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前淺史

導言:扯淡脫蜀黍在“脫電影”開設個人專欄,發佈關涉經典老片和電影史的小短文。沒想到啊,蜀黍竟然能在而立之年開設專欄,走上人生巔峰,一瞬間就老淚縱橫了。扯淡脫蜀黍也算是看了蠻多年電影,讀了蠻多年電影書,習得了些雜七雜八的知識,很有一股裝逼炫耀、滿足虛榮心的動力,這個專欄就滿足了我這齷蹉的慾望。第一個月,蜀黍整了四篇關於香港電影的文章,給大家見見笑。第一篇文章就是這篇《“港片”前淺史》。




說起港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啦,尤其和蜀黍一樣的八零後,那都是看著港片長大的。可是細想起來,我們關於港片的概念大多是來至於星爺式的喜鬧劇;或是成龍為代表的功夫片。它們都是來自於八零年代中後期的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或之後,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原音是粵語,而對於我們南寧影迷來說,這一點極其重要,它才是港片根植於嶺南文化的最大表徵。然而,作為中西貿易文化的匯聚之所,香港電影的歷史之長和麵貌之多元遠超我們的一般認知。下面,蜀黍就極為粗陋地簡單聊一下“港片”之前的香港電影史。

“港片”前淺史

1900年左右的香港

較為公認的電影誕生時間是1895年12月,而香港僅在16個月之後就留下了這個21世紀皇冠藝術的蹤跡。據考證,1897年的4月份,美國人莫瑞斯-查維特(Maurice Charvet)就在香港大會堂放映了一些新聞紀錄和風光片段。此後,各路外國放映師便常以香港作為轉運點,穿梭於內地與海外進行放映生意,而香港也得此便利而成為中國地區電影活動最頻繁的地方之一。然而,這些活動幾乎完全由外國人控制,大部分是放映,拍攝製作極為稀少,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914年。

據最新的考證,1914年,美國人布拉斯基在華成立亞細亞影片公司,分別於上海和香港設立製片公司,並在香港拍攝了《莊子試妻》、《瓦盆伸冤》、《偷燒鴨》等共四部短片。我嶺南不愧是“大吃國”的傑出代表,第一次拍電影就和燒鴨幹上了。這批影片技術班底還是由外國人把持,但是題材劇作以及表演是由香港清平樂白話劇社提供,香港電影由此真正拉開了序幕。而這批參與制作的華人裡就有諸多日後早期華語電影的先驅和中堅人物,尤其其中的黎民偉更是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大家熟知的香港女星

黎姿就是黎家的後人。

“港片”前淺史

莊子試妻劇照

然而由於時局和經濟情勢的動盪,香港本土的電影製作發展緩慢,即便已有華人自組公司製作影片,然製片數量不多,值得一記的是第一部香港本土製作的劇情長片《胭脂》(1925年)以及第一部在香港公映的粵語全有聲片《白金龍》(1933年)。後者雖製作於上海,但劇本來自粵劇名伶薛覺先的名作,亦由薛主演,可以說是讓嶺南文化最鮮明的特徵粵語正式成為電影的一部分,香港電影的特徵與輪廓已然形成。

“港片”前淺史

薛覺先

隨著有聲片時代的到來,香港電影開始迎來它的第一個黃金期。當然,這其中還有個更為廣闊的社會背景因素——日本侵華戰爭的全面展開。由於內地戰事的持續吃緊,尤其是1937年上海淪陷,內地電影人攜著電影資產大量湧入這塊尚未被戰火殃及的電影重鎮,再加上本土電影人進一步地成熟,這一期間香港電影的產量明顯增加,其中不少是抗日救亡的“國防電影”,出產了不少佳作,如蔡楚生導演的《血濺寶山城》(國語)、盧敦執導的《烽火故鄉》(粵語),即便是側重娛樂化的作品中也有“國防”元素參與其中。更為重要的是,滬港兩地電影人的第一次如此緊密和大規模的交流,使得香港電影在製作水準上與題材擴寬上都提高不少,是香港電影傳承上海電影的第一個高峰。然而隨著香港與1941年淪陷,這個黃金期戛然而止。




