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漫威的电影接近玄幻却没人挑错,而国产科幻却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那时动漫


漫威电影接近“玄幻”是因为其本身就不能单纯的归结于一部“科幻电影”的设定,更多的其实“科幻”元素仅仅只是漫威电影的一部分。

所以,从一开始这种对比就是有偏差的。

这一点咱们可以从近11年来,漫威电影宇宙的各种背景元素设定来参考,典型的——

在漫威宇宙中,你要说它是科幻片,没错,因为在漫威电影中我们的确能够从“钢铁侠”、“美队”、“战争机器”甚至是克里帝国和斯克鲁人之间的战争这些角色、剧情等设定中看到不少科幻的元素设定。

但是,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本身漫威电影除了这些科幻元素设定,其主要的故事世界观是源自一种包含了科幻元素在内的奇幻电影。

因为除了科幻在内,我们还能够在电影中看到更多的,诸如,雷神支线这类有北欧神话故事的元素在内。

这时候你要在用科幻的眼光来看漫威,你就会觉得很扯,但是如果你用“奇幻片”或者是干脆是“西方神话”的角度来看,你就会觉得,其实这就是将西方的神话套上了一个现代的背景而已。

这点就好比——

美剧《美国众神》中将奥丁、火神这类旧神以及互联网、科技这类的新神一起放在现代故事中互怼的套路一样。

所以,大体上来说,漫威电影本身是一个多元素标签构成的产物,你单纯的去用一个题材的标签来概括,这就是不对了。

而对于另一边的国产科幻片来说——

就笔者个人观点,其实要走的路还有很长,但是,现如今我们也可以从一些作品中看到,国人正在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科幻片”道路。

典型的例子就是《流浪地球》。

116W+人的评价,评分维持在7.9分,你要说他是烂片,笔者一万个不认同。

对于这部作品,喜欢的人觉得很好,不喜欢的人觉得很扯,其实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表现。

因为,即便是排在豆瓣top250榜单电影榜首的电影,照样会有不少人觉得它是“烂片”。

但是就个人来看,其实流浪地球很大程度上,走的就是一条类似漫威但是又不是漫威的道路。

说它和漫威类似:

其实指的就是《流浪地球》本身很多设定,看起来都已经超出了一定的科幻片范畴,偏向于类似漫威的这种奇幻+科幻的路子。

比如,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在太空流浪的设定,这在很多认为科幻片就应该有科幻片的样子的影迷眼中,就会觉得很扯,因为缺乏所谓的“理论依据”,整个设定,有各种漏洞。

但是就像笔者所说的,熟悉漫威电影的影迷看到这就会觉得还好,甚至觉得很有咱们自己的想法,因为在漫威宇宙的设定中,星球也可以有自己的意识思维,甚至可以自行在太空流浪(参考,星爵老爸伊戈)。

说它和漫威不同:

则指的是《流浪地球》中,具备了很大一部分偏向于未来风格的硬科幻设定。

比如,点燃木星的设定,这种想法在笔者看来,某种程度上就要比漫威电影的一些设定来的更为天马行空,更为刺激。

所以,对于《流浪地球》这类的国产电影,我们想去用一种标签来将其定义,同样本身也是不可取的。

更多的我们其实应该寄希望于,这类影片能够衍生出一种我们自己科幻类电影的风格套路。

换句话说——

人家漫威,整个宇宙都能够化为人形实体,咱们自己的科幻宇宙为什么就不能“开个地球”、“点个木星”呢?

所以,每个人的看法不同,我们很多时候不能去强求,这或许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的出发点就已经偏差了,你这时候再妄想殊途同归,怎么可能呢?

