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

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想要釣它還需要花5年的時間去學習?犯得著如此“大動干戈”嗎?

但它並不是一種“單純”的魚,為了適應陸地上的全新生活,它足足花費了3億年。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鏡頭中:正在跳躍的彈塗魚

彈塗魚是一種小型魚種,原屬於海洋魚種,在沿海淺灘的泥濘中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從生理結構上來看,彈塗魚有鰓,是真正的魚。它們既可在海水中存活,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同時它們還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彈塗魚抗氧通過皮膚進行呼吸,但需要保持身體的溼潤才行,因此彈塗魚常在有水的淺灘或魚塘中出現。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躍入空中的彈塗魚

彈塗魚的來歷及形態

作為一種水陸雙棲的小型魚種,彈塗魚對環境也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在面對長途運輸時也能“毫髮無損”,這也是彈塗魚不斷進化後擁有的能力。

1、彈塗魚的發源地

彈塗魚屬刺鰭魚科,在全世界皆有分佈,一共有25種彈塗魚,可分為:斯卡特勞斯、波彈塗魚的特徵爾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撤爾墨頓這4個種類,中國沿海主要有3屬6種,分別為彈塗魚、大彈塗魚、青彈塗魚、大青彈塗魚。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2、彈塗魚的進化史

在三億年前,彈塗魚和普通的魚類一樣,它們是沒有“四肢”的,靠著魚鰭和魚尾在水中游動覓食。但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地球上的生物們為了更好地存活下去,有一部分生物選擇從陸地來到海洋,也有一部分生物則選擇朝著陸地進發。經過三億年的進化演變,彈塗魚也算成功地適應了陸地上的生活,進化出了可以幫助它前進“爬行”的四肢。

3、彈塗魚的外觀形態

從外觀上來看,彈塗魚是有些呆萌可愛的,從形態上跟泥鰍有些相似。但在它們跳躍時,魚鰭張開時又如同小型的“旗魚”一般驚豔。彈塗魚可以接觸腹部的魚鰭,靈活快速地在泥濘中“走動”,這也是我們很難憑藉雙手直接將其抓獲的原因所在。

小結:體型較小的彈塗魚,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生存空間,它們選擇了不斷地自我進化。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彈塗魚,外觀上雖然有些呆萌,但此時的它們已經實現了自我的突破,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生活環境。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呆萌的彈塗魚

彈塗魚的生理特性

彈塗魚在全世界都有分佈,並且在種群數量保有量上,一直都處於領先水平。從今天看來,彈塗魚們當成選擇離開海洋前往陸地的決定,是如此的明智。那麼這種體型較小的彈塗魚,究竟又有何特殊之處呢?

1、彈塗魚的適應能力

彈塗魚對環境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它們有著較強的耐氧能力和耐病性。在退潮以後海邊往往會形成一片灘塗,此時彈塗魚們便會在此活動覓食。

2、彈塗魚的進食習慣

彈塗魚屬於一種雜食性魚種,對食物並沒有過多的挑剔性,浮游生物、沙蠶、橈足類、枝角類及底棲硅藻或藍綠藻等,都是彈塗魚的食物來源。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正在跳求偶舞的彈塗魚

3、彈塗魚的繁殖方式

在每年的4月~9月,彈塗魚們逐步進入繁殖期,此時的雄魚會先在泥地中“挖”好洞穴,各自會在退潮後尋找配偶,它們會在雌魚面前跳求偶舞,為了引起異性們的吸引,此時的公魚體表的顏色往往會從土褐色變為較淺的灰棕色,以求更好地引起雌魚注意。單尾彈塗魚可產卵1萬枚,但它們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根據食物來源的不同,彈塗魚從幼魚長為成魚一般需要7~10個月的時間。

小結:小小的彈塗魚能在全世界多個地區廣泛分佈,同時見證了地球的“進化史”,可見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多強。在面對異國他鄉不同的生活環境時,它們仍能優雅淡然地存活繁衍,這也奠定了它們種群得以龐大的地位。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彈塗魚

彈塗魚為何要“爬上”陸地

相比於陸地環境,海洋中的食物往往更為充沛,可原本生活在海洋中的彈塗魚們,為何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讓自己脫離海洋的“束縛”呢?

