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滕王閣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代表,象徵著中國五千年積澱的文化、藝術和傳統。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始建於唐朝永徽四年。歷史上的滕王閣先後共重建達29次之多,屢毀屢建,今日之所見滕王閣為1989年重建。

滕王閣,為唐高祖李淵之子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滕王閣主體建築淨高57.5米,建築面積13000平方米。其下部為象徵古城牆的12米高臺座,分為兩級。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臺座以上的主閣取“明三暗七”格式,即從外面看是三層帶回廊建築,而內部卻有七層,就是三個明層,三個暗層,加屋頂中的設備層。新閣的瓦件全部採用宜興產碧色琉璃瓦。正脊鴟吻為仿宋特製,高達3.5米。勾頭、滴水均特製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四字,而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有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北湖之上建有九曲風雨橋。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主閣的色彩,絢爛而華麗。其梁枋彩畫採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室內外斗拱用“ 解綠結華裝”,突出大紅基調,拱眼壁也按此色調繪製,底色用 奶黃色。室內外所有梁枋各明間用“碾玉裝”,各次間用“五彩遍裝”,天花板每層圖案各異,支條深綠色,大紅井口線,十字口梔子花。椽子、望板均為大紅色,柱子油硃紅色,門窗為紅木傢俱色。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今年的暑假快要結束了,為了讓小明能夠早日目睹“飛閣流丹,下臨無地”的滕王閣之雄姿,更好地理解和領會王勃的《滕王閣序》,八月十四日這天,我和他頂著未時的炎炎烈日,沿著疊山路騎行,來到了位於疊山路盡頭的滕王閣風景區。景區東大門外,古色古香的石頭牌樓,莊嚴肅穆。牌樓後面是典型的碧瓦翹簷、銅釘雙耳、棗紅色的中式院門。門的上方懸掛著“雄州霧列”四個大字的黑底金字牌匾,取自王勃的“雄州霧列,俊採星馳”。門旁售票窗前人頭湧動,長長的購票隊伍井然有序。景區外廣場上,許多空調旅遊大巴停靠在那裡。車下,遊客們在津津有味地聽導遊講解滕王閣的歷史演繹、文化傳承和人物故事。人群中有一對情侶,他們十指相扣,如膠似漆。一會兒聽聽導遊的講解,一會兒又沉浸到幸福的熱戀之中,讓人羨慕,也給大家的旅遊活動帶來了甜蜜和活力。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跟隨著遊客進入東大門後,我們看到院內碩大的廣場,像一幅巨大的立體畫卷展現在我們的面前。廣場前面綠樹成蔭,蟬鳴鳥叫,讓人賞心悅目。左右兩邊各有一條新建的長廊,裡面有許多對滕王閣傾盡讚美之詞的名人碑刻。廣場中央的大理石地面上鑲嵌了一個巨大的八卦圖案,是由棗紅色與白色相間的大理石板組成的。此八卦圖可鎮宅消煞,趨吉避邪。看來設計者是想用這八卦圖,來給已經經歷了28次毀損的滕王閣,護佑太平,祈福平安,真是煞費苦心了。抬頭向前看,高低兩層寬大又厚重的灰色城樓式塔基上,正是享譽神州的滕王閣。它高大、挺拔的巍巍雄姿,直刺雲霄,彷彿矗立在藍天白雲間,令人感嘆不已。其紅牆碧瓦,明三暗七的飛簷斗拱型建築風格,完全體現了中華建築之唯美,堪稱中國樓閣建築的典範。塔基前,兩尊銅鑄的神獸左右對稱,分立兩旁,大有鎮妖降魔之勢。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第一層塔基正面,重建滕王閣的銘文,就鐫刻在漢白玉的石碑牆上,向人們敘說著第29次重建的歷史因由,也是建造者給自己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這是風流儒雅的唐代名仕王勃讚美滕王閣的著名詩篇。滕王閣與岳陽樓、黃鶴樓合稱中國三大名樓,王勃的傳世篇章《滕王閣序》,便是在此有感而發後,一氣呵成寫出來的。這也是繼晉代王羲之的《蘭亭序》後,又一篇描寫名賢雅聚的絕世佳作。此駢文妙筆生花、文采飛揚;瀟灑飄逸,酣暢淋漓;引經據典、對仗工整;縱橫捭闔、氣勢磅礴;至今,無人能出其右。文中那“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曠世名句,使滕王高閣美名傳揚,千古流芳。讓多少歷代的文人墨客,名流雅士為之傾倒。還有那“漁舟唱晚,雁陣驚寒”的殘陽夕照之景象,著實讓人嚮往。