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被稱為“唐初四傑”之首,其實他的爺爺學問更厲害

王勃的爺爺叫王通,後人他了解不多,反倒是王通的弟弟王績及其孫王勃以文學成就為後人所熟知,特別是王勃的詩歌成就知名當世及後代。

在開皇、仁壽之際,地處三河之間的河汾地區的絳郡龍門縣(今山西萬榮縣),出現了一位學問淵博、聚徒千數的有名學者,可惜他生不逢時,壯年而逝,其門人弟子視其為孔孟之後的聖賢,諡號“文中子”。他就是享名三河地區的王通。

王勃被稱為“唐初四傑”之首,其實他的爺爺學問更厲害


王通父親王隆,字伯高,得祖上家學淵源,貫通經史,在家鄉以儒學教授學生,弟子千餘人,名聲大盛於河汾之間。文帝開皇之初便以國子博士待詔於龍門,文帝親自召見,詢問時政得失。王隆應對得體,辭退後撰成《興衰要論》七篇,略論歷代帝王治國興衰的道理,進呈給文帝披覽。

哪知文帝政崇尚吏治,不重儒學,王隆所說未獲賞識,僅由吏部銓選錄用為昌樂縣令,又遷猗氏縣令。他在境治績卓著,然因官小才高,未獲升用。數年秩滿,王隆便辭官退歸鄉里,不再出仕,以傳道授業、教授生徒、著書立說為樂事。

王勃被稱為“唐初四傑”之首,其實他的爺爺學問更厲害


王通誕生才三歲便能識字讀書,幼年生性聰慧,悟性極高,十歲時能誦讀五經,又親聆父親教誨,對時政亦能議論而有所指歸,大為其父親讚賞。此後遂從名師受業:受書於東海李育,學詩於會稽夏琠,問禮於河東關子明,正樂於北平霍汲,考易於叔父王仲華。

他夕興夜寐,衣不解帶,專心致志,勤學苦研,積年而六經俱通,遂有四方之志。文帝仁壽三年,王通年已及冠,思欲以生平所學貢獻於國家,他在這年金風送爽的秋天,西遊京都長安,覲見隋文帝於太極殿,奏上《太平策》十二條,切指時世之弊,提出了尊王道、推霸略、重儒統、合三教等主張。他年少氣盛,認為汲取歷史經驗、改良政治便可以運天下於指掌。哪知此時正逢文帝行廢立太子之事,朝廷權貴明爭暗鬥不息,宰相楊素位居高位,頗以文武才略自傲,無心提拔後進新人,對王通也就未能青眼相看。

王通知道自己所上條策不被重視,且在京耳聞目睹,亦略知朝廷風波不停,便產生了迴歸鄉里的念頭。由此他寫了一首《東征之歌》,抒發他慷慨而又抑鬱的情緒,其詩曰:“我思國家兮,遠遊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禮布衣。遂懷古人之心兮,將興太平之基。時異事變兮,志乖願違。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東歸。皇之不斷兮,勞身西飛。”

後文帝察其意氣不凡,下詔再徵,但不久文帝駕崩。煬帝即位,再下徵召之命,這時適遭煬帝、楊諒兄弟爭奪權位,河東成為雙方戰場,社會亂象已經萌生,王通已無心仕進,決計退隱,乃在龍門故地經營祖業,自嘆道:“道之不行,欲安之乎?”

王通決計繼承其父,著書立說、教授生徒,效法孔子以行其道,即所謂傳道授業。其成就使他的名聲遠揚,四方前來請益求教的門人弟子紛紛接踵而至。其中有河南董常、太山姚義、京兆杜淹、趙郡李靖、南陽程元、扶風竇威、河東薛收、中山賈瓊、清河房玄齡、鉅鹿魏徵、太原溫大雅、潁川陳叔達等都慕名前來謁見,或拜王通為師,或叩請受教經邦治國的道理。

王勃被稱為“唐初四傑”之首,其實他的爺爺學問更厲害

唐太宗與魏徵


在這些人中,杜淹、李靖、竇威、薛收、房玄齡、魏徵、溫大雅、陳叔達等人都是活躍在隋末唐初的英雄俊傑之士,對李唐的建國創業都做出了很大貢獻。

王通在河汾講學,先後收授門徒有千餘人之多。他講學與山東老儒們講經、注經不同,著重在貫通古今、經世致用,教學不拘一格,因才而教。故人們稱讚王通之教興於河汾,雍雍如也。

煬帝大業十年,朝廷久聞他的名聲,徵他入京,署為蜀郡司戶,王通推辭不就;次年,朝廷又以著作郎、國子祭酒徵召。這可見朝廷對他重視的程度。可是此時天下雲擾、英雄豪傑四起,勢力大的逐鹿中原,實力弱小的佔山為王,有的割據一方,有的據地自保。寰宇之內,到處是烽火漫天、刀兵不息。學校生徒四散,門庭滋長苔草,學子已無心學業,各奔生計、各找前程去了。有些名儒大家、士子學人,或避難鄉野,託庇豪門,有些甚至窮途潦倒,凍死在飢寒交迫的溝壑之中。

王通眼見天下大亂,有不可收拾之勢,對朝廷已全失去了信心,故對做官一途,絲毫不感興趣,他只是閉門著書立說,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意志。

王通專心致意於經世之學,對詩、書、易、禮、樂、春秋都作了系統的整理,他通經是為了治世,考古是為了驗今,到了隋末,他先後寫就了《禮論》、《元經》、《贊易》等書數十卷。他自命極高,以為其道可以治國經邦,其書能使國家歸於太平、臻於富強,可以上繼孔子、周公,他的弟子們也認為他是當代孔夫子,是沒有官位的素王。

王勃被稱為“唐初四傑”之首,其實他的爺爺學問更厲害


大業十三年末煬帝在揚州被弒,噩耗傳到北方時,博古通今的王通在家由於積勞成疾,一病不起,臨死前他召喚門人薛收等人,對他們說:“我做了一場夢,夢見顏回稱孔子之命說道:‘休息吧!恐怕是夫子召我去見他。何必人生長命百歲!’”隔了七日,遂駕鶴西去。其門弟子數百人聽聞訃告,不問遠近齊集在龍門王宅進行悼念。他們悲號痛哭之餘,共同商量著說道:“我們老師的道德學問已達到最高境界,成為至人了。”他們根據禮制所謂“男子生有字所以昭德,死有諡所以易名”,乃私議其諡號曰“文中子”。

門人又仿效孔門子弟錄其先師的語錄《論語》的體裁,各記其親身所聞、所問、所事、所答,整理記錄成《文中子》一書,該書所記有十篇,題為王道、天地、事君、周公、問易、禮樂、述史、魏相、立命、關朗,囊括六經要旨,敘述古今之變及王道之難行,書成後交給王通的家人以作紀念,垂之後世,此即後世所傳的《文中子》,亦名《中說》。他的生平事蹟本已載入史傳,後來其後裔陷入一場政治風波,其傳文也就被刪除。

王通生不逢時,抱著其深邃的思想和願望遺憾地離開了人世。但他盛名不朽,他的思想有後人傳承,唐初的將相大臣多出其門下,他們各懷著王道治世的理想,躬行政治實踐,終於開創了唐初的貞觀之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