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里面有句话“贪如狼,狠如羊”,司马迁说“狠如羊”是什么意思?

轩辕境飞


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理解古文中字句的意思,一定要结合历史背景去体会,切忌从字面去硬解。

这句话是宋义所下的军令, 秦朝末年,赵歇屯兵巨鹿称王,秦王派兵攻打他,赵歇向楚怀王求救,怀王派宋义、项羽、范增率军救援,宋义并没有着急去攻打秦军,而是命令士兵驻守安阳,隔岸观火,打算秦赵两军两败俱伤时再去坐收渔利。故发现军令,“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从这个历史背景可以看出,宋义此军令的最主要目的不是要求士兵奋勇杀敌,而是要士兵令行禁止。明确了可能出现的违反令行禁止的要求的四种情况,杀无赦!

猛如虎,虎是很勇猛,但是虎的勇猛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独”,不懂得与人合作,军中战斗力的形成,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是必要条件,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所以说“猛 如虎”不可取。

很如羊,很通狠。为什么会说羊狠呢?大多数的理解都认为是因为的羊的倔强,也有学者认为是因为羊吃草会将草根都吃干净,“羊食如烧”,羊群走过的草地如同被火烧过一样,但是这两种情况放在军队管理上不太好解释。过于倔强,不服从指挥也能解释的通,但与“强不可使者”意思有点重复。我认为狠如羊的理解应该从羊的另一个特性上去理解,那就是冷漠,狼如羊群,羊的反应就是引颈待宰,对于同伴的被杀连最起码的恐惧都没有。军队中“与子同袍”的情义是勇往直前的保证。所以我认为狠如羊,应该是说的羊的冷漠。

最后两句“贪如狼”和“强不可使者”就比较好理解了,在战斗中出现这四种情况,宋义说的很清楚,“皆斩之”。这才是确保令行禁止的军令。


逆袭的诸行无常


“贪如狼”就不说了,狼这种生物,不是说捕到够吃的就行了,而是,性子一发起来,一次咬死几十只羊或猎物,它也吃不了,就扔了,这才说贪如狼。

而狠如羊,是说羊两方面的性格:

第一,羊非常冷漠,就是眼看着同类被狼咬死,也只是站着发抖,毫无作为。甚至很多时候,一些羊看到同类被咬死,还很高兴,一是庆幸自己没被咬死;二是觉得同类被咬死的活该。

第二,羊同类打起来,那是非常的狠啊,用嘴咬,用脚踢,用角撞,一副不死不休,悍不畏死的样子,这哪像面对狼时原孱弱样子啊。

所以说,狠如羊。


董江波


司马迁说“狠如羊”,是不是毁人三观,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因为羊给人的印象历来温顺,怎么会凶狠如羊呢?

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如下:

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须说明的是,此处的很,古语通狠,就是凶狠的意思。

根据《史记》这段话,延伸出一个成语“羊狠狼贪”,《聊斋志异》引用过这个成语,形容当权者的“贪婪凶恶”。

人们纳闷,可以说猛如虎、贪如狼,怎么说羊凶狠呢?

说“狠如羊”,这要因为羊有两个习性。

一、羊看似温顺,性格平和,但羊有一个生理特点,牠吃草的时候,不像其他食草动物如牛、马那样,把草咬断吞入胃里再细嚼慢咽,羊吃草是连根拔起,可谓斩草除根,民间有个谚语: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

意思是说,羊吃过的草地,就跟大火烧过一样,寸草难生。来年不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史记》中说项羽的大军“狠如羊”,每当攻占一个城池,就要大开杀戒,被屠的城池和老百姓就要赶尽杀绝凶狠如羊。

二、羊平时温顺平和,但是到了发情的季节,牠们荷尔蒙爆棚,情欲难捱,为了获得和异性的交配权,牠们就会大打出手,凶狠异常,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史记》中说项羽的军队“猛如虎,很如羊”,就是概括了项羽大军的凶狠好斗,像羊一样,不获全胜斩草除根决不罢休。

综上,形容一个人一支军队的凶悍,用“贪如狼,狠如羊”来比喻,既符合实际情况,也很形象。


白话石说


《史记》有云:其猛如虎、贪如狼、狠如羊,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句话出自项羽本纪,也是对项羽性格描述的一段话。说的是项羽为人凶狠,且喜欢与人争强好胜。项羽虎狼之性格,也是他能够在乱世立身的根本。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倒也说的过去,毕竟如狼似虎是那个年纪该有的霸气。可是为什么会有羊乱入呢?而且还形容羊非常狠!

