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會得​「股骨頭壞死」嗎?骨科醫生來解答

2020年的春天,註定比以往來得晚很多點。

新冠肺炎在華夏大地肆虐,不禁讓大家想起來 17 年前那場被非典支配的恐懼。

“好恐怖!股骨頭“藥丸”!!”

“什麼“藥丸”?可以吃嗎?”

“不是啦,是股骨頭要完蛋的意思。”

聽說非典以後很多人的股骨頭都壞死了,這次新冠又會悲劇重演嗎?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會得​「股骨頭壞死」嗎?骨科醫生來解答

大家的擔憂沒有錯,但疫情是可怕的,而更可怕的是對於疫情的恐懼。

先說結論:基於祖國現有的證據,個人認為新冠下股骨頭比非典時安全的多

“信你個鬼!都是冠狀病毒,憑什麼這次就比非典安全的多!”

“不急不急,接下來開始我的論點。”

非典下股骨頭壞死的原因

首先需要明晰一個概念,股骨頭壞死是非典疾病治療的後遺症,而不是疾病本身帶來的後遺症。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會得​「股骨頭壞死」嗎?骨科醫生來解答

非典疾病本身進展所帶來的後遺症是肺的纖維化。

股骨頭壞死是非典治療過程中被迫使用長期大劑量糖皮質激素所帶來的後遺症

非典使用的“激素療法”的激素是糖皮質激素的簡稱。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會得​「股骨頭壞死」嗎?骨科醫生來解答

非典爆發於本世紀初,治療手段十分有限,所謂是藥三分毒,激素療法七分毒

股骨頭是怎樣壞死的,糖皮質激素又是怎樣造成股骨頭壞死的,這是兩個問題。

股骨頭壞死直接原因是股骨頭局部區域血供的中斷,股骨頭很嬌氣,滋養血管不多且易受傷,血管傷了壞了沒有血了,股骨頭就丟了營養。

雖然壞死的病機仍不明朗,但例如脂肪栓塞,骨內壓及靜脈瘀滯,骨細胞脂肪沉積,微血管損傷,骨質疏鬆等還是公認的病理機制。

安全劑量下的糖皮質激素優點多多,比如抗感染、免疫抑制、抗休克和抗毒作用,還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是臨床重症的一劑有力解藥

所以導致股骨頭壞死的糖皮質激素攝入有兩個“恐怖”的形容詞:「長期」「大劑量」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會得​「股骨頭壞死」嗎?骨科醫生來解答

所以接下來的問題:

「長期大劑量攝入糖皮質激素怎樣造成股骨頭壞死的?」:

1、大量激素明顯升高血清內脂類含量,引起高脂血症,周圍血管形成脂肪栓子到達股骨頭內終末動脈,導致血管阻塞,因而血供區域的骨組織缺血壞死

2、脂肪栓子水解產生的遊離脂肪酸,傷害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出現瀰漫性血管炎並觸發血管內凝血,加重骨組織的缺血壞死

3、血內和骨內前列腺素E2和白三烯B4增多導致骨內小血管炎症、損害,增加血管滲透性,觸發血管內凝血

4、血管炎症和激素共同影響血管壁,導致股骨頭內小動脈炎,病變血管壁脆性增加,進而引起多灶性、多階段髓內、骨內出血,血供中斷

5、壞死細胞釋放的氧自由基損傷血管內皮細胞膜

6、多負性因素惡性循環,從而引起骨缺血壞死

就這樣,「大劑量、長期」兩個形容詞成為了激素導致股骨頭壞死的元兇

那麼,在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對於激素的使用,國家是持怎樣的態度呢?

接著往下看。

對非典與新冠期間診療推薦方案的比較分析

以理服人的理要權威,不然是歪理,要權威,找指南,還要國家級的那種,所以,國家衛生部辦公廳算權威了吧。

搜索工具還是要權威,CNKI(中國知網)算權威了吧。

於是我在知網上搜索下載了非典和新冠肺炎時期國家衛生部制定的疫情診療推薦方案。

非典選擇的是2003年5月3日「衛生部辦公廳關於印發新修訂的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臨床診斷標準和推薦治療方案及出院參考標準的通知」

新冠選擇的是截止2020年2月6日「新型冠狀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

開始對比,對比中得出答案:

1、確診標準

非典:僅靠臨床表現和影像學確診,沒有病原學依據的支持;

新冠:以病原學證據為準(RT-PCR檢測病毒核酸陽性或病毒基因測序)。

2、診斷分型

非典:未對臨床確診病例進行亞型分組,僅對重症非典型肺炎進行了診斷,這種“一刀切”的方法使得激素的應用變得廣泛。

重症非典型肺炎診斷標準:

