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嗎?日常蔬菜上會有病毒嗎?答案來了

目前正處於疫情防控

的重要階段!

隨著對新冠病毒的不斷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

大家的疑問也越來越多

發熱是不是就是新冠病毒感染?

平時吃的蔬菜上有病毒嗎?

之前的無症狀感染者有什麼特點?

口罩可以用蒸鍋消毒嗎?

……

這些問題的答案!

Q:發熱是否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

A:不一定。如果沒有接觸過可疑傳染源,短期(不超過3天)輕度發熱可以在家隨訪觀察。如果近期接觸過可疑傳染源,出現發熱、咳嗽、氣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需及時就醫。

Q:蔬菜上會有病毒嗎?能生吃嗎?

A:病毒通過飛沫、直接接觸等方式汙染到蔬菜、肉和水果的幾率很低。蔬菜、肉、水果買回家後先用流水清洗。建議新鮮蔬菜、水果不要放置太久再吃,暫時不食用的肉類要冷藏、冷凍,因為如果放置時間過長,可能變質滋生大量細菌,吃了反倒對身體不好。


發熱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嗎?日常蔬菜上會有病毒嗎?答案來了


記得不要生食,蔬菜、肉類應炒熟吃,水果的話儘量削皮,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病毒在溫度56℃狀態下30分鐘內就能被殺死,而炒菜等溫度能達到100℃甚至更高。處理過後還是注意及時洗手。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是否經糞-口途徑(消化道)傳播,雖尚待進一步明確,但通過將食物洗淨煮熟,“飯前便後”洗手等方法可預防病毒經消化道傳播。

Q:無症狀感染者有什麼特點?

A:從目前發現的無症狀感染者來說,主要是和病人密切接觸者,家庭成員發生得更多一點。這種病人本身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比如發熱、乏力、肺炎,但是如果做咽拭子檢查,核酸是陽性,就會把他定義為無症狀感染者。

從發病機制來講,這部分人帶有病毒,就可能是傳染源,可能會造成傳播,但是從情況來看,既然病人是無症狀感染者,相對病情偏輕,攜帶病毒數量比較少,因此在傳播能力上會弱一點。

Q:口罩能重複用嗎?可以用蒸鍋消毒嗎? 可以用酒精消毒嗎?

A:如果是獨處,沒有與外人密切接觸,可以不戴口罩。比如一家人健健康康宅在家裡、在自己的私家車上,或者單獨在戶外,比如小區遛個彎兒、在行人稀少的公園和街道上散步,可以不戴口罩。出入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超市商場購物、乘坐電梯、封閉辦公,到普通醫療機構就診(除發熱門診)的患者,可以佩戴普通醫用口罩、也叫一次性醫用口罩。回家後將口罩置於潔淨、乾燥通風環境下自然晾乾,還可以重複使用。


發熱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嗎?日常蔬菜上會有病毒嗎?答案來了


人員密集場所的工作人員,從事和疫情相關的行政管理、警察、保安、快遞等行業等人員,還有普通門診、病房的醫護人員,居家隔離人員以及共同生活人員,建議佩帶醫用外科口罩。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延長口罩的使用時長和更換頻率。一般來說,如果口罩沒有明顯的髒汙、變形,可以不必四小時一換。但如果口罩出現髒汙、變形、損壞、有異味時需及時更換。

用微波爐、電烤箱或蒸鍋加熱口罩,會造成口罩內部結構破壞、會使防護效率降低,不建議再次使用。

噴灑消毒劑,包括醫用酒精,會使防護效率降低,所以不宜採用酒精噴灑的方式去給口罩消毒

Q:病毒能以氣溶膠方式傳播嗎?

A:目前,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還是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氣溶膠和糞—口等傳播途徑尚待進一步明確。通過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病例多可以追蹤到已確診的病例有過近距離密切接觸的情況,這符合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的特徵。

氣溶膠傳播是指飛沫在空氣懸浮過程中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質和病原體組成的核,形成飛沫核,可以通過氣溶膠的形式漂浮至遠處,造成遠距離的傳播。在某些特殊的條件下也可能發生氣溶膠傳播,例如進行臨床氣管插管等專業醫療操作時。但目前尚沒有證據顯示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氣溶膠傳播。

Q:怎麼給私家車做好車內車外消毒?

A:一般情況下,私家車無需消毒處理,處於空曠場所時,應做好通風換氣。

冬天開窗通風時,需注意車內外溫差大而引起感冒。處於地下停車場等密閉環境,建議關閉車窗,打開空調內循環方式進行通風。


發熱就意味著新冠病毒感染嗎?日常蔬菜上會有病毒嗎?答案來了


司乘人員進入公共場所返回車輛後,建議先用手消毒劑進行手衛生。有親友(身體健康狀況不明)搭乘後,及時開窗通風,並對車內相關物體表面進行消毒,可選擇合法有效的消毒劑或消毒溼巾擦拭消毒。物體表面可選擇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或消毒溼巾擦拭。手、皮膚建議選擇有效的消毒劑如碘伏、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氫消毒劑等手皮膚消毒劑或速幹手消毒劑擦拭消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