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中》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知是初夏季节的?如何评价这首诗?

用户9024711127502


首先,我们先来看下原文《三衢道中》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先看第一句:“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再看第三四句写“绿阴”,即苍绿的树阴,还有“黄鹂”,俗称黄莺,在中国为夏候鸟。由此也能推知是夏季。

古代很多诗人词人都喜欢把黄鹂写到自己的作品中,并且都是写的夏季。例如: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唐·杜甫《蜀相》,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
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唐·金昌绪《春怨》
黄鹂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宋·欧阳修《啼鸟》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宋·晏殊《破阵子》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黄莺声,路边绿林中又增添了几声悦耳的黄莺的鸣叫声,为三衢山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礼行天下2020


三衢道中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这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诗中第一句最能看出诗句所描绘的季节。“梅子黄时日日晴”,梅子黄时一般是在南方的四五月份,也就是在初夏。


四五月份是南方梅子成熟的季节,而这个季节一般是阴雨连绵的天气,也就是通常我们说的———梅雨时节。可是诗人所去的那几日天气却出奇的好,一连几天都是晴天。历史上曾几是一个特别爱游山玩水的大诗人,这样难得的好时节,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他乘着一艘小船,沿着小溪漂流而下。小溪到达尽头之后,诗人仍然兴致勃勃,于是转而上岸走山路,继续前行。边走边欣赏周围的美景,却发现一路绿树成荫,景致丝毫不比来时路上的景致差。更为难得的是路上几声黄鹂的叫声,在林中回荡,让寂静的山林平添几分生气。

从黄梅时节难得的晴天,到游行路上一路的美景,直到最后突然而至的黄鹂清脆的叫声。这一切都让诗人喜出望外,欢愉喜悦的心情跃然纸上。

我是小学语文教师“且听丰吟”,致力于输出有价值的教育故事和教育观点,期待您的关注。


且听丰吟


从梅子黄时吧,再就是绿荫,黄鹂。我觉得梅子黄时最恰当吧,梅子黄时一般在五月,也就是初夏。

1.诗作写初夏时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首句写出行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指五月。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这些都是初夏的景物,由此可以推断出是初夏。

2.“绿阴不减来时路”,这一句紧承上句之“山行”写归路之“绿阴”,诗人在这里用“来时路”巧妙地将笔墨悄然过渡到描写归程上来。眼前这美丽如画的“绿阴”比来时的小溪两岸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浓郁,写得凉爽,写得宁静,写出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内心感受。“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一句将意境描写推到极致,将诗人舒畅愉悦之情怀推至顶峰,使作品之主题更臻完善。在山路的绿树浓荫中,婉转着黄莺那悠扬悦耳的歌声,为三衢山路宜人的景致增添了无穷的意趣与生机,同时也更好地流露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愉悦情怀。“添得”二字用得巧妙,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虽是游赏归途,然而仍然兴致浓郁。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凡生活中的意趣。





人生如戲888


大家好,我是沧浪,不请自来,向各位学习。

谈这首诗前,先说一下作者曾几。曾几,字吉甫,南宋著名诗人,出生于宦官世家,他爹和他几个哥都入朝为官!曾几是陆游的老师,其诗作不用奇字偏韵,风格清淡,生动活泼。

01 如何推知初夏

先看这首诗: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开篇第一句里面的“梅子黄时”就告诉了我们写这首诗时的节令。了解江南气候的都知道,梅黄时间为芒种到小暑期间。这个问题,学过初中地理的都很明白,不用多解释。

02 诗意解读

这首诗是写浙西山区初夏景色的绝句。本来是梅雨季节,却出现了日日晴的好天气,诗人乘小船进山游玩,当溪水无法行船后,又弃舟上岸沿着山路而上。山路两侧,和来时溪水两岸一样,绿树成荫。没有山外的喧嚣,黄鹂的叫声格外清晰!

这首诗用词明快自然,生动易懂。虽然没有一句是写自己心情,却通过天气、绿荫、鸟鸣等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欢愉的心情!

