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非暴力沟通,邂逅更幸福的人生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你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是不是小时候父母经常用这句话来训你,长大后,你也会用这句话来讲别人。幸福的定义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现有生活的满足感,并希望保持现有状态的稳定心情;幸福是指一个人自我价值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喜悦。


可是现在越来越多人觉得自己每天都过得不幸福,是为什么呢?是我们心态的原因,是我们失去了对幸福的感知能力,还是我们无视幸福的存在?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非暴力沟通,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不仅教会人们如何使个人生活更加和谐美好,使人们情意相同,更加爱自己,同时还解决了众多世界范围内的冲破和争端。为了帮助更多人学会非暴力沟通,感受更多的爱与幸福,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把这些年遇到的关于非暴力沟通的一些故事还有经验方法总结出来,写成了一本书《非暴力沟通》,帮助了更多的人走出困境,拥抱生活与爱。这本书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那些觉得不幸福的人也开始觉得自己每天被幸福包围,那我们一些走进这魔法世界。

一:非暴力沟通四个要素

1·观察

2·感受

3·需求

4·请求

当发生一件事事情。我们要明白此刻观察到什么?不管是否喜欢,只是说出人们所做的事情。要点是,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接着,表达感受,例如受伤、害怕、喜悦、开心、气愤等等。然后,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再明确表达自己的请求

书中讲了一个故事,我想很多家长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位母亲对青春期的儿子说:“费利克斯,看到咖啡桌下的两只脏袜子和电视机旁的三只,我不太高兴,因为我看重整洁。”

接着,她立即提出非暴力沟通的第四个要素——具体的请求:“你是否愿意将袜子拿到房间或放进洗衣机?”这一要素明确告知他人,我们期待他采取何种行动,来满足我们。

这样,这位母亲就清楚地说出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借助这四个要素诚实地表达自己,是非暴力沟通的一个方面。非暴力沟通的另一方面是借助它们关切地倾听。我们首先通过体会他人此刻的观察、感受和需要,与他们建立联系,然后聆听他们的请求,来发现做什么可以帮助他们。

二:非暴力沟通让我们懂得正确请求

当我们希望别人做一件事时,如果我们表达明确,清楚告诉对方,希望他做什么。如果我们请求他人不做什么,别人可能会困惑,不知道我们要表达什么。有时还会引起别人反感。

一位女士给他丈夫说,让他少花一些时间在工作上。三个星期后,他和我说,他已经报名参加高尔夫球比赛。”这位女士说出了她不想要什么——她不希望先生花太多的时间在工作上,但没有说清楚她想要什么。

当用非暴力沟通表达出她内心的愿望:“我希望他每周至少有一个晚上在家陪我和孩子。”

当她再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老公沟通时,老公终于明白了,于是抽出更多时间陪伴他们,这个家便多了更多的温暖。

疫情期间,学生的假期被无限延长,家长看自家孩子晚上玩手机到很晚,总是会说:“你不要再玩手机了,天天抱着手机有什么好玩的。”本来宅在家,家长和孩子内心都焦虑,这样一句话便触发了争吵。

当家长学会非暴力沟通,学会更好的与孩子沟通,会让孩子更懂得爱。当你看见孩子玩手机,内心生气了,你担心看太多手机对孩子眼睛不好,玩手机总是熬夜对他身体不好,因为你需要孩子能陪你多聊聊天,需要孩子花更多时间来学习,你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你内心的感受和你的请求,而不是用你不要去做这件事的沟通方式来沟通。

三·非暴力沟通让我们学会倾听

非暴力沟通告诉我们,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用心倾听,并给予反馈。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

四·非暴力沟通让我们学会爱自己

非暴力沟通让我减少自责,自我宽恕,当我们感到遗憾时,我们试着了解过去的行为所满足的需要。聆听自己的心声,发现心灵自己需要。

当我们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

五·非暴力沟通让我们懂得表达感激

当心怀感激之心时,这个世界会更加美好。

非暴力沟通表达感激的方式包含三个部分:

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2·我们有哪些需要的到了满足

3·我们心情怎么样

2008年地震,全国人民通过不同方式帮助四川,支援四川,这一份恩情,四川人民永远铭记在心。

这次武汉疫情,武汉封城这么多天,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对于四川人民来说,心底更多了一份责任,希望通过不同的方式回报曾经那一份恩情。

前几天一位24岁的护士请战的聊天记录,看哭了所有人。

“这几天看新闻我想到了汶川地震的场景,我觉得我应该去。”“因为我和其他护士不一样,我是汶川的呀!”

佘沙是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内科四病区的护士,2008年地震中幸存者,她见证了全国人民对灾区人民的帮助。这次医院征集援助武汉的医护人员,她主动报名请战,一句“我是汶川的呀”,湿润了我们的眼眶。

作为四川人,作为医护人员,佘沙觉得自己前往武汉支援前线,报答曾经这份恩情,是感激也是一种责任。

学会非暴力沟通,让我们拥抱更美好的人生。

学会非暴力沟通,邂逅更幸福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