符合下列標準中的1條即可診斷為重症非典型肺炎。

一、呼吸困難,呼吸頻率>30次/分。

二、低氧血癥,在吸氧3 ~5升/分條件下。

1、動脈血氧分壓(PaO2) <70mmHg;

2、或脈搏容積血氧飽和度(SpO2) <93%;

3、或已可診為急性肺損傷(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徵(ARDS)。

三、多葉病變且病變範圍超過1/3或X線胸片顯示48h。內病灶進展>50%。

四、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MODS)。

五、具有嚴重基礎性疾病或合併其他感染或年齡>50歲。

新冠肺炎:增加了臨床確診病例的亞組分型,共四型輕型、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

重型和危重型有著具體診斷標準如下:

重型:

出現以下情況之一者:

1)呼吸窘迫,PR ≥ 30次/分;

2)靜息狀態下,指氧飽和度 ≤ 93%;

3)動脈血氧分壓(PaO2)/吸氧濃度(FiO2) ≤ 300 mmHg (1mmHg=0.133kPa)。

危重型:

符合下列任一條:

1)呼吸衰竭,且需要機械通氣;

2)出現休克;

3)合併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監護治療。

3、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非典:激素應用劃在「一般性和對症治療」中重點提出,且用法用量「成人每天甲基強的松龍80-320mg,必要時可加大計量,而療程根據病情調整,待病情緩解或胸片上陰影吸收後逐漸減量停用」:

糖皮質激素的應用:

應用指徵為:

1)有嚴重中毒症狀,高熱3日不退;

2)48h內肺部陰影進展超過50%;

3)有急性肺損傷或出現ARDS。

一般成人劑量相當於甲基強的松龍80-320mg/d,必要時可適當增加劑量,大劑量應用實踐不宜過長,具體劑量及療程根據病情來調整,待病情緩解或胸片上陰影有所吸收後逐漸減量停用。

建議採用半衰期短的激素。

新冠肺炎:治療分一般治療和重型、危重型治療。

一般治療不使用激素,對象是新冠肺炎的輕型和普通型患者,專門提出「對於病毒性疾病的治療,應注意不可過度治療」,並且對抗病毒治療藥物進行了指導性的推薦用藥;

重點推薦呼吸治療、呼吸支持、循環支持,激素治療放在「其他治療措施」中。

用法用量:

甲潑尼龍短期內(3-5天),1-2mg/kg/日

(注:按照成人60kg的體重,建議是每日60-120mg甲潑尼龍使用3-5天)

並且專門指出「較大劑量激素因為免疫抑制作用,會延緩對病毒的清除」。

可根據患者呼吸困難程度、胸部影像學進展情況,酌情短期內(3-5日)使用糖皮質激素.

建議劑量不超過相當於甲潑尼龍1-2mg/kg/日

,應當注意較大劑量糖皮質激素由於免疫抑制作用,會延緩對冠狀病毒的清除。

綜上可以得到幾點信息:

第一,糖皮質激素應用在非典時是作為一般性和對症治療進行專門建議使用的,且未對疾病進行臨床亞型的細化,換言之只要是確診的非典病人,常規療法就是激素的干預,這決定了激素的廣泛使用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會得​「股骨頭壞死」嗎?骨科醫生來解答

第二,糖皮質激素在非典時用法用量的提法是「成人每天80-320mg,必要時可加大劑量,療程根據病情調整」,接下來是「待病情緩解或胸片上陰影吸收後逐漸減量停用」

由此可見當時的激素使用完全滿足「長期、大劑量」的標準。

而目前新冠肺炎首先將臨床病員進行了亞組的細化,並著重淡化了激素使用激素僅在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身上使用,並且「時間只用3-5天,每日約60-120mg」

對比可以看出,本次新冠治療的主戰軍並非激素,因此對於股骨頭的損害也會減輕很多

結論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一方面,這場疫情的根源是人類管不住嘴,觸及自然禁忌的代價;另一方面,

應用糖皮質激素的時程劑量和股骨頭壞死也密切相關

雖然肇事者還是冠狀病毒,但在醫療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呼吸支持療法(如人工肺)已可以最大程度緩解當時環境下醫療工作者被迫應用激素衝擊的無奈

新冠肺炎患者後遺症會得​「股骨頭壞死」嗎?骨科醫生來解答

因此,公眾大可不必對本次疫情治療中患者股骨頭的損害有太大的恐慌

而更重要的是,疫情面前我們都是受害者,除了恐懼,勇敢和堅強也許才是面對災難的最好態度

Life goes on,讓我們共同祈禱疫情早日過去,祖國繼續前行。

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