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在农村生存过,若是有过这种经历,仔细回忆一下村中的羊打架。

其实村里的许多动物都会打架,比如老鼠打架、蚂蚁打架、公鸡打架、猫狗打架等等,甚至连慵懒的猪都会打架。这些动物打起架来虽然也有头破血流,但是大都是点到为止。

唯独这羊打架,却是与众不同。

春天到了,正是动物发情的季节,空气里弥漫着躁动的气息。雄性动物们,纷纷离开自己的巢穴,开始追求异性,公羊也在其中。


在一个群体里,母羊的数量往往都是少数。数量众多的公羊,为了维护下体的张扬,不得不为自己的幸福而战。

经过数轮争夺战,最终只有两只公羊站在决赛席。如果你仔细观察公羊的眼睛,你会发现每只眼里都有一个金黄色的一,嗯,那就是羊标志性的长方形瞳孔。

站在决赛席的两只公羊,往往双角竖起,目呲欲裂。经常在对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便已经发起冲锋。四角相抵,八蹄蹬地,两具肥羊的躯体拼命向前拱。

忽然,两只羊分开,忽而又怼在一起。几番来回下来,两只羊的羊角几乎断开。即便是这种情况,只要两只羊都不认输,战斗就依然在进行。。。

直到有一只羊认输,输了的羊,不仅失去了交配权,还会受到所有的羊歧视。

之所以会说羊喜欢斗狠,是因为它们的确只在窝里横。倘若来一只狼,羊立马就会认怂,窝在那里一动不动。古人正是因为看到羊的这股狠劲儿,方才将之形容项羽。

然而,后面还有一句:强不可使者,皆斩之。什么意思呢?太牛逼不为我所用的人,那就杀了吧。


祗树


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强不使者,皆斩之。——《史记·项羽本纪》

司马迁在《史记》中形容项羽和老虎一样凶猛,羊一般狠毒,狼那样贪婪。

老虎、狼的比喻大家都能理解,毕竟西楚霸王那可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人物,用虎狼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狠如羊”听上去就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了,绵羊不是温顺可爱的动物吗,怎么会和狠毒扯上关系呢?

“狠如羊”来源

其实,羊也并不是看上去的那么乖巧,在春天发情的时候,绵羊也会为了自己的“幸福”大打出手。

这和我们的“比武招亲”可不同,咱们懂得见好就收点到为止,而羊类们为了获得有限的交配权来繁衍后代,不争个你死我活绝不罢手。它们头上的尖角便是它们的最佳利器。


因此草原上经常有公羊“技不如人”但又不肯服输因而被另一只羊用羊角顶撞致死的场面。

项羽其人

而项羽坑杀二十多万秦军降卒,火烧阿房宫,诛子婴,烧杀抢掠的事情他可干的多了。这样来看似乎“狠如羊”的比方又是那么贴切。

评价

其实司马迁这里引用前人宋义的话也并不是要突出他的残暴,我感觉司马迁本人对项羽还是颇有好感的,
就凭他单独对并非帝王的项羽列出本纪来便可见一斑,这里的“猛如虎,狠如羊,贪如狼”主要是用来形容他的勇猛好战罢了!


晓史才能明事


《史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中的“很”不是“狠”的意思,是自由补不足,善美讲义气,兵家之大忌的意思。

这句原话出自司马迁的《羽•项羽本纪》中宋义针对项羽给军队下的命令:“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其中“很如羊”的“很”,从古至今,许多人曲解为通假字“狠”,这是非常错误的!稍有羊的常识的人都知道,羊很善美,与狠相反,即“很”不是“狠”的意思,是自由补不足,善美讲义气,兵家大忌的意思。

例如:项羽有这“很”是自由补不足,善美讲义气,兵家之大忌的性格,在刀斧丛中摆的“鸿门宴"上放走敌方领袖刘邦,最后死于刘邦手下。

理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用数学、龙学的第“八”位代表龙的组成部分:龙羊(鹿)角、水、自由补不足,善美讲义气等。这是和平世界最需要的,但它是“兵"(字:丘压八羊)家的大忌。兵者,是不能“很”自由补不足,善美讲义气,即它是兵字反对、大忌的对象(八),而是专“狠"狠打敌方不足的薄弱环节弱者。

这是我们领兵当兵的人在战时必须明白的要领,违者“皆斩之",才能百胜不败。否则,就是被狼吃的羊。

详见《破译背后的龙学密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附录《也谈“羊很狼贪”的意思及其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龙学创始人刘树成


《史记》里面有句话“贪如狼,狠如羊”,司马迁说“狠如羊”是什么意思?

