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時”咋養生」吃得“好”助老人戰“疫”

現在正是與新冠肺炎鬥爭的非常時期,

老年日報特別開通

“胥大夫指導戰疫生活”欄目,

對您此刻關心的生活和健康問題加以指導,

您可以撥打熱線電話

13329518266,

胥大夫將熱心給予解答。


「“戰時”咋養生」吃得“好”助老人戰“疫”

新型冠狀病毒屬於人群普遍易感,但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身體營養狀況變差以及一些慢性疾病,免疫力普遍有不同程度減弱,是感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吃得“好”,可增強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以下是針對老年人如何吃得“好”提出幾個建議。

保證進食量


老年人由於牙齒缺損、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弱等原因,容易出現食慾下降和早飽現象,造成食物攝入不足和營養缺乏。應採取多種方法增加食慾和進食量。


食物種類 老年人每天攝入的食物品種應達到12種及以上。保證早餐有1~2種以上主食、1個雞蛋、一杯奶,以及適量蔬菜與水果;中餐和晚餐有2種以上主食、1~2個肉菜、1~2種蔬菜、1個豆製品。


「“戰時”咋養生」吃得“好”助老人戰“疫”

進食餐次 老年人應保證一天的進食時間相對固定,一日三餐定時就餐。高齡老人(80歲以上)、身體虛弱以及體重出現明顯下降的老年人,可在正餐之外考慮適量加餐,以保證充足的食物攝入。


烹飪方法 老年人的食物製作以細軟易消化為主。建議多采用煮、蒸、燉、燴、燒、燜等方法,少煎炸和燻烤,並適當延長烹飪時間,飯菜煮軟燒爛,便於進食和消化。儘量將食物切成小塊之後再烹飪。對於一些堅果、雜糧等,可以磨成粉;質地較硬的水果或蔬菜可以粉碎榨汁食用,但不要棄渣。


細嚼慢嚥


充分的細嚼,能促進唾液分泌,還能鍛鍊咀嚼肌,有助於消化液分泌,幫助營養物質更好吸收。細嚼慢嚥還可以防止老年人因咀嚼吞嚥過快,使食物誤入氣管,造成嗆咳或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並且提高味覺感受,更好地品味食品。


足量飲水


老年人身體對缺水的耐受性下降,往往在感到口渴時,身體其實已經十分缺水了。為了避免隱性缺水,老年人應主動飲水,少量多次,並養成定時飲水的習慣。每天最好能達到1500~1700毫升,多喝白開水,淡茶水。少喝或不喝濃茶、咖啡。


「“戰時”咋養生」吃得“好”助老人戰“疫”


補充營養素


老年人容易出現微量營養素缺乏,常見的有鈣、維生素D、維生素A等缺乏、貧血、體重過低等問題。建議通過營養強化食品或營養素補充劑彌補膳食攝入不足,以達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如強化礦物質的奶粉、強化維生素的麥片等。


體重控制


老年人應注意監測體重變化,並使體重保持在一個適宜的穩定水平。體重過低可以通過加餐以及選擇能量與優質蛋白質含量高的零食以增加食物攝入、保持適量運動以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保證充足睡眠等方法增加體重。體重明顯過高,在防疫期間,也並不主張節食減重。


多吃優質蛋白


肉類 應每天保證肉食100~150克,魚、禽、蝦、豬肉、牛肉、羊肉等。貧血的還應注意多吃動物肝臟。

奶及奶製品 建議老年人多喝低脂奶,或者相當量的奶製品。乳糖不耐受的老年人可以飲用酸奶。每天奶及奶製品攝入量不少於300克。


豆製品 每天至少一餐食用大豆及製品。注意豆漿與牛奶不要相互替代。


「“戰時”咋養生」吃得“好”助老人戰“疫”

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