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如何激勵學生高效自主學習?

行穩致遠595


低年級靠父母,高年級靠自覺。合理制定學習計劃和方案,做到新課和複習3+2,穩步前進。


錢進moneyin


疫情期間,如何激勵學生高效自主學習?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按以往的學習經驗,只要開始上課兩三天後,同學們都會從寒假放鬆的狀態中走出,可是在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的背景下,當我們進行幾天的線上學習後可能會發現:我們沒辦法像以前那樣輕鬆的實現從放鬆到緊張的狀態轉變。這有可能是我們的部分注意力還放在關注疫情上,但更可能是線上學習這種學習方式遇到的干擾多,無法很好地克服自己的學習惰性,從而影響學習效率。我們之所以在線上學習中無法很好克服學習惰性,可能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誘惑太多:例如:手機、遊戲……知道不能玩,又無法控制自己,玩了之後內心又充滿忐忑,覺得虛度了光陰,對不起父母、老師、對不起自己……

2、無監督:在家自主的網絡學習,相比學校,少了老師的監督、不能直接的互動,課堂枯燥,無法自覺的認真聽課、完成作業。聽課、作業草草了事……

3、無氛圍:沒有學校那種學習氛圍,缺少同學間的相互促進、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動力……

對此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嚴格作息時間:以網絡自主學習時間為核心,調整好作息時間。用白紙黑字以書面的形式張貼在醒目位置,及時提醒。(注:作息時間要有一定的彈性,不宜太緊,否則難以執行,要做到勞逸結合)

2、可視化的目標:將自己想考的大學、奮鬥目標,寫下來貼在牆上,經常提醒自己;並將目標細化,制定好每天的學習和作業計劃。

3、主動請求監督:將自己的學習計劃告知家人、好朋友約定互相監督。比如打電話相互叫起床,互相彙報每天的學習狀態。

疫情開始爆發時,我們是焦慮的、擔憂的,但隨著我們慢慢的去接受、去適應,並不斷的聽到許多好消息傳來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已經慢慢的趨於平緩,生活也慢慢的迴歸正常。這時候的我們開始投入到新的學習任務中時,情緒應該是正常的、平緩的。可是隨著學習時間的推移,我們慢慢會發現有不少人的情緒反而開始變得焦慮,此時我們焦慮情緒的產生及其水平上升的主因不再是疫情,更多的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1、時間焦慮:時間本就緊迫,還遇到疫情停課了,時間不夠用、浪費時間怎麼辦……

2、競爭焦慮:在校時,能知道大家的學習效率,現在看不見,害怕其他同學更努力或者有特殊資源……

3、效率焦慮:在校學習時間規範,有規律,而在家學習效率不高,影響因素多,害怕會落下更多……

對此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1、調整並保持內心平衡:我們可以清晰的意識到這是全國高三考生目前面臨的普遍問題,關鍵在於該如何應對這種焦慮現象。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適度的焦慮是有益的,當我們產生焦慮情緒,表明內心的平衡已被打破,這也正是改變的最佳時機。此時我們最好的做法就是接納自己,進而思考如何轉化成積極行動,並自覺抵制誘惑,自我激勵,從而尋求新的內心平衡。(焦慮→內心平衡被打破→改變的最佳時機→積極行動→自我激勵→新的內心平衡)

2、營造競爭環境:適度的競爭能激發學習動力,你可以將你的“主要競爭對手”的名字寫下來,貼在牆上,比如說“xxx正在努力,我不能落下”或者想象其他同學正在學習的畫面,從而激勵自己做好當下。也可以與學習進度相近的同學組成學習小組,制定學習計劃互通有無、互相監督、達到共同進步。

3、做好每次學習前的三個準備:

(1)物理環境準備:將書桌等收拾乾淨,保持學習環境整潔,以免其他東西的分心;

(2)生理準備:問問自己是否有尿意或便意?是否口渴?確保一旦開始學習不受生理條件影響;

(3)心理準備:交代家人,你的學習時間開始,儘量少打擾;做3到5個深呼吸,暗示自己高效學習時間開始;明確本次學習的目標,給自己加油鼓勁。

以上幾個典型的困境大家可能遇到的,希望通過本文的閱讀能夠幫助到你們。最後請大家記住: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小宇宙,都有一股洪荒之力,只要你願意,只要你想,你就一定能夠更好的調整好自己的狀態,關鍵時刻打贏這場無硝煙的戰爭。加油,請相信能量無限!相信自己一定能行!

以上就是我和大家的分享,希望能給你排憂解難,喜歡我的朋友可以在評論下方,留言評論!歡迎大家點贊,關注@漫步濟州


漫步濟州


疫情期間,如何讓激勵學生高效自主學習?