当然,这里同样需要知道的是:

并不是所有的国产科幻片都是“流浪地球”,对于流浪地球来说,本身有机会能够开创一条基于科幻、未来有机会媲美漫威宇宙的不同路子。

但是对于其他一些科幻界的“手撕鬼子包子雷”这类操作的作品,就是纯属在挑战影迷的智商和底线罢了。

更多精彩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质上不是什么软科幻、硬科幻、玄幻、幻想片的区别。

本质上是中国综合国力尤其是军事实力、综合科技大幅度提升后,某些国人内心跟不上这个幅度而已。

在一些国人眼里,中国是落后的代名词,是山寨跟风的代名词,出一个赶上好莱坞工业水平和科技内涵的影片,出乎这些人意料之外了。

因为这些人已内心已经屈服于近百年西方强大并主导世界的科技、经济、军事、舆论等方面,并从内心希望放弃自己民族的传承,放弃自己民族的文化来迎合甚至投入西方文化的怀抱。

然后你把这些人的自认为投入西方文化怀抱而带来的那一点优越感从天上拉到地上,那他是会跟你拼命的。

这个不光是科幻电影方面了,这是全方位的打压与斗争。所以你能在各个有交流的地方看到:有污蔑中华文明的,有污蔑中医文化的,有否定中华历史的,有给历史罪人翻案的,有鼓吹全盘西化的,有造谣抹黑中国科技和科学家的。这些人在各个平台你都能看到他。

仅此而已。


我的煎蛋去哪了


题主的疑问在于“双重标准”。没错,双重标准是存在的,但和题主所想的可能刚好相反。大部分国内观众对外国科幻电影更严苛,对国产科幻电影更宽容,这才是“双重”的真相。

但话又说回来,题主说的现象确实存在,原因如下。

软硬有别

还是拿漫威电影举例。此类电影背景本身就是不完备的,编剧留下了很多可以调整的空间。

比如说噬元兽的能力极限在哪里,能否直接吞下灭霸?
心灵宝石那么牛,为何不直接控制半个宇宙自杀?
美国队长见谁都是五五开,但他只是一个稍微强壮点的人类啊,让其他英雄怎么办?

这些地方,你可以说是bug,也可以认为是此类电影不得不设下的后门。随着角色更新换代,人物关系越加复杂,编剧要在观赏性和逻辑性之间找到平衡就越难。“bug”成了最靠谱的解决方案。

但硬科幻对“bug”十分审慎,通常一部电影只能有一个核心“bug”。比如说太阳400年氦闪是一个不符合现实的设定,但只要后续的故事能够自圆其说,观众就不会对这此不满。

反过来思考,如果太阳不氦闪,地球流浪就没有充分的理由,所有后续情节都会变成无根之木,拍得再好也是空中楼阁,不能令人信服。

如果《流浪地球》拍续集,导演仍然必须百分之百地遵守上述设定。你可以拍成番外,故意不表现某某设定,让观众自个琢磨;但一旦表现了,就应当从一而终。

而如果是软科幻,大可把上述设定改成“九头蛇阴谋论”,然后引出对抗阴谋的新剧情,观众也看得不亦乐乎。

作品仍有提升空间

即使是《流》的狂热粉,也不敢拍着胸脯说这电影毫无瑕疵。而观众是买了票找乐子的,没有“善意点评”的义务。如果电影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骂起来难免有点狠。

但骂得最凶的那部分评论者,其实不是普通观众,而是某些逐流量而居的小编。他们会抓住《流》的瑕疵,把讨论上升到价值观高度。其实这不是影评,是耍猴。


虎皮青猫的小窝


首先,因为漫威的电影就是玄幻。

我们来看看漫威电影的设定:方舟反应堆,这是整部电影里最科学的设定。(不要提鹰眼和美国队长,他俩在漫威宇宙就属于“正常人”的范畴。)但事实上,钯元素不能制成反应堆。

当然考虑到物理学正在发展阶段,说不定我们对元素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对吧。我们看下一个,绿巨人。伽马射线导致变异。这个其实说得通,放射性物质的确可能导致生物变异。但是变异后的绿巨人好像变重了一点,违反物质守恒。

但是也可能他没变重,只是膨胀了。下一个,雷神。他是个外星人嘛,所以身体异于常人是正常的,我们不讨论。但是锤子,锤子就很奇葩了,锤子上面有奥丁的诅咒。哇,这就有点。。。玄的气息。

好,我们就当他是用脑电波控制的高科技。看下一个,奇异博士。魔法都出来了,你告诉我这是科幻?