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一個經典的景觀建築,配上絕好的讚美文章,著實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滕王閣正是因為有了《滕王閣序》的烘托,毫無懸念地雄踞三大名樓之首。遊客們很大一部份也是被王勃的《滕王閣序》吸引來的。拾階而上,宋代文豪蘇東坡書寫的“滕王閣”藍底金字的牌匾和唐代書法家懷素的狂草手書“瑰偉絕特”牌匾高掛閣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幅紅底藍字的對聯,好似龍飛鳳舞,盤旋在門前的兩根硃紅色柱子上。這氣勢讓我們隱約感受到,滕王閣厚重的歷史背景和文化氣息似排山倒海般撲面而來。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穿過擁擠的人群,我們走進寫有“東引甌越”牌匾下方的閣門後,順著右邊回字型樓梯爬上了頂樓,來到了天井上面的小廳,天井四邊是用漢白玉護欄圍住的。這裡正循環播放著三維立體電影,重現婀娜多姿的宮廷舞蹈和少數民族舞蹈。兩邊牆壁上,有兩幅古代宮廷舞蹈的瓷板畫。栩栩如生,唯妙唯俏。下來一層,是朱元璋在鄱陽湖打敗陳友諒後,宴請有功將領的地方。大廳裡有一幅木雕《朱元璋滕閣宴將圖》,生動地描繪了當年的景象。在這裡,還看到很多八大山人的繪畫以及黃秋園的作品。但我們沒有看到黃秋園的成名作《牡丹圖》,不知何故?頗感遺憾。在其他樓層還有編鐘,鼎,瓷器,字畫等許多文物展出。又下來一層大廳的牆上,懸掛著銅板雕刻的,蘇東坡用行雲流水般行書書寫的《滕王閣序》。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身處滕王閣中,看著蘇東坡書寫的《滕王閣序》,此地此景,我們心潮澎湃,浮想聯翩。眼前這王勃的文章,蘇東坡的字,加上我們的朗讀聲。三個不同時代的的人,用《滕王閣序》作為紐帶,產生了跨越歷史的思想碰撞,這是多麼難得的一種文學和藝術享受啊!令人陶醉,令人難忘,令人遐想。 地靈廳裡有一幅展示江西地貌的大型壁畫,整個羅霄山脈的風貌,都呈現在我們眼前,雄偉,壯觀,猶如仙境一般。再下到另一層,還專門展示了滕王閣的建築工藝和材料,介紹了梁思成先生的閱歷及其對於滕王閣設計的創作思想和方法。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來到人傑廳,沒有想到歷史上有那麼多昂霄聳壑、鰲裡奪尊的名人雅士,都和我們南昌和江西有關,江西和南昌原來真是“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福地啊! 在樓閣外的平臺上,我們看到主樓外,有連片的亭臺樓閣,假山怪石,翠林碧水等中式園林建築圍繞,更加地烘托出滕王閣的宏偉。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雲銷雨霽,彩徹區明”,俯望贛江,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是水天一色,滕王閣就聳立在贛江之濱的撫河入江口。贛江之水就像是從天而降,緩緩地流到人間,流到滕王閣邊的。在嘩嘩的流水聲中,我們隱約聽到王勃低聲吟誦《滕王閣序》的聲音,低沉、渾厚,讓人心醉。遠處,巨大的摩天輪在慢慢地旋轉,像彩虹般掛在空中。贛江兩岸,林立的高樓直入雲天,樓外幕牆玻璃在太陽的照射下,反射出五光十色的光芒。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江邊碼頭上,依舊人聲鼎沸。豪華的大遊輪,仍然川流不息。今天的景象和當年無異,不同的是,長袍變成了洋服,木船換成了鐵船。王勃已然不在,盛筵業已散去。但豫章的人們依然那樣勤勞無比,繼續承載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美譽,揹負歷史,擁抱未來。 下得樓來,我們踏上歸程。回望漸漸遠去的滕王閣,在現代高樓大廈的淹沒下,已經不能算很高大了,但雄偉壯觀的氣勢還在。那軒昂偉岸的外表和贛江兩岸無數棟擁有灰色基調,到晚上還會亮著景觀燈的現代樓宇相互呼應,變得更加色彩斑斕,更加光彩照人、更加有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

南昌滕王閣遊玩遊記

假如王勃能看到今天滕王閣的新貌和贛江兩岸高屋建瓦、江泉射天之雄姿,說不定會寫出一篇別有新意的《滕王閣續》來呢!滕王閣的歷史演繹,也是中國歷史的縮影。它讓我們清晰地認識到每個歷史時期其特有的人文景象,以及歷史人物所處的地位和作用。歷史會賦予每個人各自不同的使命,並讓他們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歷史演義。想到這裡,我們頓時心情沉重。王勃已經用他的《滕王閣序》,美滿地完成了歷史賦予他的使命,並且還有盈餘饋贈。歷史也因此記住了他,並將他放到尊貴榮耀的天堂裡,讓其享受美名傳揚,流芳千古。我們如何才能像王勃那樣,園滿完成屬於我們自己的歷史使命,享受歷史榮耀,這值的我和小明深思。要記住,歷史很長久,人生很短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