第一种含义:

羊表面性情温和,甚至是好人的代名词。山羊能很好地爬山和跳跃,似乎和打架战斗没什么关系,事实上,大家可以问牧民这个问题。草原上的牧羊人都知道,只要是羊吃的牧场,就会有一段时间没有草了。其他食草动物在吃草时会直接咬嚼,而羊吃草时会连根拔起,再加上成语“斩草除根”,什么叫狠如羊就应该不难理解?此外,绵羊似乎没有太大的力量,但是它们从来没有留下任何空间去做事情,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第二种含义:


第三种含义:

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宋义]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许多人不明白司马迁为什么说“像羊一样无情”。他们不明白,因为他们不知道羊的起源。他们不明白,因为他们有这样的印象,“羊都很虚弱”

在古希腊最高的山峰上,成群的野山羊正在野蛮生活着。它们在山野之间游荡,不受任何人控制,尤其是控制羊群的公羊。他们经常独自站在悬崖顶上,长长的尖角直插天空,胡须在刺骨的寒风中飞舞。 面对入侵的敌人,它的脸阴沉、沉默,尖角向后弯曲,显示出毫不妥协的姿态。这种形象经常以魔鬼的形式出现在古希腊神话和传说中。 山羊来到人类社会后,它们适应了世界的习俗,但事实上它们仍然保持着从野生世界带来的自然习惯。

“羊”型的人走着一条危险、荒凉和陡峭的道路走向别人 这条危险的道路蜿蜒曲折,崎岖不平,与危险的山谷纵横交错,但它会一直通向顶峰——这是“羊”型人生活的基本目的。

他们渴望追求名利,这使他们不断向上爬。没有人也没有困难能阻止他们向上攀登的决心和毅力。 有时他们可能会错误估计并遭受挫折,但他们会站起来,站起来,继续攀登 他们永远不会承认失败,中途放弃。 因为他们能承受挫折,因为他们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直到中年才展现出他们所有的才能。

第四种含义:

《周易》中解释牧羊要诀说, 放羊时,跟着羊,让羊自由行走。只有当头羊被引向错误的方向时,牧羊人才会挥动鞭子大叫两次。 不要拖在前面。你拖得越用力,羊就越不愿意走,因为它们必须设定自己的目标。

绵羊的凶残也表现在交配权的争夺上,这肯定会杀死对手。 用角去撞,摔跤,甚至打碎角,撞得鲜血淋漓 羊失去了它们的角,它们失去了唯一的防御武器,很难生存。

因此,绵羊的残忍在于它对自己的残忍和对同类的残忍。

回答的不好请见谅,感谢大家浏览。


博而化易


“贪如狼,狠如羊”喻指人的性格类似于某些动物的特点,以求生动形象,便于理解。


出处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猛如虎,很【同“狠”,不听从,执拗】如羊,贪如狼,强【倔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背景

秦末天下大乱,六国复辟,农民起义。章邯带兵打败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军,在定陶击溃项梁军,杀死项梁。进而与王离带领的长城军围困巨鹿城,赵王歇向各诸侯国求援,楚怀王于是任命卿子冠军宋义为上将军,鲁公项羽为次将,亚父范增为末将,率军解巨鹿之围。



具体分析

词语要放到句子中理解,句子要放到文章中理解。楚怀王命宋义带兵救援巨鹿,但是军队行进到安阳的时候,停留了四十六天不前进。项羽和宋义的军事战略不同,项羽的意思是赶快带兵渡河和赵国里应外合击破秦军。但宋义认为应该让秦赵两国斗个两败俱伤,无论秦军胜与不胜,都将疲惫不堪,自己带军渡河可轻而易举击败秦军。于是他在军中下令,说了这段话。作战勇猛得像老虎(力能举鼎,威猛无比),执拗不听从军令得像只羊(有自己的想法,思想独立,行为上抗拒),贪功凶狠得像匹狼(想要赶紧进军巨鹿,与秦军决战,取得战果),倔强得不能够派遣(你项羽要是还固执己见,那别怪军法无情),主要说的是谁,说的当然是项羽,没有明说而已,是想让项羽闭嘴,你的战略想法我不同意你不要想了,也不要想着鼓动其他人,我是上将军,一切以我的战略想法行事,不得抗令。项羽和宋义关系一向不好,楚怀王熊心是项家拥立的,没有我项家,你们这些人都仍是丧家之犬,项羽看不上宋义和楚怀王。宋义也害怕项羽,害怕他危及王权,进而危及自己,一直想着打压削夺项羽的权力。停留安阳期间,宋义干了什么呢?亲自送他儿子宋襄去齐国做相。士兵忍饥受冻,自己却饮酒大会宾客,这些项羽都看在眼里,心情用两个字概括“火大”,于是私下发表看法:一是军中粮草不济,而巨鹿城中有粮,大军久留不行不妥,应该和赵国里应外合,一起攻打秦军;二是秦军凭借强大军力,攻下赵国是轻而易举的,军力不会大损。三是我国新败(定陶一战),士气不振。这是生死一战,应全力应付,若果章邯收拾了其他诸侯国,腾出手来,那么楚国就危险了。四是你宋义置大局于不顾,生死存亡之际,竟还想着自己家的私事。于是项羽第二天早上就砍了宋义的头,夺取军权,破釜沉舟,带兵救援巨鹿。项羽一向看宋义不爽,关键时刻你还搞事情,你要是乖乖带兵救援巨鹿,也许还暂时没什么事,你这贻误战机,还虐待士兵,想着自己的那点破事,我项羽忍不了。我是认同项羽的看法的。