没关系,在不了解科学的人眼里,科学就是魔法。看下一个,六大原石。原来宇宙大爆炸之后,不止产生了几大基本粒子和各种射线,还产生了一种叫原石的东西。每一种原石都代表一种宇宙的基本属性。力量、现实、时间、空间、灵魂、心灵。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我想起了欧洲的四元素和中国的五行学说,蒙昧的中世纪的人民的YY。


如果这叫科幻。《西游记》也是科幻。你看,你就把天宫当成一座空天母舰,金箍棒用的是类似蚁人的缩小技术,孙悟空是个变种人所以能翻跟斗翻那么远。所以我国其实早就有了媲美欧美的科幻作品:《西游记》。《西游记》的瑕疵多不多,多如牛毛。却鲜有人喷,为什么?因为那不重要。漫威也是一样,霍金要是纠结为什么大爆炸会产生六颗原石,他早就气死了。

说回《流浪地球》,喷《流浪地球》他得有个参照。参照谁呢?我不否认,有相当一部分人他就参照《复仇者联盟》、《变形金刚》。你说这不是缺心眼儿吗?但是没办法,这部分人的理由很充足:不够爽。你看《复联》《变形金刚》,汽车怎么变成人的重要吗?打得爽不就行了?

另一部分经常读科普读物的,学历高的,看过很多优秀的科幻电影的,则是参照《2001:太空漫游》《星际穿越》这些电影。和这些电影比较,流浪地球缺乏什么?缺乏深度。《2001:太空漫游》中有方形石碑这个bug,但它带来的对人类起源的思考足够深邃。《星际穿越》仔细找也有bug,但它的烧脑掩盖了他的bug.而《流浪地球》有什么?它只是一部普普通通的工业电影,看完之后几乎没有回味,更没有二刷的兴趣。

再有就是仅仅就一部电影来评判,不考虑科幻这个因素。那么在电影界,艺术类的电影我们不比,比《霸王别姬》你也比不过。我们就比商业电影,在表现力上,《流浪地球》比得过《英雄本色》吗?看过《英雄本色》多少还记得几个主角演技炸裂的瞬间,《流浪地球》有吗?剧情的流畅度上,《英雄本色》一环扣一环,浑然天成,《流浪地球》呢?为了叛逆而叛逆,为了哭而哭,尴尬的煽情,绝不打磨的台词。


《流浪地球》要想不被喷,我觉得做到一点就行了。宣传的时候,不要把中国第一部国产硬科幻这几个字写那么大。不如就写:一部你不容错过的爆米花电影。保证不会有那么多人纠科学设定上的漏洞。那样的话就卖不到那么高的票房喽。因为电影的票房有多少是在打爱国牌,制作人自己心里也清楚。打了爱国牌,自然就有人不满,你拍电影就是为了赚钱,为什么要唱那么高调?没人说科幻电影不能有硬伤,但你既然用硬科幻这三个字来宣传,观众自然要好好鉴定一下你到底有多硬?

《流浪地球》开了一个好头,但仅仅只是开了个好头而已,往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果《流浪地球》是国产科幻的巅峰,那将是中国电影的悲哀;如果不是,那说明缺点还真不少,观众花了票钱看了电影,喷一下又怎么了?就我个人的观点,流浪地球中规中矩,不是烂片,但令人耳目一新的亮点,抱歉,我没发现。这时候就有反对者说,你怎么不去拍,是的,我不会烧菜,但你烧的菜盐放多了,我不能说?又有反对者说,为什么不鼓励一下国产电影,我鼓励了呀!我买了票。还有反对者说,你不爱国,崇洋媚外,你是跪久了!这个嘛。如果同样的剧情好莱坞来拍,我连票都不会买。爱国什么的,拍电影难道不是为了挣钱,电影票钱也没进国家口袋里呀!