1、躲避天敵

在浩瀚的海洋環境中,雖然有著較為充足的食物來源,但是在海洋中也是危機四伏。體型較小的彈塗魚,它們在海洋世界中顯得極為渺小,往往是其他生物的食物來源,它們為了更好地延續種族,或許“爬上”陸地便是最好的選擇。

2、環境變化

在這整整的三億年中,雖然我們無法準確得知,當時的地球上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但一個種族的進化演變,與環境的變化是脫不了關係的。故而,彈塗魚們之所以會選擇“爬山”陸地,這與當時環境的變化有著必然的聯繫。

小結:對於這些體型較小的彈塗魚們來說,它們出於“自保”的原因才努力地讓自己“脫離”海洋,在花費了足足3億年的時間後,它們終於成功了,或許它們也從未想過,陸地上還生活著他們的又一“大敵”——人類。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彈塗魚

當彈塗魚遇上中國人

彈塗魚體型雖然較小,但它們卻能在泥濘中快速地移動,在你間隔它還有1~2米的距離時,它們便會快速地逃之夭夭。但對於充滿智慧的國人們來說,即使彈塗魚們再為狡猾,只要在被盯上後,往往也是“在劫難逃”。

1、端上餐桌

魯迅先生在散文《故鄉》裡,描寫了閏土捉“海邊跳魚”的情景,“那黑不溜秋,隨潮而跳的灘塗魚,其貌不揚,卻是海鮮中美味”。由此可見,彈塗魚的鮮美早已被國人熟知。如今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升,早已被端上餐桌的彈塗魚,如今也是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2、人工養殖

嬌小的彈塗魚往往難以捕捉,再者若我們一味地捕捉野生彈塗魚,往往最終最讓我們無魚可捕。因此,充滿智慧的國人們,便早早地開始人工培養彈塗魚,在祖國的臺灣及東南亞一些地區早已盛行養殖彈塗魚,以求滿足國內食客們的需求。在國內的浙江、福建、臺灣、廣東等地,彈塗魚更是被譽為“食用佳品”,同時彈塗魚在國際上也有著不錯的需求。

3、捕捉方法

在面對敏捷謹慎的彈塗魚時,想要順利地將它們捕獲,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充滿智慧的國人面前,這一切也並非難事,捕捉彈塗魚也有方法可言。

a、籠捕

在一些海濱城市,當地居民常以竹子編織籠具,在退潮後特製的籠具放於彈塗魚的洞穴上方,順手用淤泥將籠具壓實,以免彈塗魚將籠具撞翻逃脫。每次以籠具捕捉彈塗魚時,當地人都會同時攜帶多個籠具,從泥地的一頭開始逐步放置,當籠具全部放置完畢後,便開始去收取第一個籠具,以此方法在泥地中反覆捕捉彈塗魚。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鏡頭中:“釣”彈塗魚

b、“釣”

相比於以籠具捕捉彈塗魚,以“垂釣”的方式捕獲彈塗魚則需要一定的技巧,這種方法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的釣,而是錨。施釣者一般會準備一根6米的釣竿,並在上方綁上一根6米的釣線,在釣線末端則固定著一顆錨鉤。在發現彈塗魚後,先將錨鉤拋擲至彈塗魚前方,再順勢將錨鉤收回,此時錨鉤便會將彈塗魚刺中並將其“釣”回。據當地人說,想要熟練地掌握這門“垂釣”彈塗魚的技巧,往往需要付出5年左右的時間去學習和練習。

小結:對於國內的吃貨們來說,彈塗魚的鮮美是它們不可抵擋的,固然將它們端上餐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彈塗魚也成功地被“圈養”了。常言道“民以食為先”,吃貨的力量果然是強大的。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簡單烹飪的彈塗魚

關於彈塗魚的總結

自古物種的衰落和滅絕通常可能幾個方式,首先自然災害的毀滅性打擊,或者是其他物種或本物種之間的迫害。對於彈塗魚而言,它們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但整個物種仍得到了延續和繁衍,這也與它們自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關。

可能對於彈塗魚而言,它們花費了3億年的時間來自我進化,最終使得自己成功地“脫離”了大海,能在陸地上生活,可它們也從未想到,當“爬上”陸地後的它們卻遇到了中國人。當然,彈塗魚的鮮美也並非我們國人獨享的,國際上也有著不少的美食愛好者,對彈塗魚情有獨鍾。

“垂釣之趣,境界不同,品味相異。”希望小編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我是野釣競技,一名有著多年垂釣經驗的釣魚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共探垂釣之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