好了,普通如你我的觀眾可以在此劃條分割線。上述時期的電影作品由於拷貝保存以及商業上的原因,在市面上極少能夠看到,只能期待擁有幸運的機會(比如展映)一睹這珍貴的歷史。而接下來提到的電影作品還是有機會能通過各種渠道在自己家看得到的,尤其是邵氏電影公司的出品。

抗日戰爭結束後,香港電影製作逐漸復甦,新成立的兩家大片廠制的公司大中華和永華公司不斷接受因政局不穩以及電影檢查日益嚴苛而南下的上海電影人,製作出了品質優良的國語作品,如朱石麟導演的《清宮秘史》。而後隨著內地政局的動盪變化,國語製片業逐漸分為左右兩派,在意識形態以及製作上出現了鮮明的區分,雖然也產出了不少佳作(如《一板之隔》、《孔夫子》等),但礙於政治局勢的紛爭以及無法融入香港本土市民文化而發展有限。反觀粵語電影製作,則在吸收上海影人進步思想與精良技藝創作出《危樓春曉》《敗家仔》等格調佳作之餘,在娛樂類型片上亦多有成果,比如早期由關德興主演的黃飛鴻功夫系列片,廣受本土觀眾歡迎,無奈行業佈局散亂,難以形成體系化的規模勢力。

“港片”前淺史

清宮秘史

進入五十年代中期,兩家大片廠的霸主地位逐漸形成。一家是從上海時期的天一影片公司演變而來,由邵逸夫主持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另一家是由星馬華人陸運濤經營的電懋/國泰電影企業。這兩家企業都具有較高的製片體系,能夠擺脫彼時香港電影界的意識形態紛爭,著重電影的娛樂性質,經營靈活,甚至能夠引領風潮,從而形成其在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的影壇霸主地位。關於這兩家公司蜀黍會在下一篇文章中做更為詳盡的介紹,此處略過不表。

“港片”前淺史

霸主邵氏


“港片”前淺史

製片意識相當現代化國際化的電懋


當然,這兩家算得上是外來的公司因為要做更大的市場考慮等原因,會更多的拍攝國語片,使得彼時的國語片在香港電影的整體制作中佔據較大的優勢地位。當時的粵語電影生產其實在創作上已有不小進步,然而仍然沒有擺脫散亂的工業狀態,尤其在宣傳發行方面,致使其不論在製作上還是市場上逐漸降至低谷。

“港片”前淺史

大家都很熟悉的logo

然而時代的變化才是攪動電影行業變化的根本。六十年代末開始,全球進入一個思想運動蓬勃發展的時代,香港作為中西交匯地,自然極受影響。許多香港本地出生受過良好教育的年輕人逐漸擺脫中原形態思維,形成以嶺南文化為根基,融匯西方文明而成香港本土意識和身份認同,因此,在舊式粵語電影衰亡的同時,新式的更為現代化的粵語電影隨著電視影響力的增大而出現。此時,看準了時代變化的邵氏舊臣皺文懷於七十年代初組建了嘉禾影業公司,以注重獨立製作的“衛星制”抗衡邵氏的大片廠制度,扶持製作了李小龍的功夫電影、許冠文的市民喜劇(《半斤八兩》、《鬼馬雙星》等)以及成龍的功夫喜劇等具有本土特色粵語電影。而邵氏固守不化,終在競爭中敗下陣來,國語電影的製作也隨之衰落。及至電視臺出來的一批年輕人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製造出轟轟烈烈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國粵語電影不再有鮮明的分野,而是歸於一個完全是為粵語電影工業體系的香港電影中,我們大家熟悉的香港電影概念就此形成。

“港片”前淺史

超級偶像李小龍的經典


“港片”前淺史

香港市民喜劇的代表作

好啦,東拉西扯了這麼多,但其實香港電影的發展流變內容豐富得多,這僅是冰山一角罷了。如果這篇文字引起了大家的興趣,扯淡脫蜀黍在這裡向你推薦兩本不錯的香港電影史專著:羅卡與法蘭賓合著的《香港電影跨文化觀》趙衛防撰寫的《香港電影史》,這篇短文大部分知識來自這兩本書。在此,感謝三位作者,也感謝耐心讀完這篇文字的各位粉絲!


更多電影歷史可關注『脫電影』!

妞蜀黍等你來調戲~

更多精彩,盡在迷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