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復工就等於企業復甦麼?

這場疫情最終導致的經濟損失暫時還需要等待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但我相信大家都基本能感受到這前所未有的寂靜,馬路上不再有車水馬龍,除了一些必要的商店,超市外,往往最熱鬧的步行街、商超等都基本上關門,從城市到農村,一片寂靜祥和。

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也已經越發感到壓力,前幾天一輪裁員潮從互聯網、科技行業發出,在這之前已經有餐飲業巨-西貝上千員工投身盒馬生鮮的新聞,2-10 日隨著全國大多數公司開始慢慢復工,很多公司也迫不及待復工了起來,那麼

我身邊很多熟悉的公司(汽車/電子製造業)於2-10號開始復工,幾天上班過來,他們給我反饋的最直觀的感受是沒有辦法做事,原因如下:

1.目前批准復工去上班的人基本上在14天內未離開過本地

2.大多批准的是公共職能部門,涉及實際生產加工部門人員密集接觸型的暫時還沒有復工

3.因為第2點的原因,配套的很多原材料,輔助設備行業也未得到批准復工

4.經歷了一個月的長假,假期綜合症

而我想說的是,製造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經濟復甦離不開製造業的基礎,製造業不開工,意味著經濟要持續一段時間的低迷,目前大多數製造底層供應鏈的公司能得到的樂觀估計在2月底復工生產,製造業如果要恢復到疫情前的狀態預計需要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範圍的社會體系正常運作之後才能復甦,截止目前各地還是在採取嚴格措施保證人民的安全,限制聚集,限制物流,限制出差等。也就意味著企業一切順利的話需要等到5月份才會運轉正常,屆時因為天氣轉熱,病毒的傷害也開始變得更低,意味著企業需要半年時間復甦,對經濟的影響可想而知。


批准復工就等於企業復甦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