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廣君:書法最大的困境是書法藝術的接受問題

魏廣君:書法最大的困境是書法藝術的接受問題

魏廣君:書法的形象是“高貴”的抽象,這種說法不是太貼切,但可以劃拉出當代書法的區域性困境。當代書法困境。我認為最大的困境是書法藝術的接受問題。從傳播功能講,書法應具有通俗性。從藝術創作角度看,書法又具有學術性。這兩方面又都有不同的接受群體。通俗派的理論武器是雅俗共賞,學術派的號召旗幟是曲高和寡。我想簡單一點講,第一是把她當成純藝術的時候,很多事情攤開來講是理不清的,尤其是在特別多的觀念介入到你的書法創作之中時。對於當代型的來講,你就按照別人的指導去走,或許能走出一條別緻的路來。傳統型的不要理會別人的看法,書法的味道在漸漸的修養中會體現得越來越充分。因為這中間模稜兩可的東西太多了,理論上兩者之間沒有根本的對立,但實際上不同的接受群體卻難免互相責難。搞得書家總是要不停地反思自己的陣營。我覺得古人講“誠得自家意”的辦法很好,只要你是真誠的,無論看起來通俗與否,本質上都應當是富有表現力的藝術樣式。還有,書法在今天已經被當成生計、生存的一種手段,大家關心的是外部風格面貌的創新。這就不是文人書法,貢布里希稱之為“名利場邏輯”。所以,就算很多人把古代蘇軾、米芾寫得外形很像,但實際上微妙而真誠的用筆體驗已經不是古人那個東西了。所以說現在書法的靈魂傍徨了,書法的靈魂在傍徨,還講什麼當代不當代的東西。第二,書家的機遇是什麼!現在絕大多數的文化精英不拿毛筆寫字了,如果當代的文化精英都是拿毛筆寫字的,就沒有書法家這三個字在今天的成立。第三、文人書法的意義?文人書法還有意義嗎?文人書法肯定是有意義的!文人書法好像是近來才提出的概念,意思是還有非文人書法存在。這是將古代知名的文人士大夫書法和荒碑野刻簡牘帛書區別開來講的。從嚴格意義上講,文人階層從晚清科舉制結束就沒有了,但文人書法作為文化遺產和文化精神還將長期存在,她在我們國家不僅代表著古代文人對生命和宇宙的思考,而且被當代的數典不忘祖的文化人所傳承和實踐著,其意義是不言而喻的。但這不是說那些考古發掘的非文人書法就沒有價值。要知道作為文人的阮元、楊守敬等人,正是從文人角度對非文人書法進行解讀,最終為書法的發展打開了一條新的道路。在一個人人都可以當書法家的時候,文人書法的特質更加突出了。在中國書法史上,無論你如何去思考和歸納,文人書法是根本,文人書法作為一種大趣味、大風格樣式的存在,也是一種價值精神。當我們用文人書法精神去觀照任何古代文字遺蹟時,一切都有審美和哲思的價值。但是反過來,以非文人的視角去闡釋文人書法就不行。這說明了文人書法的根本意義所在,是不用你去替她擔憂替她考慮會出現什麼問題。文人書法充盈著中國人的哲思,實質是一種道心修煉。她自古至今沒有什麼困難境遇可言。尤其是現在更加知道和講究自己的文化道統,更多的提倡了文人書法和文人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