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甲镇:巧用"加减乘除" 助力疫情防控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黄甲镇高度重视,以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保质量、抓细节,查缺补漏、全力冲刺。创新利用"加减乘除"法,动员多方力量,为疫情防控"精打细算"。

志愿服务,为疫情防控工作"加"油。在全镇成立9个临时党支部,设立10处党员先锋岗,成立10支志愿服务队伍,筑牢基层一线疫情防控的"战斗堡垒",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志愿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来。他们戴着"小红帽",身穿"红马甲",坚守在村组主干道各卡口上,认真检查过往车辆,对每一辆经过的车辆和人员进行全面的排查。截止2月16日,各卡口共检查车辆5007辆,测量体温6800余人次。登记9899人,劝返939人,宣传引导1万余人。出动宣传车9辆,使用固定宣传喇叭18个,全天候循环播放返乡人员慰问信及疫情防护知识。同时,挨家挨户发放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单,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最有力的措施,奋战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

爱心接力,为疫情防控一线"减"负。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黄甲镇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爱心人士、贫困户等积极奉献爱心,为疫情防控工作增添力量。黄甲镇水岭村80岁老党员方正道用养老金捐出1万块钱,用于疫情防控;镇人大代表汪亚兵捐款1200元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镇王学勤、余志阳、金少清三名市政协委员分别捐赠1000元,集中购买几十箱牛奶,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加油;向阳村爱心人士叶根生先后两次为老百姓捐赠口罩共计1000只,解了燃眉之急;黄铺村贫困户刘刚捐出500元,用于购买疫情防控物资。黄甲镇镇村干部和广大群众勇于担当,积极践行责任,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文明行动,"乘"时"乘"势防控疫情。在疫情防控期间,黄甲镇持续加大卫生科普宣传力度,积极倡导广大群众养成自我保护少出门、活动出行戴口罩、日常生活勤洗手、环境卫生常保洁、房间居处勤通风、公共场所多消毒、走亲访友暂取消、外来人员不留家、聚餐聚会不举行,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十项良好行为习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群众自我健康管理水平。

移风易俗,为疫情防控排"除"隐患。黄甲镇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力量,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做到不串门、不聚会、不聚餐、喜事不办、丧事简办,持续倡导移风易俗。三新村项湾组村民杨雄父亲去世,他与家人商量后,没有按照传统习俗通知所有亲戚朋友3天吊唁,决定不办宴席不收礼金,除了儿女至亲和几位前来帮忙料理丧事的邻居,一个亲朋也不让来。本着从速从简的原则,第二天故者的四五位家人便到殡仪馆送完老人最后一程。截至目前,全镇累计劝导白事10起,大大减轻了疫情防控工作压力,排除了人员聚集带来的安全隐患。

严峻的防控形势更能体现出广大干部群众风雨同舟、携手战"疫"的强大凝聚力,在国难面前,更多的人在一线排查,在入户宣传,在捐款捐物,在彻夜值守,在尽最大能力保证我们的安全……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温情上演。

(汪海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