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农村人种一季水稻而不接着种油菜和麦子了?

农民爱收藏


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农村人种植一季水稻而不接着种油菜和麦子?乡小农老家就如你所说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很少有人种植两季水稻,更别说收完稻谷后种植油菜和小麦了。主要原因跟气候和效益有关系吧!


农村不种油菜和小麦的主要原因

  1. 南方主要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现在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很多农户只种一季水稻,农村现状种植水稻够自己吃就行,种多了卖也没多少效益何必这么辛苦。收完稻谷后种植油菜很少一部分,种植小麦就更少了,其主要原因种植产量低又效益,一亩才几百斤产量,除去人工、肥料、种子、农药基本效益不大,所以导致农村很多田地闲置,农户失去种植积极性。


  2. 现在油菜市场价3元左右一斤,然而这个看起来还算不错的价位,却在其产量上掉链子,一般每亩油菜产量300-400斤的样子,也就是说每亩收益也就是千把块钱的样子。抛出农资投入,每亩效益也就几百块钱,如果没有管理好产量低下,那效益就更低了,弄不好白折腾了,农村一部分农户种植主要是想自己榨油吃。这也是近些年来农民越来越不愿意种植油菜的原因。
  3. 小麦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我们南方一般种植冬小麦,等稻谷收了以后就开始种植,但产量不高,主要因为天气因素不适合种植小麦,在南方小麦后期扛不住阴雨天气,小麦赤霉病非常严重,从而导致小麦不能正常生长,以致产量低效益低,所以我们这里几乎不种植小麦,农户每年只种植一季水稻。

农农说


我是老农民,习惯了种地,即使不赚钱只要不赔本也还种。刚单干那几年十几亩地每年搞三季,早稻+晚稻+小麦(油菜)。后来发现土地长期搞三季不行,地力不能自然恢复,产量一年不如一年,投工投钱不划算,就改为一年二季,即中稻+小麦(油菜)。小麦生长时间长,和水稻争时间忙不来,油菜不能重茬。二者价格低,经济效益不好但也种。象我们这些老家伙不种地干什么呢?

现在为什么不种越冬作物了呢?以我的亲身经历来看,主要是禁烧秸秆引起的。水稻机械收割以后秸秆留在地里根本不能翻耕,即使经过一个冬季风吹雨淋,秸秆有程度不同的腐烂,在春耕时困难都很大,而收割不久的秸秆硬硬地耸在地里叫人怎么翻耕?本来经济效益就不好,何必劳神费力?年轻人不如去打几天临工,老人不种那点小麦油菜也餓不死。所以就普遍不种油菜小麦了。

这可能只是我们这一地区的现象吧,全国地域辽阔可能不尽相同。


一介农夫828224395745


身在农村,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感受到的就是冬季作物的收成的因天气原因造成的不确定因素太大以及市场因素造成的收入不确定因素也非常大!这种风险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以前是为了活着去投入,现在是以高收益而去劳动!2018年的恶劣天气与市场价格给了小麦收入以巨大打击!!!真的赔不起!水稻因喜雨喜热,对于夏季来说无非就这两种情况,不利因素要少得多,而且价格上也会相对稳定,麦子不种,更会保证市场对粮食安全的需求,相对而言也会对稻谷价格实施相应的保护支持!而且随着旱稻基本可以随意种植,产量也基本比麦子高的多,价格也比麦子高的多,收成和收入同时也会弥补麦子的损失,和粮食生产的不足!因此,土地也因此得到了休养!农村人会基本保证自己食油油料的生产,即便不大规模生产,也会基本实现自给自足!!!市场效应决定了土地使用,就像房产开发商是盖别墅,小高层还是高层商品房一样,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笑寒22


以前家乡这边都是种植双季水稻,通常收割之后气候已经赶不上种植油菜或小麦。随着村民大量外出,加上单季稻产量相对较高,而且又省时省力,近些年都是种植单季水稻。等到单季稻收割后,确实可以接着再去种植油菜或小麦,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



家里前几年种植了几年油菜,现在单季稻收割后也不再种植油菜了。主要就是划不来,油菜和天气变化息息相关,如果天气不好的话收成大打折扣。就算收成好,正宗的菜籽油才卖10块一斤,算下来也根本就不划算,很多时候还要搭进去人工。


