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次疫情和蝗灾,粮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农民的重视?

鹿塬农事


粮食的重要性本来就有保障,也就是国家对于各行各业的经济调控政策,只不过平常人感触很少而已,而对于农民是否会重视粮食的重要性,我感觉农户在这波疫情影响下只会受损失情况较多,一旦种养殖效益不好,肯定会影响新一年的农业生产积极性,毕竟农民种地和搞养殖就是为了挣钱养家,如果经济效益不能满足家庭生活所需成本,自然也就没必要特别重视了!毕竟现在打工要比种地收入高很多,如果不是非常时期困在家里,估计这时很多农户早已经外出打工或回城生活工作了!由于蝗灾没有发生,下面结合近期疫情所了解的情况简单聊一下,以供参考:



一、疫情期间,对于农民生活影响不大。虽然今年过年期间和过年后很长时间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但对于我们这边农村普通农户的生活影响很小,只不过不能像以前自由串村走亲戚了,只能待在家里、院里或门口附近溜达,但对这期间的生活物资需求并紧缺,该吃吃,该喝喝,再加上农户都有过年买年货招待亲朋好友的习惯,使得家里烟酒糖茶粮油和蔬菜水果准备充分,再加上有些农户还有种植反季节蔬菜,并不愁吃喝!另外,村里的超市也因过年期间准备商品充足,在这段期间发挥了很好的供货作用,也是一年之中销售最好的时候。例如农民待家里买烟酒、蔬菜水果、瓜子糖果等都可以在村里超市买到,而我们邻村也有卖粮油的农户,家里缺面缺油时随时可以去买,价格也不贵,因此,这段期间生活还算惬意,只不过影响了农户外出打工挣钱的机会而已!

二、粮食的重视程度还得看种植效益。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对于农民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种地收入与生活提高不成正比,那么农业生产积极性只会越来越低。例如现在种地成本不断上升,粮食价格不断下跌,导致农户收益变窄,而外出打工或做生意的群体收益明显偏高,进而促进了农村人口的流动加快,尤其是在农村还面临结婚难、买房难、看病难和养老难等现实尴尬,使得农村年轻人大多选择外出打工或进城生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农民对于种地的重视程度,毕竟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再加上为子女照看孩子等现实生活问题,有时只能在大形势下选择土地流转或转包其他农户。因此,这两年在农村承包土地其实很容易的。



例如我们村一些留守年轻人,在本村和附近村庄规模化承包土地,短短时间内便租到了上百亩农田,不过租赁成本也蛮高的,我们这边靠河边的农田为1000元/亩,不靠河的农田则为800元/亩,但对于普通农户来说,随着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完成和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使得去镇上或县城工厂上班更容易,挣钱更多一些,也不会太累,因而要不种地更稳定,再加上可观的土地流转租金,一年下来单比种地务农要好很多!

所以说,粮食的重视程度还得看种植效益、农业生产扶持力度和补贴措施保障,如果单纯以天灾人祸或单季收成和效益比较好来衡量农业前景,目前看来并不现实,毕竟粮食价格虽然下跌,在国家政策粮调控下,价格波动幅度并不大,很难有大幅增利空间。而其他农产品虽然价格波动大,却经常遇到售卖难的尴尬,例如养猪、苹果等农畜产品,赚一年,赔一年,不赚不赔又三年!因此,现如今重视农业生产,提高农户种养殖积极性,并不是一件简单易改变的事情,需要具体扶持鼓励措施打动农民才行!(以上仅为个人见解)


龙百晓生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农民从古至今所追求的,也是他们的主要收入之一,甚至现在,在某些地方,粮食的收入仍然是最主要收入。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如果仅仅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个粮食的收入在现在社会的消费中就显的捉襟见肘了,所以很多农民就谋发展,在有限的土地上开发无限的金钱,经济作物逐渐搬上了一块块田地。

我老家就是农村,小时候的欢乐也留在那片土地上,现在看来,那时候的欢乐还真是简单。冬麦子,夏玉米,中间播豆子。以前的粮食主要是以自己自足为主,其次才是卖掉当做收入,所以大豆,高粱,小米地瓜等比较丰富,但是这些作物的生产过程是相当的繁琐劳累。随着消费的升高,粮食的收入不足,于是葱姜蒜,西瓜蔬菜,到后来大棚反季节蔬菜成了收入主力军,这是形式所迫,不是不重视。随着工业用地的拓展,粮食用地是越来越少,好土地被大量侵占,能有效使用的也是更少,更加零散的地方让粮食作物更不容易操作,反倒是经济作物简单容易的多。很多人也就顺应形式减少了粮食播种。现在国家政策好,粮食也有补贴,但是杯水车薪不得不承认。但是老一辈眼中,粮食生产永远是不可替代的。我家也是,不论土地怎么紧张,我们的地头永远是粮食作物。


