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打嗝兩年會得胃癌嗎?

勇敢的心oo


你這個問題我的理解是:胃潰瘍會癌變嗎?因為打嗝只是胃潰瘍的一個表現。下面老劉就和大家聊一聊胃潰瘍癌變的話題。

胃潰瘍會癌變嗎

在我的印象中,十二指腸潰瘍癌變率很低,而胃潰瘍癌變率很高,80年代報告胃潰瘍的癌變率為5% ~10%,甚至更高。所以曾一度把胃潰瘍列為胃癌的癌前病變。近幾年來,我國的胃潰瘍癌變專題研究組對全國各地胃潰瘍患者進行了調查統計,結果發現,胃潰瘍的癌變率約為 1.96%。應該說,這個數字是比較客觀的。我國的胃潰瘍患者很多,即使胃潰瘍只有1.96% 的癌變率,此病仍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的健康。因此,胃潰瘍患者應積極進行藥物治療,儘量減少此病的複發率和發生癌變的幾率。

胃潰瘍癌變有哪些先兆

1、疼痛性質的改變。胃潰瘍為飽餐痛,疼痛在飯後1小時至2小時出現,至下次進餐前疼痛消失。一旦疼痛性質發生了改變,成為持續性的無規則的腹部疼痛或者有所減輕,應警惕癌變的可能。

2、明顯消瘦。胃潰瘍病人短期內出現容易勞累、疲憊、乏力、食慾減退,以及出現消化不良性的腹瀉,特別在進食肉類食物之後腹瀉隨之加重,噁心、嘔吐、吐隔宿食或黯紅色食物,對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有消化吸收障礙,全身狀態短期內發生急劇惡變,營養狀況變得很差,消瘦明顯,體重急速下降,出現貧血和治療不奏效的頑固性嘔吐,且藥物治療效果變差,可能是癌變的信號。

3、上腹飽滿、膨脹,可捫及包塊。胃潰瘍一般不會形成腹部包塊,如果在心窩部摸到包塊,質硬,表面不光滑,迅速增大,按壓疼痛、放射到背部、左腰部、肚臍、胸部、心前區,甚至胸骨後,隨包塊的增大,嘔吐也隨之加重,此種情況大都是發生了癌變。

4、無法解釋的黑便。如果潰瘍病人出現了無法解釋的黑便,或者大便潛血試驗結果持續呈陽性,並且發生嚴重貧血,這些現象均表明,胃潰瘍可能正在惡變為癌症。

怎樣預防胃潰瘍癌變

1. 痊癒後要定期複查:胃潰瘍的病人應堅持系統正規的治療,痊癒後應堅持繼續服藥半年至1年,藥量可減半或遵醫囑,目的是防止復發。35 歲以下的胃潰瘍患者經系統治療後,複查胃鏡證實痊癒者,發生癌變的機會相對較少,有條件者可以在治癒後 1 年再複查 1 次。35 歲以上胃潰瘍病人在治癒後應1~2 年複查1次,最好是複查胃鏡,以便及時發現小癌灶。對於胃潰瘍周圍伴有明顯腸上皮化生或異型增生者,潰瘍治癒後一定要每年複查 1 次,並做黏膜活檢。

2. 及時檢查和治療:反覆發作久治不愈的胃潰瘍,或潰瘍直徑在2 釐米以上者,或周邊炎症、糜爛、增生、基底不平者,應在嚴格複查及活組織檢查的基礎上考慮手術切除。如未能及時治癒,最好做胃鏡檢查,以便排除早期胃癌。部分潰瘍型胃癌患者服用質子泵受體拮抗劑等藥後,症狀可暫時減輕,所以最好不要憑感覺,而要認真對待,及時檢查。此外,胃潰瘍病人飲食上應注意按時餐飲,不要暴飲暴食,少食辛辣、鹽醃及熏製食物,多食蔬菜和水果,心情要保持愉快,少生悶氣。


老劉談胃腸


胃潰瘍是常見的胃病之一,其中絕大數是良性潰瘍,就是各種不良因素導致胃黏膜出現炎症,糜爛,經過飲食改善,服用藥物後可以自行緩解和癒合。但是也有少數惡性潰瘍,或者說蕢延已發生癌變。

打嗝,是常見的生理現象,各種刺激導致膈肌收縮,胃痙攣後出現的呃逆現象,自行緩解。與胃癌沒有直接關係。因此,打嗝多久和是否會得胃癌沒有關係。


如果胃鏡下診斷潰瘍,要根據潰瘍的程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如果發現潰瘍,最好直接取活檢,送病理檢查除外惡性潰瘍。因為部分早期胃癌和普通的良性潰瘍單純從外觀很難區別,所以對潰瘍病變建議活檢,以防萬一。


如果只是單純的胃炎,胃潰瘍,其治療方式要根據是否有症狀來選擇。如果輕度的胃潰瘍,患者沒有症狀,那麼可以不用服藥,單純改善飲食習慣即可,比如規律飲食,忌暴飲暴食,避免經常辛辣刺激食物,不要經常高鹽飲食,戒菸酒,避免燙食等,一般1-2月潰瘍即可癒合。

如果合併隱痛/泛酸/燒心等不適,需要在改善飲食習慣的基礎上,口服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就是質子泵抑制劑(比如各種拉唑類藥物)和胃黏膜保護劑(鋁碳酸鎂或者磷酸鋁凝膠等)2-3周,基本都恢復。如果服藥後症狀仍不緩解,建議再次複查胃鏡,對潰瘍病變處多點取材,以防有誤診。同時最好做腹部增強CT,瞭解胃壁是否變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