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曹植為何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曹植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被稱為三曹的曹操,曹植,曹丕,這父子三人的成就最高的還是曹植,俗話說的好青出於藍勝於藍,曹植的文學成就能夠超過曹操,從傳世名作中就能看出來。

失信之舉

曹操本來其中的是曹植,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曹操對曹植失去了信任?曹植一蹴而就的《登臺賦》讓曹操對曹植寄予了厚望,覺得曹植是一個可塑之才,因此太子之位以後也是曹植的,曹植做了這兩件事讓曹操對他大失所望。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曹植為何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第一件事情就是曹植的文人氣息濃重,像其他文人一樣好飲酒,只要喝起酒來就沒有限度,因此也常常誤事,建安二十二年,曹植在曹操外出的時候,在宮中騎馬,只有帝王舉行典禮的時候才可以這樣的肆無忌憚,曹植早就將曹操的法令不放在眼裡,所以曹操聽說此事後,曹植就失去了曹操的寵幸,太子之位馬上就要與曹植失之交臂了。

第二件事就是曹操讓曹植去解救曹仁,但是曹植又因為喝多了酒誤了大事,所以曹操從此之後就不在喜歡曹植,而太子之位自然與曹植無緣了,曹丕就成了最佳之選。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即位,此後曹植也成為曹丕的眼中釘肉中刺,即使是同根生,在皇位面前,親情一文不值。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曹植為何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放蕩不羈

曹植30歲的時候,遇到了人生的轉折點,從此曹植的人生從一個過著優越生活的皇子變成了一個苦悶的詩人。也就是在這一時期,寫下了千古名作《洛神賦》,借戀愛的失敗來寫自己追求理想但是以失敗告終。黃初七年,曹丕去世,曹植以為自己的為官之路出現了轉機,沒想到迎來的是更加寒冷的冬天,曹叡對他仍嚴加防範和限制,曹植的處境並沒有根本好轉。在這樣處境之下的曹植鬱鬱寡歡,41歲就去世了。

曹植雖然在政治上不理想,但是文學成就極高,被後世稱讚,作品也被流傳下來。曹植的遭遇不同,所以詩歌創作類型也分為兩個時期,兩種風格。前期是浪漫,樂觀,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了期待,積極的創作作品。後期的創作作品主要傾向於表達自己的仕途不得志,壯志難酬的苦悶之情。

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斗,曹植為何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

結語:

曹植是一個多才多藝的詩人,不僅詩詞作的好,書法也是一絕,繪畫鑑賞也在行,這樣的曹植被後代的很多文人志士評價。葉適在《習學記言》評價曹植:

“自魏至隋唐,曹植、陸機為文士之冠。植波瀾闊而工不逮機。植猶有漢餘體,機則格卑氣弱,雖杼軸自成,遂與古人隔絕,至使筆墨道度數百年,可嘆也!”


參考文獻:

《習學記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