要想提高學生的高效學習,就必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能主動地獲取知識,提高能力,成為知識的探索者和知識的主人。那麼,怎樣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


一、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激發興趣就是喚起學生求知的渴望,使學習成為內在的需要,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二、引導學生主動把握知識的內在聯繫,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

可以讓孩子自己動手畫畫思維導圖,讓知識整合在一起。

三、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質疑問難,發展思維能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的培養學生的質疑問難能力,給學生創造質疑問難的條件,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靠教師的培養,並且是一步一步的培養起來的。

四、引導學生能主動把知識用於實踐中去   

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多提供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這樣學生就會覺得學有所用,特別是所學知識和近期的新型管狀病毒結合在一起,如何用所有的化學知識去處理相關病毒的一些問題,這樣學生才覺得有意思,想主動去了解學習。


小表哥笑談化學


面對疫情蔓延,不少家長頭痛不已:孩子天天在家看電視、玩遊戲、無心寫作業。

學校停課,如何讓孩子保持學習狀態,分享幾點建議:

1、創造良好學習環境,孩子學習的時候讓他遠離玩具、電視和一些會分散注意力的東西,另外孩子學習了時候家長也需要剋制,避免嘈雜聲音。

2、制定學習時間表,放在明顯位置,比如衛生間鏡子、牆上等,把每天內容列出來,讓孩子知道每天每個時間段該學習哪些內容。

3、制定獎懲制度,保質保量完成作業,家長給出適當獎勵,但是積分獎勵制度最好一週一次,沒有按時完成作業也要接受相應懲罰。

4、查缺補漏,複習弱勢科目,結合上學期情況規範錯題,重新做一遍,自己的想法標註清楚,每道題書寫過程。

5、幫助孩子提前預習,先預習再練習,再鞏固,發現的問題要整理出來日後集中問答

6、最好幫孩子找幾個夥伴,互相打卡促進,學習難免枯燥乏味,讓孩子變被動為主動,可以更好堅持下去。

寒假很重要,可以實現彎道超車,如果家長幫助孩子有限利用起來,那麼孩子在春季學習會進步特別快。


中考譚


你好,我說下我的想法:

現在確實孩子一個人在家都不知道他在家裡是如何學習的,但是孩子肯定也是因為自制力不夠,你才提出這個問題。

1、鼓勵: 學習不理想,也不要太去責怪孩子,要幫著孩子一起去找到問題所在,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分析出問題,才是王道! 學會運用好語言,家長的每一句話都可能會帶給孩子不一樣的想法,責怪,打罵不能是他長大,只會讓他膽怯。只有正確幫助他,找到問題所在,孩子們後面才會更有戰鬥力。🙆

2、獎勵: 孩子年紀還小,讓他自己就自律確實很難,可以通過適當有吸引力的獎勵來促使他自己去學習。

3、懲罰: 這個“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你懂的(不是很推薦,別無選擇的時候可以嘗試但出手不宜過重)

自律帶給他的是以後的自由,相信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很聰明的。只有相信孩子,引導孩子。孩子的成長路上,我們都是孩子的指明燈!


黃岡學霸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做到只監督不打擾
合理的規劃時間,做多套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99000dce787d93b6c4\


董小姐不需要眼淚


讓學生根據學校學習進度和自身情況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計劃要細緻,具體到每個時間段,然後打印出來貼在書桌錢,在把自己的目標以大字形式打印出來貼在計劃旁邊。讓學生隨時一抬頭就能看到。

這個計劃,家長要跟孩子一起商討一下可行度,一定要可行性強,同時家長要適當的監督和鼓勵,甚至可以有合適的獎勵,讓孩子的積極性提升。雖說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但是家長適度的陪伴會讓孩子更有動力,而且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有時候自律性不夠,沒有家長的提醒,很難堅持下去。那種只說一次,什麼都按計劃來的孩子真的很少。

跟孩子一起討論下,如果完成了每一個小目標,可以獲得什麼樣的獎勵,未必是金錢,有時候孩子在意的東西你想象不到,讓他自己提出來,然後為了理想去努力。

還有一點也很關鍵,就是學生在學習期間,一定會產生很多問題,不會的地方一定要及時解決,不然刷再多題目也沒有用。而且訂正錯題不能只是把正確答案和解釋看一遍,這樣貌似懂了,但是再做還是會錯,一定要重新做一遍,真正理解題目。可以藉助於網絡來幫孩子解決不會的題目。題目可以少做,但是做過的題目一定要保證再做可以正確!


化學讓高中生快樂


體育課,講究直觀感受,所以就錄製了學習視頻供學生學習。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aca000006231a3a6ad8\

校園武術達人


任何事情都要從兩方面去看待,疫情是大家不能出門。那我們就要利用這難得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把平時沒有時間想做的有意義的事情可以專心的做起來,家長也可以利用這難得的時間和孩子談談心規劃一下未來的學習暢談一下理想。一來轉移了孩子對疫情的恐慌心態;二來用成功人士的事例激勵孩子,嚴冬終會過去,要看到春暖花開即將到來。不負韶華,為理想而奮鬥!


讀後受益


最好的激勵就是一起學習!!榜樣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