剑桥辅导1


粮食重要性的问题不应该是农民的问题,而应该是国家的问题。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民增加收入异常艰难,从土地里刨食,也就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无法应对其他方面的物质生活,包括农民子女的教育问题,都无法依靠土地来解决。

农民也是公民,也需要生存,也需要更好的生存条件,所以当农民无法取得相当性的收入时,农民工就出现了。并且,很多农民的后代都在努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并不希望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那么,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土地的荒废。

为了生存,创收是农民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而不是如何保证粮食的产量。

当前的中国农业属于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很低,最终导致的就是农民收入很低,这是多方面原因导致的。

因为粮食是人民生活的根基,在物价上涨的今天,粮食价格是最稳定的,其实也就是牺牲了农民的利益来保证,这也是不得已,为了保持国家稳定的必要做法。

所以,从当下对于农民的政策来看,国家即将实施农场化的模式,用最科学的种植方式和最现代化的机械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生产效率。

但是,这并非一朝一夕才可以完成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循环渐进才可以。

因此,在疫情和防灾面前讨论农民是否重视粮食,这本身就已经忽略了最根本性的问题,而且选错了对象。

国家应该考虑的并非农民是否重视粮食,而是如何让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增加他们的收入,实现收入平等化。

或者更加确切的说,中国这样一个人口超级大国,粮食永远是最大的问题,如何才能够将土地的产出最大化,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


喵了个咪的喵


这都什么逻辑思维问题?粮食重视不重视是农民决定的吗?如果种粮能解决家庭开支,比如子女教育、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子女婚嫁、人情往来……,你觉得农民还会背井离乡转行去城里打工吗?



智仁健康


导读:民以食为天为天,农以地为生。就算没有武汉肺炎的发声,和蝗灾的发生。依然还有好几亿农民在默默耕种。虽然,他们手中只有锄头,球鞋,镰刀草帽或者是一个能装几升的茶壶。看起来这些装备很多,数量大,很"土",很齐全,但是,全部加起来也抵不上一些人的一个手提包,或是剪个靓丽的发型。


但是,他们在田里,虽然累,却很快乐。只是偶尔,担心子女的学费,孩子大学毕业后,自己卖的粮能否给孩子帮一点小忙。多种点地,多朝田里跑几趟,多挑点农家肥。挣一点,有一点,是多数人的想法。


对于面对疫情和蝗灾,粮食的重要性,能否得到农民的重视,先来看看种地人的想法:





我来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小时候我才8岁就提着篮子,下地干活,玉米秸秆太高,够不着,我就跳起来够,摘玉米。我摘玉米,我堂哥劲大点,提着篮子收集,装袋,我爸力气大,扛玉米袋子。记得有一次,我家里收集了很多很多谷子,那时候车少,就把粮食放在路面上晾晒,怕人偷粮食,就睡在农用车里,半睡半醒的守着。还有一次,我家里收了很多玉米,也是放在路面上,晚上刮起了大风,可能要下雨。从下午九点开始,拢堆,装袋,扛包,一直弄到夜里11多,第二天上早自习,我迟到了。站在外面罚站,一直站到下早自习。

去年,我爸10月份就从外面打工回来,张罗着租地,有的人不要钱,要钱的人每人给200块地租。租了20亩,明年种玉米。身边的人都说:种田干什么,粮食那么便宜,人工,耕田费,肥料钱,农药钱,收割费,一起加起来600多块钱,就算你田种的好,一亩地收1000斤干玉米,玉米价格九毛一斤,你也只赚300块,20亩最多也只有万把块钱,屋里开支又大。外面打工只要一个月有2000元,就比种田强!正月13我爸就把跟了他12年的拖拉机开到田里,耕田去了。

小结:对于农民来说,种地就是一种快乐,有些农民喜欢种地,是种地的好把式。在这疫情的特殊时期,我们要感谢两个人,以及抗战疫情一线的人员:


荆山朵朵


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农民想重视,工人也想重视,可他们重视有用吗?必须是国家政策上的重视和调整才行啊!