傅科摆


虽然同属于科幻作品,但是两种属于不同的科幻领域,漫威的科幻电影属于软科幻,而国内的科幻片应该是指《流浪地球》吧!《流浪地球》严格意义上属于硬科幻,这两种科幻的分界线很模糊,只能粗粗归类。



不可能把两种类型的科幻用现实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或者在近期内,能够实现的科学幻想来考证它是否属于哪一方面,因为两者穿插太多,大概能够分类的,软科幻中可能又带着一点超乎寻常的想象,更加偏幻字一点,而硬科幻,则更加偏科字一点,在硬科幻分类中,如《星际穿越》《地心引力》这些则偏科一点,而《复仇者联盟》《超人》《环太平洋》则偏幻一点,而有些科幻电影则不好分类,可能两者都有。



国外的这些科幻作品,如果认真挑起来,不符合科学常理的地方很多,但为什么没有人挑呢!哪就是大家都知道这种情况,也就看过热闹,没有太过在意,而国内的《流浪地球》上映之后却被说不科学,挑刺的人太多,我想这应该也是某种不自信的表现,对自己的东西没有信心。



《流浪地球》纵使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对于自己的东西,总是喜欢贬低,虽然挑出错误更有利于发展,但我们也要适当鼓励,就像一个小孩子考试得了八十分,离一百分还差得远,我们不要揪着错误的不放手,而是多加鼓励,说不定,下次就有更好的进步了呢!鼓励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国内的有些观众就对于《流浪地球》太过严格,也太过较真了!如果真的挑刺,就是被大家认可的《星际穿越》这种硬科幻,认真起来,也能挑不少刺出来。



所以,我认为,不管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大家看看就好,没有那必要较真,科幻不是科普,科幻电影是允许大胆假设的,没有谁能够做到真正的硬科幻,如果真的这样,哪就没有必要在科字后面加幻了!直接就是科学知识大电影,现在的科学技术,那一样不是在大胆假设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所以电影看开心就好,没有必要去纠结里面的情节是否合理,如果太过在意,那样就失去了看电影的意义,还不如直接看科教知识来得方便。


影视闲谈


喷子的思想不是用普通人的思想去理解的,就像是狗咬人不是取决于你是不是个好人,而是要看它是不是条好狗。

科幻电影不一定全要符合科学,想要看符合科学的去看纪录片,往往就是有些喷子,什么都不懂就在网上查一查一看有漏洞不分三七二十一就开始喷,你这么牛怎么不去当科学家,为社会做点贡献,在这里污染网络环境干什么,科幻电影是观赏的,娱乐大众的,国家的科研项目不会拿这些东西当素材参考的。

其实中国的科幻电影之所以没能崛起就是这种批判性的人才太多了,不能给国产科幻电影一点宽容的空间,没有哪个事业是一开始就尽善尽美的,美国的科幻电影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才慢慢成熟的,不过今年《流浪地球》还是让人看到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希望,票房也很不错,希望这是一个好的开头


三D侃电影


不是说漫威的电影没人挑错,而是绝大多数好莱坞科幻电影都没有人挑错。甚至其它外国科幻电影也没人挑错,反而一顿赞美。

那为什么国产科幻却要被指责不符合科学?