这句话实则是宋义和项羽立场不同、意见不和的表现,渐渐地矛盾激化,以宋义的死,项羽夺权结束,是新楚与旧楚之间的矛盾,是项羽与楚怀王之间的矛盾。


我是含笑小友,专注于古代文化和阅读分享,欢迎【关注】!


含笑君


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全句是: “其猛如虎、贪如狼、狠如羊、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项羽个性勇猛如虎,跟狼一样的贪心,狠起来像头羊,这样强大的人如果不能为我所用,就必须除掉。

“猛如虎,贪如狼”,这个大家都能理解,可句里面怎么会出现一只羊?而且还用狠来形容羊,这跟我们大部分人对羊的的印象不符。



羊不都是温顺吃草的动物吗?

羊其实是非常狠的动物,别看它平时斯斯文文,那是你没看到它狠的时候,羊狠起来连自己都怕!

羊的狠主要是出于动物最原始的使命“繁衍”。

繁衍交配是动物最基本的属性,公羊会为了得到群体里的交配权而弄的头破血流。

动物的世界里貌似都有一种规律,那就是雄性一般都比雌性多,人群是这样,羊群也是这样。

这使得公羊不得不通过“决斗”的方式来获得跟母羊的交配权,公羊在这方面的倔强超乎想象,羊群里的公羊两两对决,只要其中一只公羊还站在“战场”上,决斗就不算终止。



所以公羊们往往是相互碰撞到羊角断裂都不会结束,因为输的那一方,不止没有交配权,连其他羊都会看不起它!

正因如此才有“狠如羊”这句形容词。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闲话


牧子闲话


看了下回答这道题的大家,发现千篇一律啊。

事件背景

确实,这句话是项羽本纪里的一句话,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当时背景是这样的:当时秦军把赵王包围在钜鹿城内,项羽想赶快率兵渡过黄河,率楚军从外面攻打,赵军在里面接应,打垮秦军是确定无疑的。谋士宋义进言说:“如今秦国攻打赵国,打胜了,士卒也会疲惫;我们就可以利用他们的疲惫;打不胜,我们就率领部队擂鼓西进,一定能歼灭秦军。所以,现在不如先让秦、赵两方相斗。”

项羽觉得很有道理啊,鹬蚌相争,坐收渔利。于是通令全军:“凶猛如虎,违逆如羊,贪婪如狼,倔强不听指挥的,一律斩杀。”

很如羊

按照翻译,很就是违逆的意思。一般人都觉得羊的性情温顺,怎么会违逆呢,可能大都没有真正接触过羊,很多都是看过《喜羊羊和灰太狼》这种动画片觉得是种乖巧的动物。

其实不然,养羊的都知道,羊吃起草来基本上寸草不生。其他草食动物吃草时会直接咬断咀嚼,而羊吃草是将草连根拔起,结合斩草除根这个成语,很如羊是什么意思应该不难理解了吧?此外,羊看上去没什么大力气,但做事的时候从来不留余地,全力以赴,甚至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用力过猛把结实的羊角顶坏了。

古人看待事物一般都喜欢附加上感情色彩,看到羊这般表现就觉得羊也是个狠角色。又比如看到莲花盛开不沾泥土和露水,就说莲出淤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莲花就好比这高洁的君子之德。其实现代研究发现是莲花表层的特殊结构导致的。

不得不说,古人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