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法院:审判“走云端”两天审6案

河南经济报记者张治中 见习记者周美娇 杨建敏 张长海

“韩某某,您好,您参与的‘被告人韩某某涉嫌犯盗窃罪’一案,已决定于2020-02-19 14:00:进行互联网庭审。请提前访问https://cov……;庭审号为93****96。”这是被告人韩某某在马蹬镇家中前些日子收到的一条短信。

2月19日下午13:30分,淅川县人民法院刑事法官温莉和书记员陈晓菲已早早来到了办公室,根据客户端的案件信息显示,她们今天下午需要开三个庭,加上昨天开的三个,共6个庭。

淅川法院:审判“走云端”两天审6案

“现在宣布开庭!”14:00点,随着声音、图像一切正常,确认了各诉讼参与人的身份后,在法官温莉的组织下,由法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等5人参与的“云间”庭审活动正式开始,法官助理魏径在一旁做着辅助工作。

据了解,“云庭”就是利用电脑、手机等视频平台,通过互联网开庭审理的一种在线诉讼方式,属于“互联网+司法”的新体验。它需要书记员提前在客户端输入案件信息、预订开庭时间,客户端实时发送短信至每个诉讼参与人。到了约定时间后,除法官、书记员等法院人员到工作岗位外,其他诉讼参与人只需要在家中用电脑或手机提前访问提示的网址,下载庭审客户端,安装并使用自己的庭审号登录后,即可实现图像、声音和庭审记录同步在线开庭。庭审完成、笔录记录完毕后,由法官发起一个二维码,各诉讼参与人扫描该二维码签名后闭庭。

16:25分,先后分别开庭审理的被告人韩某某涉嫌犯盗窃罪、被告人党某某涉嫌犯盗窃罪、被告人王某某涉嫌开设赌场罪等三案“云间开庭”顺利结束。

“云间开庭”看着简单,其实有许多开庭前的辅助工作需要做。淅川法院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张少普说,为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有效满足疫情防控期间人民群众司法需求,淅川法院大力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开展网上办公办案,积极实现立案“不打烊”、审案“走云端”、执行“网上见”,不仅大大方便了当事人,减轻了传统司法存在的“诉累”问题,而且用技术手段保障了司法的公平正义,确保疫情防控和审执工作两不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