当然这里和南方的天气状况息息相关,种植小麦和油菜技术也不过关。村里去年也有人种植了五亩油菜,结果有三亩绝收,真的是费力还亏钱。加上在家种地的本来就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没有这么多精力来管理,就算种植油菜也不多,仅仅是想满足家里吃油就行了。


再年底就算农村里都能轻易找到活干,出去做一天活基本上都有180块以上。种植几亩油菜或小麦还要担风险,就算收成好赚点钱都抵不上到外面干几天活。这种情况下当然不愿意接着再种植油菜和小麦了。


农人小霸火


认证回答,为什么现在大部分农村人种一季水稻而不接着种油菜麦子?

以前农村种水稻的地方(南方除外)是一茬水稻一茌麦。水稻产量高有保障价格还可。而麦子成本高价格低基本上处于白累。没效益不想种。为3提高效益由稻麦二元模式变成稻菜瓜三元模式,由低效益变成高效益由农闲变成农忙。成为农业发展高效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每年五月初育秧六月中插秧十月初水稻收获。

2,水稻收获后,插上钢管棚,种上青菜,香菜筒篙红萝卜头等,春节前可上市正是青菜价格高行情好时。

3,春节前后(2月初)育瓜苗一个月后移裁青菜茬四月底可卖种(白沙蜜黄皮瓜)。一斤青菜是麦子2一3斤的钱麦子长达8个月才能收获种菜加上瓜是麦子1o倍以上你说谁还种麦。

此时冬季正是一些行业的谈季,年前年后冬"闲变成冬忙。值得推广。


西阳花


这种现象只能是小部分地区的局部现象!

其实相对水稻,小麦是很好种植和管理的,从种植到收获都是机械化作业,而且浇水施肥相对于水稻还是很少的。

我们本地正好和你说的相反,种植小麦的多,种植水稻的相对较少,到土地也都没有闲着抛荒,都种植其他农作物了!

即使不种植小麦和油菜,本人觉着他们肯定还是会种植其他农作物,不会让土地闲着,作为农民不会让土地闲置的,即使种植土地没有力钱,一定还是会一如既往的种植的,不论种植什么肯定都会种植的!


拾书博士


现在农村青壮年都出去打工去了,主要劳动人手严重缺乏,有多少年轻人愿意在农村务农。即不挣钱,又没面子,还很累。(在外随便找份工作都比家里强)试想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在家,能种多少地?这就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土地没人种的多了,就不太珍惜,能节的时间的,节约成本的,人们都想着方法去降低。现在谁还有那份心思去种小麦,种多季稻。

个人认为想改变现状:应该努力让种出的庄稼更有经济价值。让种田的青年有荣耀感,有高收入。才能在留住农村人材。



手机用户农村问题探讨


种一季麦子只能够成本,机械费2OO,种子一百,化肥150农药100收成好一亩田有一百多利润,收割时连阴雨穗发芽要亏二百多,不如不种


读者fyl


我们这好多年种一季水稻就是


秋秋A8


悟空回答:为何种植一季?

其一:目前国内粮食价钱不是太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也就不高,所以以种粮食来增加财富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那就得转战其他工作了

其二:而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种田这类比较劳累的事情当然不再让人待见,(除了大家熟悉的载秧苗、收水稻这两个方面是需要劳作的,还有前期的耕田、施化肥、种秧苗;后期的打农药、除草、放水等这些不太让人注意的事情也是需要人力劳作的),虽然机械化在农村已普及起来了,但很多方面还是需要人去劳作,很不幸运的是,人相对于劳作更倾向于休闲。

以前物质还比较匮乏的年代,一家人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时,只能通过不辞辛苦的劳作才能解决这一生存问题,而如今以种粮食为生存之道显然是不在适用了。

其三:老一辈的人渐渐老去,劳动力输出已经不再可行,而年轻一辈多走向城市,农村年轻劳作力流失的很严重,这中间的断层现象导致种田人越来越少,也就情有可原。

大多数人种植一季也只是解决自家粮食问题,以至于不需要再出钱去买。而一季的粮食对于一个几口之家的家庭一年来说是足够了的。综合所述,种田也就由两季减少到一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