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亿只蝗虫入侵 印度生产和消费排世界第一的食糖产业或受影响

在我们抗击新冠病毒的时候,一场沙漠蝗灾在非洲东部爆发,此次沙漠蝗虫的爆发是肯尼亚70年来规模最大的害虫威胁。蝗虫可以吃掉几乎所有农作物和非农作物,包括玉米、高粱、牧草、甘蔗、棉、果树、蔬菜和杂草等。专家称不论走到哪蝗虫都会把农作物一扫而光,形成“无烟的火灾”。


4000亿只蝗虫入侵 印度生产和消费排世界第一的食糖产业或受影响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沙漠蝗虫沿红海两岸,侵入沙特、伊朗等国,又跃过巴基斯坦国境线,使巴基斯坦遭受1993年以来最严重蝗灾,国家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又大约有4000亿只蝗虫袭击了印度拉贾斯坦邦,导致大量农作物被毁。有印度学者预测,蝗灾将造成印度粮食减产30%-50%。

虽然专家表示,蝗群迁入我国的可能性不大。但目前蝗灾已侵袭多国,对相关经济作物及深加工产品的产生较大影响,蝗灾后续治理和恢复期也相对漫长。到五六月份,还存在蝗虫通过季风迁入云南地区的可能性。受此影响昨2月17日A股农药、白糖、粮食等相关的板块股票普遍性上涨,多支涨停。

4000亿只蝗虫入侵 印度生产和消费排世界第一的食糖产业或受影响

印度食糖产量锐减 或再受蝗灾影响 国内A股食糖版块上涨

近日,印度糖厂协会(ISMA)代表称,印度2019/20年度的预估糖产量下滑21.6%至2600万吨,为三年来最低水平,2018年印度的干旱导致甘蔗种植面积减少,2019年也出现了洪涝灾害,导致印度主要甘蔗产区减产。而在2020年初又可能继续受到蝗灾的影响,甘蔗产量的增长之路可谓并不顺利。

印度一直是全球食糖供应的主力军之一,一直稳居全球第二大食糖生产国的宝座。但在2018/19榨季印度食糖的产量达了3307万吨,占全球糖产量的18.5%,一举超越被誉为“世界食糖定价者”的巴西(295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食糖生产国,是自2003年以来的首次。

印度每年甘蔗产量逾亿吨,是印度主要农副产品中产量最高的品种。甘蔗种植面积约500万公顷,占印度总可耕地面积3%。糖业是印度第二大农产品产业,仅次于棉纺制品行业,对印度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距离巴基斯坦较近的印度北方邦易受到蝗灾的影响,而该邦糖产量占印度糖产量近50%。蝗虫咬食甘蔗叶片,轻则造成缺刻,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仅留下中脉,影响甘蔗生长,使植株矮小、产量降低。蝗虫一旦侵入将影响印度甘蔗产量,进而影响印度食糖的产量。蔗糖供给可能会因为蝗灾出现波动,导致全球糖价的历史性反转。

与此同时,印度长期以来是全球第一大食糖消费国,据智研咨询2019年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18/19榨季印度糖消费量为2750万吨,同比上升4%,占全球消费量的16%。由于印度特殊的饮食习惯和文化习俗,对食糖消费需求稳步提升,预计19/20榨季印度食糖消费量将上升4%至2850万吨。供给量和需求量都处于高位,使印度成为全球糖价变动的焦点。

印度国内食糖生产不稳定影响,其角色在净进口国和净出口国之间反复转换,对国际市场的糖供应量产生影响,成为判断国际糖价的重要指标。但据中信期货研究部的数据分析,在印度食糖产量下降的年份,食糖的价格有力攀升,这说明市场需求相对稳定,在此前提下,供给量的减少会导致价格的上涨。

最近几年,受供应过剩、库存增加影响,国际原糖价格一路走低,国际原糖期货价格跌至10年低位。此外,印度近年来正在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出口业务洽谈。除此之外,印度还将燃料乙醇纳入消费蔗糖的方案中。17/18榨季印度掺混于汽油的乙醇量为11.3亿升,比例为3.8%。印度还宣布在未来4年内,将乙醇产量提高三倍,达到45亿升,并且提高汽油中的乙醇比例至10%;印度官方还批准,将自甘蔗汁生产的乙醇价格提高25%。

而在印度蔗糖产业扩张的同时,全球传统的蔗糖生产大国巴西,则在中国大豆进口贸易的刺激下,不断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减少甘蔗种植。

蝗灾影响可能扩大 建议关注这些板块

1 粮食板块。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称,如果到6月旱季前蝗灾仍得不到控制,蝗虫数量可能再增加500倍。蝗灾将导致1900万人的粮食安全受到威胁。据媒体报道,当蝗灾进入高潮或瘟疫阶段时,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涨风险大增。如最近一次(1986年3月-1989年6月)灾害中,谷物价格上涨了21.2%,食品价格上涨6.9%。如果本次蝗灾持续大规模升级,那么农产品价格走高是可以预见的。

2 农药板块。中国有比较丰富的蝗虫治理经验以及相关药械,专家称蝗灾治理主要有两种应急措施,化学农药和微生物农药。化学农药来治理蝗灾的副作用较大。在适合的情况下,主要选择使用微生物农药,目前主要利用“蝗虫微孢子”和“绿僵菌孢子”两种真菌类杀虫剂治理。全球蝗虫灾害形势严峻,有望拉动农药出口。同时,短期内可能会引起杀虫剂用量的上升,农药产业及相关农药品种有望受益。

4000亿只蝗虫入侵 印度生产和消费排世界第一的食糖产业或受影响

3 禽类养殖板块。中科院院士、生态和昆虫学家康乐认为,蝗灾治理要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种群数量,并利用化学药剂及时防治高密度的蝗虫发生区。在生物防治法中,除了粉红椋鸟,鸡鸭鹅鹰也能食蝗于成灾之初。2001年6月新华社报道称,新疆养殖的灭蝗鸡鸭有近70万只。2000年媒体报道,浙江当时有3万只鸭子乘飞机赶往新疆吃蝗虫,由一群群牧鸡、牧鸭组成的“生物部队”也在新疆的“灭蝗大战”中大显身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