有些人心里把国外科幻大片当做是行业的标杆,国产科幻做成什么样都会被拿来比较,拿来吐槽。认为国外大片怎么做都是合理的,而国产电影怎么做都满足不了这些人的心理。

简单来说,国外的月亮比国内的圆,你就是能上天,他们这些人也会各种理由来批判你的不足。



还有一种人,单纯的来蹭热度的,顺便吐槽一下以显示他们的专业和身份。他们一般都是所谓的专家和一些稍微有点名气的社会人物。看到国产科幻电影那么火爆,蹭点热度,以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凸显自己特殊的身份。

他们这些人不管你好不好,一顿的吐槽。这不合理那不合理,只有他们说的,他们认为的才是合理的,以显示他们优越的心理。



再有一种人,就是见不得你比我好的。一般是同行业的人。他们自己不行,看见你比他行,心里极度不舒服,凭什么你那么受欢迎。然后利用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来打击国产科幻电影。其实就是自私的心理在作怪。

简单来说就是嫉妒,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当然还有其它的原因,这类人很多的,在任何时期都缺少不了这样或者那样的人。

客观的说,国产科幻电影与好莱坞科幻电影是存在差距。但是国产科幻电影发展的速度很快,从无到有,需要一个过程,而国内部分努力的电影人缩短了这一过程。

目前来说,国产科幻不足之处很多,但不足在哪里?需要观众的评判,而不是那些所谓的专家胡言乱语。

国产科幻需要正确的指引,需要国人的鼓励,而不是一味的打压。这样我们才能做出很更好的作品出来,强大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希望我们国产科幻越做越好,赶超好莱坞,堵上某些人的丑恶的嘴,狠狠地打这些人的脸。


觅影追声


国产科幻?目前能稍微拿得出手的也就《流浪地球》一部吧。不可否认,《流浪地球》相比于之前的国产粗制滥造片,的确让人眼前一亮,特效水平也有质一般的飞跃,这点从春节档票房就可以看出来,剧组、导演和演员付出了辛苦,也得到了回报。

但如果换个角度,拿《流浪地球》和好莱坞级别的科幻电影比,我还是会说,弱爆了。别看网上成群结队的“伪专家”们大肆吹捧,说什么流浪地球已经达到好莱坞科幻大片水准,完全可以和《星际穿越》《火星救援》相媲美。但真正懂电影和希望国产电影崛起的观众,心中都明白,他们是在放屁。

咱暂且抛开剧情中的各种BUG和不合理,因为毕竟是科幻电影。咱就先说说画面,我敢肯定的说,我看漫威的电影看不出来是特效做的,而看《流浪地球》我处处能看出来特效痕迹,而且突兀的要命。现在是2019年了,别总拿10年、20年前的标准来要求国产电影,那样还能进步吗!再说说剧情的连贯性,《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都是太空科幻,但这两部明显剧情衔接的更流畅,结局也很完整,反观《流浪地球》,看完我什么都没记住,只记住了方向盘是球状体的装甲车。

很多人都说,漫威电影都是小学生看的。没错,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的确剧情简单,但却每部都能连在一起,复杂的时间线和庞大的漫画宇宙,没点脑子的人也看不明白。特效更不用说了,一级棒。看漫威电影的人没有人在意剧情是否合理,因为它本来就不是科幻电影,而是漫画改编电影,也可以叫真人版动画片。

特效方面,其实真的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国产电影《钟馗伏魔》、《封神传奇》还有半道退市的《阿修罗》,哪个不是打着好莱坞专业特效团队制作的口号,但实际呢?五毛钱特效都嫌多。国人也希望国产电影能有进步,但禁不住每次去影院都让人失望。


