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通渭:“线上+线下”打好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战

本报记者 牛新建 通讯员 赵世军

疫情防控,宣传先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通渭县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快速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疫情防控宣传及舆情应对指挥运行体系,全县宣传思想战线列装上阵,线上线下同发力,旧措新法齐上阵,迅即打响一场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战,凝聚起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

精心部署 快速构建高效运行体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宣传就是担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通渭县高度重视,精心部署,靠实责任,快速建立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宣传舆论引导运行体系。

加强组织领导。1月26日,按照上级宣传部门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总体要求,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和分管副县长挂帅,立即组建以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网信办、县融媒体中心、县网安大队、县卫生健康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宣传及舆情应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办公室、新闻宣传组、舆情应对组和社会宣传组“一办三组”。

细化靠实任务。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精心统筹部署,全面细化落实宣传引导、舆情应对等各项工作任务,着力构建疫情防控“大宣传”格局。从县委宣传部、县卫生健康局等部门抽调7名综合协调能力强、文字材料功底硬的工作人员,负责宣传及舆情应对工作的统筹协调、各类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动态和经验典型上报及日常工作;从县委报道组、县融媒体中心抽调9名新闻策采编发人员,负责新闻宣传主题策划,奔赴抗疫一线挖掘新闻故事、先进典型,做好新闻宣传报道,发布疫情相关信息;从网信、网安、工信等部门抽调6名工作骨干,负责涉通疫情信息网上巡查监测、分析研判和管控工作;从县委宣传部、县综合执法局等部门抽调5名工作人员,负责协调各乡镇、各单位做好社会面宣传等工作。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宣传舆论引导联动和调度等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召开8次工作调度会议,认真分析研判宣传舆论形势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切实强化正面宣传,加强舆论引导。

上下联动 全面打造全媒宣传矩阵

积极顺应全媒体时代发展,整合县内外媒体资源,融合统筹县属主流媒体平台,对上积极沟通协调,对下强化阵地管理,及时根据疫情变化和社会热点,加强对权威信息发布和各项防控救治措施、防控科普知识、经验做法和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加大传播力度,全面打造疫情防控全媒宣传矩阵,形成上下联动、互通互补、齐心协力的疫情防控全媒宣传大格局。

设立专题专栏。在县电视台、中国通渭网、新通渭APP、通渭发布抖音、“两微一端”等所有县属主要媒体平台开设“众志成城战疫情”“疫情防控通渭在行动”2个专题专栏,下设权威发布、疫情速报、疫情一线、县乡做法、部门快讯、乡镇动态、先锋模范、避谣公告等12子栏目,通过消息、资讯、人物、美篇、通告、公告、倡议、H5等文字、图片、音频、动漫、视频等多种形式,先后播发和转载全景式、多维度新闻信息647条、发布科学防控知识576条,采编工作《简报》21期,上报《工作动态》15期。

用足用好自媒。整合各乡镇各部门及社会自运维的14家网站、72个移动客户端今日头条号、124个微信公众号,建立“县融媒·疫情防控在行动”宣传矩阵,加强沟通对接联系,及时转发县融媒体中心播放的新闻信息和防疫知识10万余条次,发布本部门本行业工作动态1.76万条;积极发动广大干群运用各类微信群、QQ群、朋友圈大量转发,广泛深入传递疫情防控“最强音”。

深度采挖典型。组织新闻策采编发人员拟定选题,深入疫情防控第一线,用镜头捕捉各医疗机构、网格管理点、检测卡点医务工作者、公安交警、党员群众齐心抗疫的感人瞬间,深度采挖防控工作先进典型、有力举措和经验做法,积极报道出一大批有思想、有深度、有温度、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加强对外宣传。加大对外宣传力度,积极与中央及省市级报刊、网站、新闻客户端等主流媒体对接,及时推送,累计刊播高质量通讯报道196篇条。其中《甘肃治愈患者回到家:迟到19天的团圆餐“2碗浆水面,没吃够”》《甘肃通渭:“小网格”编织防疫“大防线”》等报道引发强烈反响,“二微信扫码登记取代人工登记”的做法在全市、全省推广应用。

守好阵地 持续强化网络舆论引导

把好关口,守住阵地,持续加强网络舆情舆论引导,及时解疑释惑,消除社会恐慌,凝聚抗疫合力,筑牢意识形态安全屏障。

建立防控机制。建立网络舆情防控机制,坚持做好疫情防控相关工作信息发布中的舆情风险隐患研判评估,坚持每日一研判、每日一调度,严格落实网络舆情专班制度,分管领导24小时在线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守,全天候不间断巡查监测,密切关注微信、微博、贴吧、快手、抖音等新媒体涉通疫情信息监测、研判和处置,紧急情况随时报送,确保信息联络畅通、应急反应及时。

全面做好引导。及时发布《关于依法依规坚决打击网络谣言的通告》,整合县内各级各类媒体予以转发,引导网民及时转发6万余条次,提醒网民遵守网络传播秩序。引导网民转发各类权威发布的正能量信息6000余条次,跟贴评论4万余条,跟帖澄清谣言4800多条,全力维护网络空间和谐稳定。

查处不实舆情。在加强县属各类媒体平台管理,确保各类信息发布尊重原文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落实联防联控,建立了与公安网安、工信、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联动处置机制,及时开展应急处置,特别对编造、散布不实信息引发民众恐慌等谣言类、煽动性信息的,第一时间严肃查处。先后对网民发布的“确诊一例北城铺镇患者”“确诊患者个人信息被泄露”“医护人员拿用别人用过的口罩”、标题党信息等17条不实舆情,依法进行处置,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消除了群众疑虑。

多措并举 深入广泛开展社会宣传

统筹公共场所、户外媒介、各家各户,整合利用各类有效载体,加大疫情防控社会宣传力度,使疫情防控社会宣传覆盖城乡各个角落、千家万户。

做大户外宣传。在城乡街道市场、车站路口、居民小区、村头巷尾、机关单位等重点部位悬挂宣传横幅3000余条、张贴宣传标语2万余条、公告通告1.8万余张,利用机关单位、企业、车站、医院、超市、银行、临街店铺的219处LED电子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和防护知识,各村(社区)利用2200多个宣传牌、宣传栏和宣传橱窗进行疫情防控宣传。

做实到户宣传。根据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通用、个人、家庭及公共场所等权威科学防控知识,编印图文并茂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彩色宣传折页8万多份,全部发放到户。

做强“喇叭”宣传。充分利用786乡村“大喇叭”每天不间断定点广播、93辆宣传车巡回流动广播、2497个网格宣传队手持小喇叭移动广播,持续将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科普知识、疫情动态传遍千家万户。

做好文艺宣传。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积极发动文艺工作者和民间文化艺人,用精湛的才艺作武器,创作小曲、书画、剪纸等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抗疫”主题文艺作品400多件,广泛传播在快手、抖音、微信群、朋友圈中,传递抗疫知识,为一线工作者加油助威,唱响防疫“战歌”。

做细心理宣传。开通“抗疫心理援助”热线和微信互动平台,遴选21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学专业教师,24小时提供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服务,先后提供心理咨询和互动5800余人次,答疑解惑、排忧解困,点亮“心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