就说眼下的疫情,口罩紧缺,连带着蔬菜食品涨价,这样会带来收支不平衡的问题。非洲蝗害,粮食没有收成,后果如何,只是一个提醒,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

人类的每一次灾难累及的不仅仅只是自己,还有同住地球所有的生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没有可能。

希望政府多听取民众意见,重视农业生产的经营和发展,打破旧的传统的农业经营模式,采取必要的措施,把农业生产兴旺起来。

眼前,粮食是可以进口,然而世事难料,今天的朋友也许就是明天的敌人,国与国之间何尝不是靠利益在维系着!所以自己有心里才会踏实,而且我们完全有条件可以自给自足,为什么一定要依赖外来进口呢?

民以食为天,这是关系到所有人类吃饭的问题,人是所有一切的主宰。作为一名普通百姓,希望我的担忧不会是多余的。

粮食有价,生命无价!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枫桦苇岸


据我观察,今年粮食一定会涨价,(贵),浅谈,外国蝗灾泛滥,势必造成大面积全球粮食紧张,而我们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平常年份都要进口,而今年天灾人祸,粮食世界危急,肯定更加进口难,所以我断定肯定今年粮食做物要涨,欢迎大家今年多种地,多收桹,好机会。


於无声处听惊雷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才是生活必需品,钱只是符号数字, 粮食才是赖以生存之本



许贞贵


面对这次疫情和蝗灾,粮食的重要性是否能得到农民的重视?

冠状病毒疫情的高传染性,使得整个春节国内生产生活几乎停滞,无论是城镇局面,还是农村农民,大多都待在家里,齐心协力共同防疫。与此相伴产生的,除了口罩酒精等的紧缺,还出现了面粉、大米、食用油、方便食品等的爆发式购买。特别是湖北大米去哪了,更是成为近几天的热点之一。

非洲出现的沙漠蝗虫灾害,尽管4000亿只被考证的“体无完肤”,但由此带来的恐慌心态,也一直在蔓延,非洲的粮食会不会大减产,继而导致世界性粮食紧缺;我国会不会受到影响,今年粮食会减产;还引发了对于中国粮食安全的深度思考。

对于农民来说,疫情防控很重要,毕竟农村的医疗资源相对要薄弱,但生产生活的压力也更大,因为不出来务工、不出来干活、不进行农业生产,就面临着“断顿”的风险。但,我们来看农民与粮食重要性的重视与否的悖论,也就是题主所设计的问题,不难发现,农民又一次成为了背锅侠。

无论有没有疫情和蝗灾,还是其他的灾害如干旱、禽流感、猪瘟等等,对于农民来说,生存首先是第一位的。想要生存,就要有收入;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要更有高的收入。但收入从哪来?土地是早些年农民安身立命之本,俗话说从“土里刨食儿”,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继续将土地作为主要的生活来源。但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也在不断的前进,对于“金钱”的需要也越来越多,比如说,要盖更好的房子,要娶妻生子,要购置更便利的生活用品等等。

这个时候,再靠以土地为主的收入,显然不够了,家庭耕地少的更是捉襟见肘。于是乎,外出打工吧,再于是乎,常年外出打工吧,又又又于是乎,举家常年外出打工吧。就是如此,农村里平时剩下的人越来越少,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大转变——工资性收入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种地收入占的比重越来越低。

年轻人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走出去,在对比之下,也有了更高的生活追求,再加上各种“繁重”的习俗压力,车房的需求覆盖了城镇乡村,不多挣钱是不可能的。但靠种地吗?显然靠不住。而即使如此,我们看看国内主要的产粮区,农民也没有让土地荒着,有限的撂荒情况也多出现在一些边边角角的土地。所以说,无论从哪个层面看,不是农民不重视粮食了,不愿意种地了,这里面需要说道的太多了。


粮小咖


什么事情,总是打过招呼的,只是当时没留心!

蝗虫吃粮食在萌芽,人吃粮食靠收获。没芽焉能收!

回老家,良田变树园。记得爷爷总在闲散地种树!真是变了!

种粮不化算,买比种强!提倡的!

好地打了葡萄桩,记得有年试种水稻,地板结,卧牛般地湿圪垃。现在要还耕!?包葡萄商跑了,遍地荠菜!

要是粮食缺了,严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