大内密探凌凌發


刷新闻看到这个问题,闲来无事,过来答一下。

我们首先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嗯,假如你现在有了孩子,并且他在上学,平时成绩也不怎么好,基本就在及格线挣扎。然后他努力了一阵子,考试考了个八十多分,可以说绝对是个巨大的进步了,你会不会很高兴,然后想着给孩子褒奖和表扬,然后鼓励他继续努力,你甚至巴不得昭告天下,看,我家孩子也是能取得好成绩的……倘若这时,过来一些人,一个劲的说些“人家孩子考九十多呢,你家孩子就考八十多算个屁啊”、“你家孩子平时成绩也就那样,这次考得不错肯定是抄的”、“你看看,你家孩子这字写得真难看”、“我的天啊,你家孩子是不是智障啊,连这么简单的题都能做错”、“你家孩子还差的多呢,各个方面比那谁谁家的孩子都差远了”。关键是哦,这些拼命让你不爽的人,还一副大义凛然、客观公正的样子跟你说,“我这么说,都是为了你家孩子好!”、“孩子不行就是不行,你得承认”、“你现在最要紧的是趁热打铁,把你家孩子揍一顿,这样他就能继续进步了!”扪心自问,如果别人在你家孩子考得不错的时候,说这些话,你是不是想打爆他的狗头!那些把《流浪地球》一顿们猛踩的就是这些人,而与所举例子不太相似的是,猛踩《流浪地球》不仅仅是外国人,很可悲也很可笑。

一个可怕的现象就是,国外的电影即使垃圾得不行,一些人也可以极尽所能把这个电影圆成一个好电影,国产电影即使质量已经非常不错,一些人也可以极尽所能挑出些刺来把电影扎得稀烂。

如果真的爱国,在看到自己国家哪里哪里不好的时候,应该是想着怎样做能让国家变得更好,而不是极尽冷嘲热讽,也不是整天摆出一副痛心疾首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用户4301778437981


在于故事设定,漫威宇宙设定完善,各个英雄虽然不真实,但在漫威宇宙里却都算是理有据,灭霸手持五颗宝石,一个响指灭了宇宙一半生命,十分强大,没人挑刺的原因在于设定,漫威宇宙里,五颗宝石本来就是十分强大的力量的提现,在加上矮人打造的拳套,有这个威力也符合设定,英雄对抗,你来我往,在我们看来都是扯淡,但在漫威宇宙里,这些都是正常的,真实的。

而流浪地球,我是觉得很棒的,本身就是一个电影,非要去挑刺,挑剧情,挑设定。无非就是电影宇宙的设定不够完善,因为行星发动机的力量是地球承受不起的,就这一条来看,这一设定确实是天马行空,但是无论是硬科幻还是软科幻,都是科幻,既然是科幻。就不要去用常理来看待。

本人观影后感,漫威系列是从钢铁侠系列入坑,之后逐渐看了其他的全部,复联3之前更是将整个电影宇宙以一个正确的顺序重新看了一遍,别人确实很强大,二十多部电影的布局,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完善的漫威宇宙,对比下来,国内的电影,不论是哪一部看着都有些小家子气了,我并不崇洋媚外,但是别人优秀你就得承认。

流浪地球上映前我就准备去看,上映后,因为要拜年就在初四晚上去看了,因为买不到好位置,买的是晚上10点的场次,到了影院之后,人挤人,是我看电影以来观影人最多的一次,果不其然,流浪地球满座了,影片前半部叙事有些平淡,强行推动剧情发展,后半部很好看,尤其是一些大场面,不同于其他的拯救世界设定,在主角提出解决方案之后,莫斯却说该方案早在几个小时之前已经被提出但是成功率基本为零,这一镜头反转确实很优秀,观众从开头对整个冰雪世界的震撼到世界毁灭这种天灾的无力,到曙光出现,到曙光熄灭,紧抓着观众的心。影片的高潮点还有主角一行人带着火石就要到发动机跟前的时候,饱和式的救援,无疑还是让人很温暖的,因为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整部影片总得来说,虽然前半部叙事有些平淡,配角的牺牲,主角心境的变化都有些强行推动的感觉,但总得来说,确实是很不错,国内第一科幻片是没跑了,观影后的几天,网上却是一群人在抬杠,背后一些大人物为了利息的较量,跟我们这些平民无关,《流浪地球》值得去影院看,影片疵不掩瑜,确实很棒。

没错,我就是流浪地球吹,也是漫威吹,也是DC迷。

流浪地球,我就吹了,怎么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