下,神聖的宗教人物形象和著名的宗教故事似乎是發生在普通人的身邊,不在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喬託為這些宗教形象的背景設置作出了本質性的變化,但在表現形式上,喬託的畫風仍然以美輪美奐、光彩奪目的特徵作為基調。

除此之外,喬託的藝術作品對空間與視覺也進行了標誌性的創新。經過喬託對畫面的精心設計,在他的許多作品中,觀眾往往會產生一種可以走進畫中、與畫中人物處於同一空間的奇妙錯覺,例如他的名作《在金門的會面》。

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典型的後哥特式特徵

《在金門的會面》

喬託還在一個規模巨大的藝術工作坊擔任老師,他的門下吸引著許許多多的弟子和助教,而他們的創作風格自然而然受到著喬託的影響。事實上,在喬託辭世後的幾十年裡,他的得意門生們承包了大量的藝術過程與建築展覽等等使命,使得"喬託風格"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風靡一時。

儘管在十四世紀中葉,一些藝術家的創作風格開始偏離喬託定下的基調,開始描繪結構較為複雜、視覺效果較為擁擠的畫面,一小部分藝術家甚至又迴歸了十三世紀流行的、以裝飾性著稱的"意大利式拜占庭風格",但他們的影響遠沒有超過喬託本人和他的弟子們。

總體而言,喬託的深遠影響一直持續到了十五世紀早期,十四世紀的意大利藝術,從某種程度上說,是喬託的時代。

結束語:本文以十三至十四世紀時期意大利的藝術與建築風格為主題,選取了當時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佛羅倫薩,以介紹其社會背景和政治經濟狀況為切入點,進而深入分析其藝術風格的發展演變過程,包括十三世紀的"意大利式拜占庭風格"以及十四世紀藝術大師喬託的深刻影響,為讀者瞭解意大利藝術發展史提供了最核心的概念與人物介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