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自貢為什麼埋藏了這麼多的恐龍化石?

抽屜醬


自貢恐龍化石群遺址發現於1972年。這個化石群中,發現了諸多的恐龍化石新屬新種,有長頸椎蜥腳類恐龍馬門溪龍、肉食性恐龍永川龍、身材矮小的鳥腳類恐龍和極其珍貴的原始劍龍,在國內外侏羅系地層中實為罕見,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和遊覽觀光價值,為研究恐龍與古爬行動物的分類、生態、生理、演化規律及古地理、古氣候等提供了實物依據,成為世界中侏羅世恐龍化石研究的重要場所。在已發掘的2800平方米範圍內,共發現恐龍個體約130具,其中比較完整的恐龍骨架就有十幾具。因此,該地被譽為“恐龍群窟,世界奇觀”“中國的國寶”(圖2-1)。圖2-1 自貢恐龍博物館外觀(攝影/趙洪山)人們不禁要問,四川自貢大山鋪為什麼會埋藏了這麼多的恐龍呢?20世紀80年代,夏文傑等(1988)曾認為,該地的恐龍由於砷元素中毒而大批暴亡,造成屍骨堆積的情形。但梁斌等(2009)認為,自貢大山鋪當時為湖泊三角洲的環境,發育砂質淺灘,在此死亡的及被河水從遠處搬運來的恐龍屍骸,都被淺灘上的泥沙掩埋起來。屍骸地堆積與泥砂掩埋交替進行。後來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最終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含化石的砂岩層(圖2-2)。圖2-2 自貢恐龍博物館原地埋藏的化石(攝影/趙洪山)


脈絡膜哦裡咯


四川自貢是我國重要的恐龍化石集中地之一。在其市郊的大山鋪一帶,侏羅紀的陸相地層較為完善,恐龍化石就埋藏在這裡的侏羅紀早、中期陸相地層中。大山鋪恐龍化石遺址的化石富集區達1.7萬平方米,共分為3~4個小層。僅在兩個800多平方米的區域內就發掘出恐龍個體化石近百個,完整和較完整的骨架30餘具。在這個化石群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新屬新種,在國內外同地質時代的地層中極為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