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雲十六州無法收復,因為遼朝是帝國


燕雲十六州無法收復,因為遼朝是帝國

燕雲十六州無法收復,因為遼朝是帝國,跟之前的蠻族部落存在天壤之別差距,耶律阿保機先後擊敗了(唐朝、突厥、女真......),唐朝和突厥兩個老大哥都被契丹打趴下呢,兩個中原王朝(後唐、後晉)同樣被契丹打趴下呢。我們可以看出來,蠻族帝國的戰鬥力已經上升了一個檔次。

南征北戰

契丹擊敗唐朝(遼史):

公元902年(唐末天覆二年)耶律阿保機出兵40萬擊敗唐朝節度使,攻陷九郡,俘獲牲口9.5萬,戰馬無數。

公元903年(天覆三年)契丹南下攻打唐朝節度使,殺得唐軍一潰千里,攻陷略地薊北(今河北)。

公元904年(天覆四年)契丹討伐劉仁恭(盧龍節度使),全殲數萬唐軍,活抓唐朝大將“趙霸”。

公元905年(天祐二年)耶律阿保機親率契丹鐵騎討伐劉仁恭(盧龍節度使),劉仁恭作垂死掙扎,強徵15歲少年參軍,契丹全殲數萬青年軍,攻陷數州,焚燬城鎮。

公元906年(天祐三年)契丹討伐劉仁恭(盧龍節度使),全殲數萬唐軍,橫屍千餘里,燕雲十六州百姓大逃亡,甚至震動了後梁,梁王朱溫派人渡海奉上書幣、衣帶、珍寶前來和契丹交好。

公元909年(開平三年)4萬契丹鐵騎在雞蘇(今天津薊)大破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屠殺數萬盧龍軍。

公元911年(開平五年)耶律剌葛領兵攻陷平州(今河北盧龍),屠殺數萬盧龍軍。

契丹攻滅女真部落:

公元903年(天覆三年)耶律阿保機北攻女真部落,殺得橫屍千餘里。

公元906年(天祐三年)契丹偏師討伐女真,“一概攻破降服之”。

公元926年(天顯元年)耶律阿保機攻陷渤海之地,征服女真諸部。

金史:“五代時,契丹盡取渤海地”

契丹攻滅突厥部落:

公元916年(貞明二年)耶律阿保機親征突厥,一戰攻滅之。

遼史:“北征於厥、室韋,南略易、定、奚、霫”

契丹攻滅兩個中原王朝:

公元936年(後唐):遼朝皇帝耶律德光親率5萬契丹鐵騎,在團柏谷大破11萬唐軍,“唐軍大敗,死傷萬餘人”,後唐建國十四年滅亡。

公元946年(後晉):契丹鐵騎圍困10萬晉軍,“全軍慟哭,震天動地”,後晉建國十二年滅亡。

公元959年(後周):大周皇帝柴榮北伐遼朝,周軍收復三州,與契丹鐵騎對峙在幽州,柴榮吐血倒地病逝,後周建國十年滅亡。

兩個以武立足的中原王朝,同樣打不過遼朝,燕雲十六州無法收復,跟重文輕武沒多大關係。

蠻族帝國

遼朝人口1000萬,政體:帝國

突厥人口250萬,政體:部落

女真人口250萬,政體:部落

遼朝採用的治國方略:沿用唐朝制度,兼用宋朝制度,開創南北兩院制(一國兩制),成為封建主義國家,幾乎是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翻版。並且,遼太宗耶律德光完成了民族大融合(突厥、女真、蒙古、契丹、渤海、北漢人......),將所有人擰成一股繩,獲得數萬精銳部隊,遼朝兵種逐漸齊全(突厥輕騎兵、女真弓騎兵、契丹重騎兵、蒙古勇士、北漢步兵),契丹已經建立了蠻族帝國。

遼朝常規軍事力量維持在30萬,軍事制度初期多與本民族社會制度合為一體,又逐步接受漢族影響,使得遼軍作戰能力大大增加。

蒙古和女真崛起並非偶然現象,他們已經在遼朝當了200年臣民,已經接受了草原大統一思想,以及蠻族帝國主義,說明遼朝的民族大融合是成功的。

遼朝是蠻族帝國,巔峰時期是不會弱於中原王朝的,遼朝學習了唐宋體制,同時又融入了遊牧特色,綜合戰鬥力已經超越了中原王朝,所以燕雲十六州無法收復,並非簡單的武人文人之過。

《遼史·食貨》遼人引進從宋朝傳入拋石機式的火炮,編有炮手軍。(你見過其他遊牧民族有火炮軍嗎? 遼朝有跟中原一模一樣的攻城部隊)

遼朝的畜牧業十分發達,“我有西樓羊馬之富,其樂不可勝窮也”,畜牧業的大力發展,成為遼朝的重要經濟來源,使得遼軍可以維持數量龐大的騎兵團,以及全具裝的大遼鐵騎(鐵甲重量30kg)。

遼朝的農業十分繁盛,為了鼓勵漢人開闢遼東黑土地,開闢農地者可免租賦十年,遇到兵荒和饑荒之年,遼朝也要減少賦稅,“詔免三京諸道租稅,仍罷括田”,“以南京飢,免租稅一年,仍出錢粟振之”,將從事農業生產的漢人編入州縣管理,都是具有自由民身份的國家編戶。

遼朝把北方各族統一在自己的政權統治之下,建立起幅員廣闊的蠻族帝國。密切了北方各民族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推動了北方各民族的發展和進步,也為日後的元清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做出了貢獻。遼朝大力吸收宋文化,仿製唐代長安,修建大遼皇都,也就是後來的遼上京,興建孔廟、佛寺、道觀等,召募逃亡的漢人墾荒耕作,恢復農業生產,強盛統一的遼朝稱雄漠北,成為五代和北宋最大的邊患。

“草昧開創之主,亦必有異稟,與神為謀……豈非所謂宿慧性成,鬼神相契,有不可以常理論者耶!”

結論:遼朝政體是帝國,已經成為封建主義國家,完成了民族大融合,遼人學習了唐宋體制,又融入了遊牧特色,綜合戰鬥力已經超過中原王朝,想要收復燕雲十六州,戰勝一個體制更優越的蠻族帝國,並非重文輕武和重武輕文那麼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