沧浪有话说:好的作品,能让人吟诵,大抵都是用词明了、意境优美!


沧浪有话说


《三衢道中》是宋代著名诗人曾几的一首七言绝句。曾几,字吉甫,赣县人,侨居上饶,自号茶山居士。他出身官宦世家,是诗人陆游的老师。其诗作不用奇字偏韵,风格清淡,生动活泼,千古传诵。

《三衢道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汎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此诗是写春暮出游,初夏而返之诗也。当黄梅时节,天不下雨而连晴数日,泛小舟而回。溪水尽处,舍小舟而行山路也。绿树成荫,不减初来之路,更有黄鹂巧啭于山林,比来时更添幽趣也。

诗人用“梅子黄时”,“绿荫不减”,“黄鹂四五声”写出了春末夏初的美丽景色。

比诗明快清新,恬淡自然,生动易懂。通过天气,绿荫,鸟鸣等景物描写,表达了自己欢快愉悦的心情,读来令人称羡,叹为观之。


赵先生110047856


很明显诗人开篇首先交代了出行的时间,“梅子黄时”,即阴历四至五月。以我之见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韵味。写诗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见闻感受。首句点明此行的时间,“梅子黄时”正是江南梅雨时节(黄梅天),难得有这样“日日晴”的好天气,因此诗人的心情自然也为之一爽,游兴愈浓。诗人乘轻舟泛溪而行,溪尽而兴不尽,于是舍舟登岸,山路步行。一个“却”字,道出了他高涨的游兴。三四句紧承“山行”,写绿树荫浓,爽静宜人,更有黄鹂啼鸣,幽韵悦耳,渲染出诗人舒畅愉悦的情怀。“来时路”将此行悄然过渡到归程,“添得”二字则暗示出行归而兴致犹浓,故能注意到归途有黄鹂助兴,由此可见出此作构思之机巧、剪裁之精当。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的愉悦情状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 诗还有个特点,就是通过对比融入感情。诗将往年阴雨连绵的黄梅天与眼下的晴朗对比;将来时的绿树及山林的幽静与眼前的绿树与黄莺叫声对比,于是产生了起伏,引出了新意。全诗又全用景语,浑然天成,描绘了浙西山区初夏的秀丽景色;虽然没有铺写自己的感情,却在景物的描绘中锲入了自己愉快欢悦的心情。




用户6180549354


朋友,对不起!孩子要拿手机写作业,请朋友谅解。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梅子黄时日日晴,

小溪泛舟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三衢道中》写的是初夏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愉快的心情。首句写的是出行的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荫那美好的景象仍然不减登山时的浓郁,这句也说明是初夏时期。第四句写黄鹂声。为三衢山行的道中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竟趣。

这是一首纪行诗,全诗明快自然,极富有生活的韵味。作者将一次平平常常的行程,写得错落有致,平中见奇,不仅写出了初夏的宜人风光,而且诗人愉快的心情也栩栩如生,让人领略到平的意趣。读此诗让人心情敞亮,如身临其境。





五子龙女


《三衢道中》是南宋诗人曾几创作的一首七绝诗,首句写出行时间,次句写出行路线,第三句写绿阴景象以及不减开始登山时的浓郁,第四句写路边绿树丛中又增添了几声黄莺的鸣叫声。梅子黄时点出了时间是在五月梅子成熟时的季节,也就是说作者是初夏时节出行的。这首诗把一次平常的出游描画的错落有致,平中见奇,构思奇巧,剪裁精当,妙趣横生。


逸志2


《三衢道中》,在三忂山景色里可看出是晚春初夏。梅子黄了,小溪,绿荫,黄鹂鸟。原诗:《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鹏四五声。


重阳247961633


诗的首联“ 梅子黄时日日晴”便可推知是初夏,三衢山位于今浙江省常山县,当地,梅子成熟时节为农历五月份左右,正值初夏时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